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長白山下好種田

第十八章秋收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zhuǎn)眼就到了秋天。八月里,正是秋收的時節(jié)。文成和文翰也終于度過了每天都要和人打架的日子,這秋天一忙,誰還有工夫去談論魏氏的那點破事?忙著往家里收東西還來不及呢。

志祥早就去了州城了,他要參加秋闈,跟一些同窗結(jié)伴走的。陳氏從家里拿出來三十兩銀子給志祥帶著,薛氏也拿了十兩,許家也沒有多好的條件,這些也是勉強拿出來。

志新和老爺子領(lǐng)著家里的男孩都下了地,村子里的學堂這個時候是要放假的,學生自然是回家?guī)椭依锶饲锸铡lo涵是個閑不住的,自然也跟著下地了。于是,陳氏領(lǐng)著靜雅和慧心在家里做飯,剩下的這些,連文宣和文昌都下地了。

秋天,絕對是一個讓人歡喜讓人愁的季節(jié)。歡喜的是一年的付出有了回報,看著地里那些糧食,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愁的就是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來。

許家的地少,不過是十來畝,沒用上幾天就全都收完了。正好村里的人商量好了日子,去參地起人參了。這里的規(guī)矩,是大家一起商量好日子,一起去參場子把該做貨的棒槌起回來,然后該加工的加工,該賣的就賣。

村里人定好了八月十二去參場子起人參,志新和許老爺子領(lǐng)著薛氏,還有文翰和文成一起去了參地。許家也沒栽多少人參,今年一共有十五丈的棒槌要起,這些人一天也就干完了。這起人參的當天,縣里的差役也會來參場子的,每家每戶都要把該交的人參交上去,剩下才是自己家的。

這里一般是按每年要用的參土丈數(shù)來定上交的數(shù)量的,比如說,今年許家想要用參土二十丈,那么就要按每丈四斤鮮人參的比例來上交。但是這二十丈,卻并不是全都用來栽人參,一般都要留出四五丈來撒參籽。參土都是用人參來換,用過一茬之后,還要栽上樹苗,并不是用完以后就不管了。

按這樣的方法上交,所以每家每戶都要上交八九十斤的人參,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了。這個年頭,人參的產(chǎn)量并不高,一丈也不過就是十六七斤的樣子。今年許家的人參就算是長得好的了,十五丈,也就是能起出來二百五六十斤,還要上交八十斤,剩下的還不到一百八十斤。

晚上的時候,志新他們回到家,把兩麻袋的人參搬進了家里。今年的產(chǎn)量還算不錯,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陳氏她們早就把飯都做好了,看見上山的人回來了,就趕緊讓他們?nèi)ハ词郑缓蟪燥垺?/p>

秋收的日子,伙食還是不錯的,每個菜里都有些肉。大家趕緊的吃飯,今天都累的不輕。

“老婆子,明天你就領(lǐng)著老大媳婦,還有幾個丫頭在家把棒槌刷了。咱們今年還是做紅貨,還是紅貨值錢些。”老爺子一邊吃飯,一邊安排著活。老爺子說的紅貨,是人參的一種加工方法,就是把人參隔水蒸一個半時辰,然后拿出去曬干,這樣加工出來的人參是一種紅色的,所以叫紅貨。

“成,都干了這么些年了,這點事還用你吩咐?”陳氏點頭答應。

吃過了晚飯,陳氏和薛氏把一麻袋人參倒出來,放到一個大水缸里,添上水泡著。這樣人參上的土比較容易刷掉。泡上人參,婆媳兩個也都趕緊睡覺去了。

第二天早晨,吃過了早飯,志新和老爺子又走了,他們是上山去把今年的參土弄出來。參土已經(jīng)刨好,也用三齒子打散了,這回是要用鐵鍬把參土再翻一遍,弄成尖尖的大壟,這樣就可以等著往里面栽人參了。

陳氏領(lǐng)著薛氏還有慧心,靜雅,全都在那刷人參。這個活靜雅和慧心干是沒問題的,刷人參自然是要用水的,可是卻不必擔心皴手的問題。因為人參有一種特效,就是對皮膚比較好,所以刷人參不會弄皴了手。

陳氏把人參從大缸里撈出一些來,放到幾個大盆里,盆里面也添上水,然后每人一把刷子,用來刷掉人參上的泥土。刷人參的時候要注意,盡量的不要弄掉了人參上面的參須子。尤其是蘆頭下面,人參的脖子上,經(jīng)常會長一些很大很粗的參須子,這也叫丁須。這個是最容易掉的,掉下來就只能當做須子賣了,當然沒有在人參上買的價格高。

靜涵沒有跟著一起刷人參,而是跟文翰他們上山了。這個時候,是山上好東西最多的時候。松塔、榛子、核桃,這些堅果,還有山葡萄、五味子、軟棗子等果子,都是在這個時候成熟的。另外還有榛磨,冬蘑等,也都在這個時候出來。秋天,就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

孩子們就像一群小松鼠一般,都趕緊的搶著往家里劃拉東西。文翰他們也是遇到什么就往背筐里劃拉什么,今天他們來的地方,松樹比較多,高大的紅松樹上,掛滿了黃澄澄的松塔。文翰爬到了樹上,手里拿著根大桿子,看見松塔就用桿子捅下來,然后靜涵他們就在地下?lián)臁N某梢蚕肷蠘洌墒俏暮膊蛔尅N某山衲瓴啪艢q呢,哪里敢讓他上樹?

