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突然想起了一個他曾經嗤之以鼻的理論。
這是他在初中時在學校宣傳欄的一個告示牌上看到的。那個告示牌的大部分版塊都在介紹學習的三大境界。
在當時的李文看來,這所謂的心猿意馬—專心致志—心流的三大境界像極了那種唬人的公眾號科普文。
心猿意馬,專心致志這樣硬生生的劃分成兩個階段也就算了,【心流】這東西也太奇怪了。
“這是學習,可不是什么奇幻小說。當時的李文還和同學好好嘲笑了一番這種理論。”
可結合當下的處境,李文卻覺得【心流】這個理論是有一定價值的。
心流(英語:Mentalflow)在心理學中是指一種人們在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
心流產生的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這是李文在百度上找到的對心流的解釋。一看到這些解釋,聯想到李一政對李文【專心致志】的要求,李文就感覺這和李一政的一些奇怪想法太相似了。
李文感覺,心流這種理論剛好貼合了李一政自然而然產生的學習經驗。專心致志+悟道的想法,也許算是一種不太成熟的【心流】。
而且對李一政來說,很有可能是只在數學上才會體現出來的【心流】。也許李一政古古怪怪的悟道的想法,是利用數感來解題和心流里高度充實興奮的結合。
李文越發覺得心流狀態也許是一種極高明的學習能力。心流狀態中產生的專心致志,高度興奮,抗拒中斷。這都是能給學習帶來極大助力的優秀品質。
找了個合適的時機,來向李一政講了講自己關于學習的一種新的見解。
“心流.......嗎,你的想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聽完李文的一番話,李一政說道,“不過,學習哪是這么簡單的,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的?”
“在學習的時候可能需要運用到各種邏輯推理。但是,對學習的思考是一種高于邏輯的東西。不過,有一個理論也是好的”李一政頓了頓,說道,“要我說,這算是一種人造的悟道狀態吧。”
“就像小說里的主角一夜頓悟,功力大漲。而換成你說的【心流】,就是有悟道的專注和喜悅的一種狀態。”
“但是,現實可不是小說,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讓你功力大漲呢?這些都不過是對于學習的輔助,自己的硬實力也是很重要的。”
略微思索了一會兒,李一政又說道:“如果我在學習每門課的時候都能有學習數學那么快樂,那么我現在的實力應該會強很多吧。”
雖然李文的想法沒有完全得到李一政的完全贊同,不過,學習作為一個復雜的體系,是不可能被完全的描述出來的。
關于學習的看法,很多時候只是一些對于感覺的表達罷了。而擁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也許就是學習水平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標志。
二十幾天的認真學習,其中也經過了不小的波折,里面有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困難和艱辛,但李文從里到外已經煥然一新了。
在二十幾天前,李文還是一個迷茫的,找不到方向的少年。但現在的李文,眼睛明亮,目光堅定。作息更加規律以后,皮膚也好了不少。
開始認真學習所帶來的充實感和滿足感,反倒讓李文感到一身輕松,因為之前的時候,看到別人都朝著目標努力著,自己卻無所事事,實在是一件很有心理壓力的事情。
“還有幾天就是穿越來以后的第一次月考了啊,我能不能在第一次考試中就超越張桐呢。”李文的心中不免有一些期待。
但李文也深知其中的不易,尚且不論自己穿越過后的時間還很短,底蘊積累還有些不足。張桐也實在算的上是一個實力十分強勁的對手。
每門課的實力比較平均的張桐,實在算是一個【小六邊形戰士】。
李文的文科實力雖然不是很弱,但還是略遜張桐一籌。
畢竟,張桐已經【肝】到了能用時間的堆積來忽略學習上各種【邊際效應】的地步。所有花時間能達到的細節,他就一定能做到。
也就是說,張桐在基礎部分上的實力,恐怕最最頂尖的學霸也不一定能比的過。
而且與李一政這種類型的人不同的是,張桐的成績更加穩定。李一政可能偶爾還有數學發揮失常的時候,但張桐的成績卻幾乎不會有什么波動。
有些人甚至能通過在考后與張桐對答案來判斷自己在一次考試中的發揮是好是差。
李文相比于張桐,可能也就在數學和物理這種極度偏理的課上有些優勢了。而且有多少優勢,還要取決于李文在考試中的發揮。
“唉,還是很難啊。”想到自己和張桐的差距,李文忍不住嘆了口氣。
“怎么了。”李一政詢問道
“這不馬上就要月考了嘛,但我感覺自己的實力還有很大的不足。”李文苦笑道,“我覺得自己也不太可能完成超越張桐的目標。”
“別灰心啊。”李一政安慰道,“數學是一門空間很大,上限很高的科目。我想,依靠著數學,你還是很有一戰之力的。”
說著,李一政拿出了一份卷子,說道:“我感覺平時學校里教授的內容和習題已經對你沒有什么太大的幫助了。畢竟你至少有班級中上的數學水平。”
“我們學校里給好學生提供的資源還是很多的。比如我平時加入的一個非數學競賽學生的一個數學提升班。”
“這里教授的是一些高考【壓軸題】,【自主招生】,【三位一體】難度的題目,人也不算多吧,二十幾個。主要是很多人覺得太難,都退課了。”
“每個星期的周六和周日有兩次課,你來做一做這張試卷感受一下,如果還可以的話,可以進這個班繼續提高一下你的數學水平。”
“如果受不了這試卷的難度的話,也就別來浪費時間了。”
“好的。”李文說著,看向了試卷上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