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清宮漢女

第五章

原來,博果兒相中了一個姑娘,想求太后,卻又知怎么開口才對,所以先來和我商量商量。

我看著博果兒因不好意思而微微發泛紅的臉,不禁笑出聲來,這恐怕是我這些日子最開心的時候了,他一向粗枝大葉,不拘小節,難得這次那么用心,看來對那位姑娘是有幾分真心的。

其實,我頗喜歡博果兒的性子,喜歡什么便是什么,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盡管福臨總說他說話不過腦子,我卻覺得象博果兒這樣活著,倒真的快意人生,豪氣干云。

我笑問:“是什么樣的姑娘竟栓住了你這匹野馬呀?”

他眸中一亮,一掃方才的扭捏,滔滔不絕起來:“你不知道,她說話的時候慢慢的聲音細細的,別提有多溫柔了,聽著就讓人打心眼里舒服,無論是走路喝茶,都是輕輕的,不笑不說話,而且她學問也好,連湯神甫都夸呢,對了,她騎馬騎的也很好,就連騎馬的樣子都是溫柔的。”

我驚詫道:“你認識她多久了,怎么象是很熟悉的樣子。”

博果兒笑道:“我是在湯神甫的教堂里頭見的,她正在那跟湯神甫學著做什么什么咖啡,后來我提議去騎馬,所以就見著了。”

我點頭,只是不語。博果兒急道:“妹妹,咱們三個里頭就數你最聰明,最會說話了,你倒是說呀?”

我沉吟著,問道:“貴太妃知道了嗎?她贊成嗎?”

博果兒不在乎的一揮手:“我喜歡就成了。”

我不禁笑了,道:“那你還來找我做什么,直接去提親不就完了。”

博果兒的臉又拉下來,苦著臉說:“可不是,要那樣就好了,好妹妹,你不要急我了,你先告訴我,你覺得我要去跟太后說,太后會不會答應啊?”

:“太后那里我還不知道,不過,我想你應該先弄明白太妃答應不答應,要知道,畢竟這是你的終身大事,太妃是你的親額娘,就算是由太后做主賜婚,也要問問太妃的想法,如果太妃不喜歡,恐怕太后也不會輕易答應的。”我斟酌著向博果兒說。

太妃一生要強,明眼人都看得出對于皇位,太妃一直耿耿于懷,事事為博果兒謀劃,象只狍子一樣時時準備伺機而動,只可惜博果爾是這般性子,一點不懂太妃的心思,反和福臨如親兄弟般要好,對太后也是如親額娘一樣孝敬。

這樣想著,我又問道:“說了半天,到底是哪家的小姐啊?”

:“哦。她阿瑪是正黃旗副督統鄂碩。”

我點頭,暗自里猜量:“依著太妃的心思,自然是想著為博果兒娶位門第出身高貴且家族在朝中掌權的姑娘,這樣也好為博果兒壯大勢力,這位副督統的千金似乎不會入了她的眼呢。

博果兒卻已站起來:”既然這樣,我先回告訴額娘,讓額娘和太后說去。”

我點頭:“這才是正理,哪有做兒子的要娶親了,當額娘還不知道的理啊。”

博果兒笑著出門,我跟著送他出去,走到殿門口的時候,博果兒突然回頭大聲說道:“其實皇帝哥哥待你挺好,咱們從小就在一起,你要是和皇帝哥哥好了,咱們可就一輩子在一塊了,況且皇帝哥哥又不喜歡榮惠郡主,太后那樣疼你,若說要你做皇后,太后一定歡喜,皇帝哥哥也歡喜了,這多好啊。”

我登時惱怒于色,正要開口,博果兒卻一溜煙的跑出去了。

阿離覷著我的臉色,小心的勸道:“十一阿哥總是這樣愛開玩笑的,格格不要放在心上。”

我只是不說話,半晌才道:“他就那樣的性子,只是這樣的話怎么能隨便亂說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啊,傳來傳去的就沒有什么好話了,保不齊還有人說我覬覦著皇后的鳳冠呢。”

阿離大驚:“格格怎么會這樣想,好歹有太后在,哪個敢這樣詆毀格格。”

我眼里含著淚水,嘆道:“深宮里是非本就多,咱們本是局外人,不該也不能摻合進去,尤其又在這緊要的關頭,皇上好不容易下了圣旨大婚,可不能再傳出什么閑話了,更何況,前幾日玉墜的事情又忘記了嗎。”

阿離一凜,忙點頭,我噙住眼中欲落的淚水,命道:“傳我的話下去,剛才十一阿哥的話就當沒有聽見,誰要在外頭亂嚼舌根,不要怪我奏報太后處治。”

阿離恭身答應著傳話下去,我喚了朱顏向前殿走去。

進了東暖閣,太后和蘇麼麼正在瞧內務府送來的皇帝大婚的禮單,太后一眼瞧見我進去,笑道:“還記得額娘呢,整日就呆在后頭不過來。”

我笑道:“女兒想著額娘忙,再過來添亂不成。”

太后伸手將我招止面前,仔細的打量我的臉色,半天方笑道:“今個氣色不錯呢,想來夜里睡好了。”

一邊將禮單遞給蘇麼麼,說道:“交給內務府,就說是我的意思,各色用度再加一等,費用從慈寧宮里出。”

蘇麼麼應著出去了。

太后揉著胳膊道:“剛才博果兒來請安,好象有什么話要說,我再三的問,到了也沒說出來,后來他說要去后面瞧瞧你,可跟你說什么了嗎?”

