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成語世界大冒險

第17章孔仲尼問道(四)之‘父為子隱’

孔仲尼聞言一驚,著書立傳,在這春秋時代可是萬千讀書人千思萬想的事情。

“著書三千?不不不,子高兄太過譽了?!?/p>

“仲尼何德何能……”

“不,仲尼兄思想境界高遠,言行學說先進,著書立傳絕無問題。”

“不不不,子高兄,你這這折煞我了,折煞我了啊……”

“不不,仲尼兄是太過自謙虛了?!?/p>

“不不,子高……”

孔仲尼雙眸都隱含激動。

“想我孔仲尼周游列國十四載,未曾想今日能得子高看重,恨不得早遇君三十年?!?/p>

最終孔仲尼百般推托下,還是在陳語的熱情下,感激的答應了下來。

孔仲尼心頭歡喜,他的一眾弟子心中更是歡喜。

而陳語更是心頭歡喜,經歷此事,今天之事,想必肯定會出現在日后的《論語》之中。

有了未來孔圣人的《論語》做背書,我看未來誰敢亂黑葉公,亂編出‘葉公好龍’的丑名。

哼哼,這才是陳語想要的東西。

“對了,仲尼兄,書名我有個建議,不如叫《孔氏論語》或者《論語》?!?/p>

“另外也借此將仲尼兄的學說,正式定個名字,不如就叫孔學?”

孔仲尼聞言深思片刻,開口道:

“子高有心了,但是仲尼覺得不妥,孔學之名太過拘泥于一家一姓之學說,這不好,書名叫論語即可,至于學說之名……”

陳語面色一滯,孔仲尼果非凡人,極為敏感的察覺到其中隱藏的暗坑。

如果未來的儒學今日定名為孔學,可能未來就不會有后世那么大的成就了。

孔學,一家一姓一人之學,而儒學,卻是天下人之學。

儒學的‘儒’這個字太過好了。

好過,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儒’。

陳語咬咬牙,既然改不了你的名,那就由我來定你的名。

“仲尼兄覺得孔學不好,那不如定名為‘儒學’,你看怎樣?”

“儒學?儒學!儒學!……”

孔仲尼心頭一驚,越念越覺得這名字好。

“好!好!好??!子高大才!儒者,人之需也?!?/p>

陳語笑容燦爛:

“是也,儒者,人之需,儒學,正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學問?!?/p>

“這個名字好啊,就叫儒學。”

孔仲尼大喜過聞,霍然站起來,對陳語一禮。

“多謝子高定名,眾弟子,快來謝過葉公為我等學說定名!”

頓時,一眾弟子恭敬佩服起身齊齊一禮。

“多謝葉公定名!”

陳語笑呵呵的笑的像個糟老頭子。

明面上是他們大占了便宜,其實,是他對儒家的氣運薅羊毛。

當然,他也不會讓儒家吃虧。

孔仲尼此來,他已知來意。

聽聞葉縣大治,葉公大賢大才名傳諸國,孔仲尼此來,說的明白點,明面上是要與葉公交流治國方略,實際上就是來取經問道的。

陳語的出現讓孔仲尼意識到了他的學說,不,現在可以叫儒家了。

孔仲尼已經意識到儒家最大的缺陷。

那就是空有治國之道,卻沒有強國之法,所以才不得中原諸國重用。

之后的時間里,孔仲尼與一眾弟子一直在葉縣住下整整三個多月。

陳語沒有絲毫吝嗇的將所有強國之法,科學之道,實用之術,乃至自然科技基礎科目等東西全都傳授了出去。

并且清晰的提出了一個四學說法。

正是‘儒學治國,商學富國,工學強國,農學穩國。’

聞聽到這2000多年后的現代科學工商強國的理論。

震撼的孔仲尼及一眾弟子的眼光視野開拓了不知多少倍。

包括孔仲尼在內和一眾弟子,沒有一人覺得商工農三學不好。

當然,最核心的原因,是因為儒學排在最前面。

聽聽,儒學治國!

說穿了,儒學,是做人的學問,也是做官的學問。

孔仲尼身為未來的孔子孔圣人,他本人的道德思想境界已接近完美。

如今年紀也是將近七十古稀之年,早已沒有任何陰私欲望之念。

他現在所行所想所思所念,全都是想把自己心中的‘思想’展現給世人,讓天下人一同來創造出,他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這是屬于東方文化的‘烏托邦式’思想。

《禮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p>

這就是儒家大同思想。

仔細看看,想想,這和現代社會主義是異曲同工的思想境界。

這有什么不好的?

沒有!

儒學并不是壞的,真正壞的是那些披著儒學皮的罪人惡人。

當然,儒學是有偏頗的,有缺陷的,這是必需要承認的一件事。

就比如,這一天。

孔仲尼與陳語討論法治的問題,說了一個思想理念。

也是《論語》中在后世讓許多人詬病不已的一句。

《論語·子路》第十三:“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很有意思的是,在原世界歷史中,葉公的名字出現在這里。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p>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p>

陳語論語學的不精,他前面還得意著葉公之名會出現在論語中,葉公之名未來不會被黑了。

他根本不知道,原來歷史上葉公已經出現在論語中。

但這也為他未來‘葉公治水’的美名變成‘葉公好龍’的丑名,埋下了真正的誘因!

歷史上,孔仲尼與葉公論政,兩方各因各自不同的思想理念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事實的起因很簡單。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家鄉有個正直的人,他父親偷了別人的羊,他便出來告發。”

孔子說:“我家鄉正直的人與這不同:父親替兒子隱瞞,兒子替父親隱瞞,正直就在這里面了。”

這就是歷史上孔子與葉公之間發生過的‘葉公論政’。

王道一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五原县| 邵阳市| 沅江市| 杭锦旗| 双桥区| 共和县| 扬中市| 中方县| 太白县| 尉犁县| 延庆县| 秦安县| 都安| 洱源县| 吉林市| 秭归县| 吴川市| 金华市| 平利县| 万载县| 双鸭山市| 静海县| 峨眉山市| 筠连县| 怀宁县| 马边| 平原县| 阿拉尔市| 新宁县| 铜山县| 松潘县| 保定市| 香格里拉县| 宜阳县| 武威市| 房山区| 大冶市| 宁强县| 清徐县|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