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的春天,普魯士駐圣彼得堡大使奧托·馮·俾斯麥返回柏林卸職;同年5月,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駐維也納大使。[注5]
這個任命來的非常之詭異離奇。
原本一心認為自己將會成為駐巴黎公使的俾斯麥,惱怒的發現,威廉一世竟然任命他為普魯士駐維也納公使。
1861年1月2日,威廉攝政王終于擺脫了“攝政王”的頭銜,正式加冕為普魯士國王。跟他的哥哥有所不同的是,這位作風強硬的霰彈親王有著比較清醒的頭腦,他雖然脾氣暴躁,但是十分明白他的國家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如果可憐的赫爾穆特·卡爾·伯恩哈德·馮·毛奇還活著的話,一定會受到重用——可惜他沒能活到威廉親王登上王位的那一天。
威廉一世信任的陸軍大臣阿爾伯特·馮·羅恩,授命從去年開始著手進行軍事改革。羅恩向議會提出的方案是:建立常備軍,服役期限從2年改為3年;取消國民自衛隊;每年征集新兵的人數從4萬人增加到6.3萬人;這樣,普魯士的常備軍平時可從14萬人增加到21萬人,作戰時加上后備軍,作戰部隊可以從40萬人增加到70萬人。普魯士政府要求邦議會批準增撥1000萬塔勒的軍費,資產階級自由派則擔心軍事改革會加強容克地主的統治地位,一支深受容克地主影響的國王的軍隊將危及資產階級分享國家政權。因此拒絕了巨額的軍事撥款,反對把兵役期延長至3年。
待得威廉一世登上王位,便對資產階級把持議會、否決軍事改革方案十分不滿,一再解散議會,國王與議會之間的關系一度相當緊張,國王甚至以退位來要挾議會妥協。
出身于容克地主階層的俾斯麥,就在這個古怪尷尬的時候,被任命成為駐維也納公使。
俾斯麥非常討厭維也納,曾經說過“維也納就像一個過于華麗又浮夸的鳥籠”。小地主出身的他,在維也納宮廷那種奢靡的風格中,總感到不自然。
不能說俾斯麥先生是個沒見過世面的人,俾斯麥的家族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地主貴族,步入政界之后,也是經常出入普魯士王宮以及各國王宮的,只是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宮殿像維也納的宮殿那么華麗,那么……無聊的。俾斯麥自認無法參與到維也納上流社會的談話中,并且那些洋洋得意于自己的血統的貴婦人,令他更加討厭頭腦空虛的美麗女人了。
新任普魯士公使到達維也納之后,立即向奧地利皇帝遞交了國書,在稍后幾天舉行的禮節性的宴會上,俾斯麥再次看見了奧地利皇后。
相比剛結婚時候青澀稚嫩的小新娘,如今的伊麗莎白皇后渾身上下散發著自信的光芒,美麗與自信融為一體,艷光四射。
面對著如此美貌的皇后,即使一貫無視漂亮女人的俾斯麥,也不由得在信中告訴妻子:“傳言并不過分,皇后確實十分迷人,比美麗更要令人動心……這很難描述……她看起來有些靦腆,說話聲音不大,然而確是十分溫柔的……”
對于伊麗莎白皇后來說,面對著俾斯麥的不舒適感仍然存在,只是如今在自己的領地上,也算是有了對抗的信心。
面對著這位日后聞名于世的“鐵血宰相”,很難會做到無動于衷。盡管自己先下手為強,拿住了俾斯麥的把柄,可這把柄并不算是致命的,因此心里還是相當忐忑。
“改變歷史進程,乃是因為想跟心愛的人過的更幸?!钡男拍?,卻造成了整個世界的不同,想起來,還不禁有些害怕的。
蝴蝶效應啊……究竟會將這個時空帶去何方呢?
