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為什么選擇廈門,除了廈門風(fēng)景秀麗之外,還有就是影視產(chǎn)業(yè)扶持政策。
當(dāng)?shù)叵Mㄟ^建設(shè)影視基地拉動旅游業(yè),對在廈門取景拍攝的劇組支持很大,提供各種便利條件:聯(lián)系場地、群演,協(xié)調(diào)在公共場所拍攝的時間…
還有就是,電視劇上星播出后,一集補貼3萬塊錢。
路恒三人來到劇組,除了見到了何栤、吳鋼外,還有飾演凌霄媽媽的陳曉藝和飾演賀子秋媽媽的牛利。
仿佛來到了BJ人藝的話劇表演現(xiàn)場…
沒辦法,三個孩子都是新人,只能從其他演員身上著手拉高知名度。
別看路恒演了好幾部作品了,可惜一部播出的都沒有,在娛樂圈和李獻徐曉路的地位一樣——差無此人。
《父母愛情》已經(jīng)制作完成了,但沒有電視臺采購…
郭韜梅亭的名氣,有,但還不夠。
還沒顧上和何栤等人寒暄幾句,開機儀式就開始了,一眾演員站在蘇綸身后,跟著她燒香拜佛。
現(xiàn)場除了正途的幾個記者外,再無其他媒體,倒省得應(yīng)付。
開機前燒香拜佛這種頗具儀式感的行為是從香港劇組傳來的,主要是為了尋求心理安慰,跟封建迷信一點邊不沾。
而且現(xiàn)代人中,封建迷信這種東西,需要的時候才相信,不需要的時候它就是封建糟粕。
左眼跳財,預(yù)示著好事發(fā)生。右眼皮跳了,那它就僅僅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yīng),這幾天沒休息好而已。
旅游時,廟里必是上上簽,偶爾抽到一次上簽還不滿意,非得再花幾十塊錢抽一次…
開機儀式過后,正式開始拍攝。
第一場戲,何栤和吳鋼兩位大牛上場,相當(dāng)于打個樣,給全劇的表演定個調(diào)子。
吳鋼飾演的李海潮穿著樣式老舊的白體恤,外邊套著一白襯衫,敞著懷,袖子挽到胳膊肘,往沙發(fā)上一坐,一個四十多歲老父親的形象就出來了。
眼睛看著電視,手里的筷子有一下沒一下的夾著花生米,想起來了,便端起小酒盅抿一口。
“我還去面館兒看你怎么整改呢,結(jié)果關(guān)門兒了。嗨,你還挺好,自己喝上了?!?/p>
人未見,聲音先到。
何栤飾演的凌和平從門口進來,他和李海潮打扮差不多,只不過體恤扎進了腰帶里,襯衫也從白色變成了黑色。
“你今兒回來挺早??!”吳鋼眼睛舍不得離開電視,用手指指旁邊的柜子,“趕緊,陪我喝兩盅?!?/p>
何栤自然地從柜子上拿了個杯子:“我跟同事?lián)Q班兒了,看你這兒有沒有哪兒要幫忙的。”
說著話,坐到吳鋼旁邊的椅子上。
吳鋼笑了笑,眼睛依舊盯著電視。
何栤拿起酒瓶,給自己倒了一杯:“我看你這樣一點兒都不著急?。 ?/p>
“哎呀,好長時間沒這么閑過了,給自己放個假?!?/p>
“不整改了?”何栤看向吳鋼。
“正好給你說個事兒?!眳卿摲畔驴曜?,“我有個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哎,我記得以前給你說過。咱家這店有點兒小,裝修也太老了。我是這么打算的,把隔壁那店,就隔壁那個,盤下來,咱開間大的。你想啊,這物價越來越高,這幾個孩子又要高考,上大學(xué),用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咱得想法兒多掙點錢不是?”
說臺詞的時候,吳鋼偶爾搭配一兩個動作,談起孩子,語氣變得更加輕柔。
何栤也沒閑著,一邊聽著吳鋼說話,一邊夾菜。吳鋼說完后,他接著說道:“可以啊,隔壁那門臉還可以。對!不整改了,咱直接擴大規(guī)模!重新開張!”
吳鋼一拍大腿:“對,咱就直接開間大的…”
兩分鐘不到的一個鏡頭,閑話家常,對吳鋼和何栤來說一點兒難度都沒有。
“你們覺得兩位老師表演怎么樣?”路恒向李獻和徐曉路問道。
吳鋼何栤拍的時候,他們仨全在旁邊看著。
徐曉路搖搖頭:“看不出來,這段戲除了吳鋼老師稍微有點情緒起伏以外,都很平…”
“我倒不這么覺著。”李獻說道,“這種平淡的鏡頭才能體現(xiàn)演技,吳鋼老師和何栤老師完全不像在表演,好像真的是兩個父親坐在一起討論孩子?!?/p>
“卡!很好!兩位老師要不要看看?”蘇綸很滿意。
“看看?”何栤看向吳鋼。
“那就看看。”
兩人走到監(jiān)視器后,看了一遍剛才的表演。
這部劇本來定的是何栤演李海潮,吳鋼演凌和平,收到劇本后兩人覺得對方更適合自己的角色,和黃闌還有蘇綸溝通了一下,決定換過來。
路恒這版《以家人之名》出,兩個父親的戲份大差不差,再說吳鋼和何栤也沒有其他諸如提高片酬,換番位之類的要求,黃闌和蘇綸也就答應(yīng)了。
路恒、李獻和徐曉路也湊到了監(jiān)視器后,準(zhǔn)備看看在攝像機里兩位老師的表演是怎樣的。
尤其是路恒,他對這兩位老師可太感興趣了!
一個在《傻柱》這樣的狗血劇里貢獻了視帝一般的演技,做到了劇爛戲不爛!
神奇的是,播出數(shù)年后,竟俘獲了一大批網(wǎng)文作者的喜愛,對這部劇進行了五花八門的再創(chuàng)作。
另一個通過一部《人民的名義》大火,被做成各種表情包,成了年輕人的心頭好,粉絲之多,和一眾流量演員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老何,你覺得怎么樣?”
何栤讓蘇綸倒到一個時間點:“有那么一兩個地方不太自然,比如這兒,你說完孩子高考以后,我立馬放下了筷子,好像是提前準(zhǔn)備好的一樣。”
“我也覺得有瑕疵,你開門的時候,我應(yīng)該回頭看一下,這是人的下意識反應(yīng)。聽到你的聲音,我再轉(zhuǎn)過頭來看電視。”
“那再來一條?”何栤看看吳鋼,又看看蘇綸。
“我沒意見,導(dǎo)演,你怎么說?”吳鋼說道。
蘇綸本來覺得他倆的表演已經(jīng)非常完美,聽完兩人的話后,又覺得他倆說的在理,這些地方確實可以處理的更好。
“行,那咱就再來一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