我站起來替太后揉捏著,低聲將博果兒說的回了太后。

太后的面色有些凝重,半天不言聲,我亦不敢說話,過了一會,太后道:“太妃的意思恐怕要讓博果兒不如意呢。”

我依然沒有做聲,我知道這不是我該過問的事情。

過了一會,蘇麼麼進來回道:“奴婢呀把禮單送到內務府去了,恰巧今日鄭親王代職辦公了,瞧了禮單把管事的責罵了一通,要奴婢轉稟太后,所有用度皆加一等,費用從內務府出,不敢伸手找太后要銀子。”

太后道:“固然如此,我也知道近日事故頻繁,內務府和國庫中也不寬裕,就從慈寧宮支出去五千兩吧,跟他說,不必再推辭。”

蘇麼麼答應著出去了。

過了幾日,太后拋下宮中雜亂的事務,帶著我和蘇麼麼前往云居寺聽禪。

云居寺建在山上,寺后的密云堂前種了兩株梨樹,已有百年的歷史,樹身粗且壯,每年五月中旬的時候梨花繁盛如雪,從山腳下往上看,云居寺竟如同懸浮在云朵之上,因此而得名。我跟隨太后去過一次,那盛開仿佛無邊無際的白每每出現在眼前,自是美不可言。

陪著太后鑾駕在云居寺已是半月,太后讓我住進了密云堂,寺中住持告訴我梨花在這兩天便要盛開了,我便日日倚在堂前盼望著。

在寺中的日子是極其安靜的,象是與世隔絕了一般,沒有了宮廷中煩瑣的禮節規矩,我每日只陪了太后與主持下棋聽禪。偶爾在月色妖嬈的夜晚,在梨樹下燃了一壺清香,彈著古琴曲子。

白天什么都如往常一樣,只是到了夜里熄燈以后心里象充斥著酸澀,也象空空的什么也沒有,那種突如其來的難過,才是真的無力排遣。

過了幾日,宮中卻傳來了皇帝的圣喻:“正黃旗副督統鄂碩之女董鄂宛寧,秀外慧中,姿質淑麗,賜婚給十一阿哥博果兒,欽此。”

原來博果兒在那日從吉云樓中出去便直奔了太妃的寧壽殿,與太妃大鬧無果后,一氣之下去求了福臨,福臨二話沒說就擬旨給博果兒準了他的婚事。

太后雖有意成全博果兒,卻不愿皇帝以這樣的方式與太妃再結恩怨不得安寧,但木已成舟,卻也無法,只得默認。

我心里卻是歡喜的,真心的期盼著博果兒得到他想要的幸福。

一日清晨,尚未起身,就聽到外頭碧裳喜悅的叫道:“花開了,花開了。”

我匆匆打開門,滿樹芳華盡收眼底,早晨陽光薄薄的灑在潔白的花瓣上面,更顯得晶瑩剔透,花密處,似有朵朵白云在頭頂聚集,仿佛伸手便能觸及,柔軟且芳香。

阿離站在我身側笑道:“咱們巴巴的盼了那么久,好容易開了,也不見您笑笑。”

:“咱們格格一笑,這花可不要羞的都謝了去啊。”蘇麼麼笑著說道。

我這才瞧見太后由蘇麼麼和住持陪著已走了過來,忙迎上去,笑道:“麼麼一早就尋四貞的開心呢。”

太后笑牽過我的手,一同走到樹下,道:“我記得漢詩中有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用在此時倒也是極妥帖的。”

住持陪笑道:“太后說的是。”

蘇麼麼問道:“大師,不知這花能開多久呢?”

主持道:“只得幾天光景便會紛紛謝去。”

只一言,我便聽得身后宮女們陣陣的惋惜聲。

住持又道:“花開花謝均有時,施主們又何須嘆息。”

似觸動了心腸般,我幽幽的說道:“花開年年有時,只是明年此間的花已不是此刻的花了,就連看花人也許都不同了。”

住持看住我,眼中一派云淡風清,卻又含著悲憫,問道:“格格可否知道相濡以沫的典故。”

蘇麼麼已命宮女沏上了香茶,我扶著太后坐下,太后命住持在旁坐下,我方開口道:“那是一個很古老的故事:說有兩條魚,生活在大海里,某日被海水沖到一個淺淺的水溝,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對方嘴里才得已共同生存下來,這就是相濡以沫的由來。”

住持道:“那格格可否知道那兩只魚后來怎么樣了呢?”

