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行開啟的不僅是天地。
讓我受益良多,甚至可以預見會受益終生的是開始系統性的練習正念冥想。從西北回來后,我便順理成章的開始了正念冥想的“八周”學習歷程。
第一周——我不是我的想法,我只是一個觀察者;
第二周——問自己“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嗎?”
第三周——用覺知去凈化眼前的束縛和阻礙;
第四周——建造內心工程,與當下友好相處并境隨心遷;
第五周——對生活的一些理解需要一點時間,多一些耐心讓自己慢慢來;
第六周——不要低估自己,相信自己的潛能可以做更多價值創造的事情;女性不應該被情所困,而忽略了自身的能量,一場寄托在他人身上的奔赴,留心自身是否得到成長,不應是庸庸碌碌。
第七周——安住于覺知,安住于覺知,安住于覺知。
第八周——我似乎體驗到這種時間洪流之外的“時間”——一種永恒的感受——好像抓住了時間。讓我第一次體驗到時間是屬于我的,不再是手指間的流沙,體驗到生命的寬廣且恒定。我需要銘記這類體驗,讓我堅信有更高精神的存在,使得在投身日常時間之流,那24小時,一周7日的時間之流里,深信有一種方法——可以獲取時間。
正念冥想這個概念一開始只是一顆種子,在早些時候聽說過,但從未嘗試。在一年之內發生的“結束一段七年的感情關系”、“焦慮一份干了十一年的工作想重新做選擇”、“父母日漸衰落的身體狀況”這幾大生活主題下,我似乎意識到了這顆種子的存在。一時間也似乎只有這顆種子,再無其他擁有。有一種牽引讓我接下來細細慢慢地給它培土澆水,靜待發芽。
友人善意提醒我,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走入冥想的負極。她是一個小有智慧的人,我很信任她,知她對我的愛憐。她是擔心我在悲傷的情緒里不能準確的把握正念,而逃遁現實。我認真回復:還在學習的路上,暫未發現異常,會帶著一分警覺繼續行走。
感恩友人。也感恩能有這個機緣走進正念冥想這扇門,雖然這個機緣伴隨著痛苦。但打開這扇門后,我便不覺著苦痛了。用覺知觀察著無數念頭和情緒如海里的泡泡升騰到水面,但知道泡泡會在水面破掉,而心緒可以不再如海面下的暗潮涌動,翻滾不絕。這一份信心和察覺,是冥想帶給我的內在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