在伊莉莎的記憶中,不記得俾斯麥曾經擔任過維也納公使的職務。這個大概就是蝴蝶效應的顯示了吧。
對于為什么威廉一世沒有按照原本的歷史路徑將俾斯麥送去巴黎,而是令他來到維也納,這是一件永遠也弄不清楚的事情了。
伊麗莎白命人謹慎的監視著俾斯麥。
費迪南德加冕后不久,伊麗莎白曾經跟丈夫弗蘭茨討論過那個神秘的布萊克·馮·艾蘭德曼伯爵。
“是的,我聽說過這個名字?!备ヌm茨神情很是不悅:“這個人曾經帶領維也納人,沖進霍夫堡宮,聲稱奧地利不需要一個年輕的無能的封建君主。”
“……我覺得他是尋找一個推翻你的借口?!?/p>
“他是個很有煽動力的演講家。”
“可他也是一個貴族,為什么奧地利人民會聽信他的那套呢?”伊麗莎白有點想不明白。
“那個時候,無論是誰、無論說什么話,都會被叛亂分子接受的。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理由、一個領導者,而艾蘭德曼伯爵顯然是個合適的人選?!?/p>
“這倒是不難理解了?!币聋惿兹粲兴嫉狞c頭,“可是,他流亡去了巴黎也就罷了,為什么去跑去米蘭,去見費迪南德?”
弗蘭茨冷笑:“多半是讓我那個聰明伶俐的弟弟興起造反的念頭的吧?!?/p>
伊麗莎白想了想,恍然:“原來你之所以會幫助費迪南德,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啊?!?/p>
“是啊,他認為我不會同意弟弟占領意大利,于是我不得不派兵攻打我的弟弟,可惜,他沒有想到,盡管我們之間的兄弟之情不怎么牢靠了,可是能夠由哈布斯堡家族來統治意大利,我還是不介意的?!?/p>
“那未必。”伊麗莎白輕輕搖頭:“艾蘭德曼伯爵未必不會想到,我只怕他還教了費迪南德什么壞主意?!?/p>
“即使有什么對奧地利不利的主意,費迪南德也不會笨到現在就能完全不依靠奧地利的軍事力量——這可得要不少時間去安撫意大利人呢?!鼻?,皇帝陛下也不是草包一個嘛。
“弗蘭茨,你考慮的很周詳,越來越像一位真正的英明的君主了。”伊麗莎白展顏一笑:“雖然暫時不用考慮意大利問題了,但是艾蘭德曼伯爵始終是一個不穩定因素,我擔心他還會有什么花招。”
“他的夢想就是推翻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或者取而代之,或者成立共和國。”弗蘭茨嗤笑:“以他個人的力量,我覺得他很難實現自己的目標了。”
“話是這么說不錯……你知道他在巴黎。他是拿破侖三世的密友?!?/p>
“拿破侖三世……按照這個皇帝的浮躁的心性,我甚至不覺得他會對奧地利有什么實際性的傷害——我明白他對神圣同盟的痛恨,也清楚現在神圣同盟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但是法國要想打垮奧地利,其他國家也不會坐視不管的。”弗蘭茨對于國際形勢有點盲目樂觀了。
“我也希望是這樣?!?/p>
這一年的4月,遠隔重洋的美利堅合眾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內戰。
早就知道必定會有此一戰的伊麗莎白,在美國的國債和地產上,投入甚多。不消說,幾年之后這些投資全部收益翻了好幾倍。
奧地利的年輕軍官們被大批送往美國,投奔林肯總統的軍隊。他們帶去了奧地利的軍事制度,改良了美國軍隊的軍事系統;他們還獲得了寶貴的實戰經驗。當時沒有人能夠理解伊麗莎白皇后的想法,甚至連瑞恩斯坦也不理解。
“尊敬的皇后陛下!”瑞恩斯坦面紅耳赤的,試圖質問伊麗莎白,但是他發現自己沒法表現出發怒的神情,“我想知道,為什么您會送我這些優秀的部下去美國戰場?為什么我們要為一場不是奧地利的莫名其妙的戰爭,犧牲這些勇敢的士兵和軍官們?”
“這不是犧牲,是必要的鍛煉?!币聋惿装櫭?。
“我只預見到,這些人中的一半將不會回到奧地利,回到他們的父母和愛人身邊!”
“你太悲觀了,我的表兄。”
“請原諒,皇后陛下,您不能使我信服您的決定是在思維正常的情況下做出的?!?/p>
“伯爵,你太放肆了!”伊麗莎白不禁微怒:“雖然我明白這個舉措太大膽了,但是你要明白,我們奧地利的軍官在實戰經驗上,遠遠不如法國軍隊的軍官們。你想過嗎?日后奧地利必將與法國有一場戰爭,而在這場戰爭來臨的時候,奧地利的軍隊里面沒有足夠的有實戰經驗的軍官!你想過這會有什么后果嗎?”