我詫異的看著住持,住持笑著道:“凡事皆有始有終,海水也終要漫上來,格格又何必疑惑。”

我恍然,又道:“請大師指點。”

眾人已被我和住持的談話吸引,將目光投到住持身上.

住持不慌不忙的站起身來,走到大樹下,念了句佛號,道:“后來,海水終于要漫上來,兩條魚也終于要回到屬于它們自己的天地,最后它們要相忘于江湖。這便是結局。”

我愕然,相濡以沫,相掬以濕,最終的結果竟是相忘于江湖。

住持見我迷惘,又道:“緣起緣滅,緣濃緣淡,不是人力所能夠控制的。就比方這滿樹的梨花,今兒開了,明兒謝了,緣該如此,又如那兩條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花開花落云舒云展間,才能修得彼此來世的緣。”

似有道閃電在心間劃過一般,亮堂堂的豁然明了,卻又痛徹心扉。

太后看著那滿樹似雪的繁華只是出神,目光似乎要穿透歲月和光陰,眼睛里不見了平日的淡定和安寧,只是一片哀傷。

我知道,我一直都是知道的,太后心底有著無法觸及的痛。

不管是貴如太后,還是平凡如百姓,心中都有一段故事,或悲或喜,關于誰和誰擦肩,誰和誰永遠,誰和誰相顧無言,誰又和誰成就塵埃落定的完滿。

人生真是荒謬。

到了夜間,沒有了白日看花人的喧囂,在月光的浸泡下,倒隱約多了幾分飄逸和脫俗。

我身著素色的錦袍,燃了一支清香,彈著秦桑曲。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一陣清風吹來,花飛蕊落,雪白堆了一地。

在寺中閑住了兩月,每日在佛前三柱清香,愿太后風體康健,愿岳樂早日得勝還朝,愿庭訓與我團聚。

馬上就要到了皇帝大婚吉日,京中來報科爾沁親王已帶榮惠郡主到達京城行館,雖不舍寺中的清凈,太后還是火速帶著我回京了。

回到宮中,太后忙碌了起來,因著這是大清入關以來的第一次皇帝大婚,諸多事宜都需要太后親自裁定,太后不得打疊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應對,我亦免不了陪侍在太后身側。

本想回京就去行館拜會榮惠姐姐,她也打發人來請了我幾次,但終因為她要跟著宮里派去的教習麼麼學習規矩而做罷,而她因尚未與皇帝成婚,亦不方便進宮來,我便只讓阿離走了一趟,送些時鮮的水果點心過去。那年一別,都已有3年光景了。

這日,剛陪太后用過早膳,內務府的副管事就過來請示:“回太后,按著咱們滿人的規矩,成婚當日,要在宗親福晉中挑選四位去行館迎接皇后娘娘鳳駕,一直陪伴娘娘到坤寧宮洞房。”

:“既如此,人可挑選好了嗎?”太后問道。

:“回太后,已經有了人選,鄭親王命奴才拿來供太后御覽示下。”他停頓了一下,見太后等著他繼續說,又道:“這年長的兩位是禮親王府的三福晉和鄭親王府的大福晉,年輕的兩位是您身旁的四格格。。。。。。。。。。。。。。

:“慢著”,太后面帶薄怒:“四格格尚未出閣,你們如今做事越發上心了。”

我坐在一旁,聽聞言及自己,滿臉的不自在,遂站起來走到里間。

:“太后息怒,聽奴才細說。原本四格格不在挑選之列,可是前兒個科兒沁親王去了一趟內務府,說是榮惠郡主的意思,在大婚那日要四格格在身邊陪著,鄭親王說這不合適,可王爺說郡主執意如此,若不順著她,恐怕。。。。。。。

他偷眼瞧瞧太后的臉色,又說:“所以鄭親王才命奴才過來請太后示下。”

太后嘆氣,想說什么,終還是做罷,片刻道:“那就這樣吧。”

副管事松了一口氣,擦擦額頭上的汗,繼續道:“那奴才接著說,還有一位是。。。。。。

:“慢著。”我從里間出來,打斷了他的話。

紫陌沫塵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阳新县| 岢岚县| 铜山县| 万荣县| 会理县| 高唐县| 白山市| 连山| 成都市| 锡林浩特市| 库伦旗| 蓬安县| 通州区| 南雄市| 托克托县| 商丘市| 吴桥县| 曲阜市| 庄浪县| 昌江| 札达县| 渝中区| 尉犁县| 响水县| 新泰市| 沂南县| 辉县市| 盐源县| 理塘县| 衡阳县| 鄢陵县| 桓台县| 东海县| 江阴市| 忻州市| 平武县| 普兰店市| 湾仔区| 永仁县|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