這松塔很大,沒多會兒就裝滿了一背筐,好在大家都背著背筐來的,這個滿了,再往別的里面裝就是了。“大哥,你下來吧,咱們的背筐都滿了。”靜涵在下面喊。

文翰聽見了,就從樹上下來,他身形輕巧,就像一直猴子似的。農(nóng)村的孩子,無論哪個都會上樹,就連靜涵都會爬樹,不過文翰是堅決不允許靜涵上樹的。文翰從樹上下來,背起最大的一個背筐,“走吧,咱們先回家。把這些送回去,然后再出來。”說著就在前面領(lǐng)著弟弟妹妹往家走。

文成和靜涵的背筐比文翰的要小了些,而文宣和文昌的就更小了,這都是老爺子和志新平日里沒啥事給編的。莊稼人,一般的東西都是自己做,雖說做的不算太漂亮,可是能用就行的。

孩子們到了家,把背筐里的東西往地上一倒,然后又趕緊的出去了。這個時候,不光要跟人搶,還要跟天搶,不一定哪天就變天,到時候就不能上山了。再次回到剛才的地方,文翰又爬上了樹。這松籽的價錢很高,打松塔比干別的掙錢多了,當然得先緊著松塔往家弄了。

這一次,每個人又撿了一背筐的松塔,時間已經(jīng)不早了,該回家吃中午飯了。于是文翰從樹上跳下來,大家背著背筐回家了。

家里陳氏她們也刷了不少的人參,薛氏抽空去做好飯,等到孩子們回來,大家就全都停了手,都去吃飯。

“奶奶,今年的松塔可多了,我們這幾天都打松塔。”吃飯的時候,文翰跟陳氏說道。

“嗯,去年松籽可是賣到了五十文一斤的,真是個好價錢。今年多弄點也行,不過千萬的注意知道嗎?這上樹可不是好玩的,一定要小心。”陳氏聽了,趕緊叮囑了幾句。

“哎,奶奶放心,我會小心的。”文翰點頭答應。

吃過了中午飯,孩子們也顧不上休息,背著背筐又走了。看著孩子們的背影,陳氏感嘆了一聲,“都是好孩子,一個個的還那么小,就知道干活。也沒有喊累的,靜涵那個小丫頭,那就是個假小子,成天跟在文翰的后面,也不嫌累得慌。”說起來靜涵,陳氏真是只有搖頭的份兒了。“美林啊,這靜涵慢慢地也大了,冬天沒事的話,得好好的教她針線。不能像個假小子似的,整天滿哪瞎跑,要不以后可咋辦?”

薛氏聽了婆婆的話,也有些無奈,“這個靜涵,從小就不老實。前陣子還說要和我學針線呢,哪想到不過是三天的新鮮,過了那個新鮮勁,她就跑了。反正還小,今年冬天再好好教她也不晚。”

娘們幾個嘴里說話,可是手上也沒閑著,使勁的用刷子把人參上面的泥土全都刷掉,露出里面白白胖胖的人參來。“娘,今年的棒槌長得可真不錯,你看這棵是不是得有二兩多?要是全都想這個似的,那一丈還不起個三十斤?”

“你就美吧,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去?現(xiàn)在一丈能起出來二十斤的,那就是非常好的了。”陳氏笑著說道。“今年的產(chǎn)量好,按照四斤鮮的能干一斤算,今年大概能出四十來斤的干貨。這可真是不少了,能賣上六七十兩銀子呢,咱家每年都指著這些銀子過日子。今年志祥去參加秋闈,要是能夠中了的話,明年還要去參加春闈,這都是要花不少銀子的。還有慧心,也到了年紀,該說親了。前次那個陶大夫沒成,等過一陣子忙過了,還是得張羅著慧心的親事。要是能成,也得一筆不小的開銷。這樣一算,這點銀子還真就不夠用的。”住家過日子,全指著這點銀子,還真就是不夠干啥的。

“娘,你也不用太愁得慌,不管是志祥考科舉還是慧心出嫁,我們都不會不管的。等到冬天沒事,就讓志新去鎮(zhèn)上看看有什么活能干的,好歹還能掙點錢回來。”薛氏趕緊的勸著婆婆。

長白山的雪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安庆市| 泸州市| 仙桃市| 临夏市| 依兰县| 安泽县| 若尔盖县| 乌兰县| 赤城县| 桓仁| 萨嘎县| 荔波县| 将乐县| 定州市| 和田市| 阜康市| 兴山县| 沙田区| 洛宁县| 阳江市| 修武县| 岐山县| 辽中县| 仁化县| 托里县| 普安县| SHOW| 利辛县| 保山市| 丹巴县| 邮箱| 和静县| 惠东县| 乐平市| 安国市| 吴川市| 夏河县| 普宁市| 沙田区|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