瑞恩斯坦怔住,倒吸一口涼氣:跟法國的戰爭!奧地利軍隊這幾十年一直沒有打過足夠的大戰,此次征伐意大利,就已經算是目前戰線最長的戰事了。跟歐洲第一勁旅法國開戰,想都沒想過……并且皇后陛下信誓旦旦的說,與法國之間必將發生戰爭!
“呃……這個……”瑞恩斯坦一陣張口結舌。
“有戰爭就會有犧牲,這個道理我很明白。我何嘗不知道這些勇敢的日耳曼人之中,必將有人再也看不到奧地利明凈的天空,但是,為了祖國,為了將來必定要得到的勝利,犧牲是必然的?!鳖D了一頓,又道:“我送他們去學習如何應付更多不同的地形上發生的戰役,以及其他一切可以學習的;美國人在軍械技術上有一定的先進性,我也安排斯太爾城的人去學習了,”曼妙的大眼睛瞧了瞧瑞恩斯坦:“你和亞歷克斯、奧爾夫都要去美國,只是要晚一點去。”
租用的西班牙海船在歐洲-美洲之間不斷往返,將年輕的奧地利軍官們送去接回,人們都看不懂美貌的奧地利皇后要做什么。
因為微妙的難以琢磨的蝴蝶效應,美國內戰提前了1年結束。1864年2月,李將軍向格蘭特將軍投降。
美國三年內戰期間,奧地利共向美國運送了6千3百名軍官,其中407人永遠留在了美利堅合眾國,日后在內戰英雄紀念館中,這些奧地利國際主義戰士的名字被列在其中。這是迅速成長起來的一代新生指揮官,在見識了格蘭特將軍等人的指揮藝術之后,這些聰明的年輕人有了更加靈活的指揮理念。回國之后,他們很快投入到普魯士與丹麥的戰爭中。
奧地利皇后幾乎用光了自己的私房錢——當然在美國內戰結束之后不久,她的全部投入都賺了回來——弗蘭茨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妻子有著可怕的數額的私房錢,甚至比自己還富有。不過這都是幾年之后的事情了。
普魯士公使俾斯麥小心的收集著維也納的情報。秘密警察以及伊麗莎白皇后的私人密探都在監視著他,他也不太可能獲得其他路徑的情報。他對于政治事件有著很敏銳的洞察力,奧地利派遣青年軍官以及技術人員前往美國一事,他是整個歐洲最為焦慮的一個。
1861年底,俾斯麥返回柏林述職。期間,他跟好友陸軍大臣羅恩有著如下的談話。
“我認為,奧地利此舉頗有深意?!辟滤果湋n慮的道。
“是有點古怪了,”羅恩同意老友的看法:“但是目前看不出來,奧地利想做什么。”
“這確實令人費解。按道理說,派遣這么多軍官前往遙遠的美國,所需的費用也為數不少啊。聽說,這筆費用內閣只肯承擔一半,另外一半是奧地利皇后自己出資的?!?/p>
羅恩奇道:“這倒稀罕!奧地利皇后有多少年金?我們都知道她從娘家并沒有帶多少錢出來?!?/p>
“巴伐利亞公爵可沒有那么多錢來支持他的女兒?!辟滤果湏]揮手:“我感興趣的是,這位皇后從哪里弄到的錢?嗯,很大可能,仍然是我們慷慨的羅斯柴爾德先生們的金幣?!?/p>
“奧地利如今得到了猶太財團的支持,確實越發棘手了?!绷_恩唏噓不已。
“……奧地利啊……仿佛如今不可小看了呢?!辟滤果湴谅牡?。他其實也從來沒有小看了奧地利,只是,奧地利的外交官們的倨傲,曾經傷害了這位容克地主的繼承人。
羅恩所有所思:“可惜,可惜啊,毛奇死的太早了?!睂τ谶@位好友,羅恩很了解他的理論,并且相信,在毛奇的領導下,由自己作為輔佐,一定能夠加強普魯士的軍事能力,使普魯士能夠有跟奧地利一戰的獲勝前景。他們都是小德意志的堅定信徒,認為德意志的榮耀不需要有奧地利的參與。
——————————————————————
注5:1861年,俾斯麥46歲任駐法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