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欲破重生

一百二十三章安排

幾人在太皇太后面前僵持了半日,太皇太后始終不肯讓步,一定要讓蘇越出面擔綱此事,口口聲聲說是要將蘇越的懶骨頭"曬一曬"。而張同安之流則干脆諛詞如潮,將蘇越捧了個天上少有、地上無雙,夸太皇太后英明無比,而天下再沒有比武侯蘇越更適合此事的人了。蘇簡跪在后面聽得都是臉上一陣紅,一陣白,而蘇越則毫無異樣,安之若素。

可是這樣終非了局,蘇越待張同安等人靜下來一些,便主動要給自己找臺階下。他在太皇太后面前深深伏下身子,口中道:"皇上,太皇太后,臣深受先帝隆恩,皇家要臣效命,臣豈敢不肝腦涂地。只是……臣同樣不敢僭越了——這天京舊俗,如皇上這般年紀,又逢新喪,這喪儀,理應由皇上的叔叔領銜主持啊!"

蘇越這般說,慈英殿前幾位承氏中人就相互看了一眼。永弘露出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向前邁上一步。與他相反,八王永彰畏畏縮縮地,又向后退了一步,永璇看不下去,下死力瞪了永彰一眼,將他瞪得又后退了一步。

太皇太后不愧"老而彌辣",冷冷地看了一眼永弘的神情,又向李銀笙那里望了一眼。永弘立刻就如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不敢再說什么。太皇太后又看了看畏首畏尾的永彰,嘆了口氣,執了文衍的手,道:"衍兒,去一道旨意到西北,將你七叔請回來吧!"

蘇簡伏在地上,簡直喜動顏色,如果永熙能夠回到京中,她肩上的擔子將會輕省不少。只是太后新喪,她又在慈英殿前,不好露出這樣的欣喜,只得將身體伏得更低下去。她方才聽自家老爹提出要皇上的"叔叔"主持喪儀,便猜到了老爹的用意。即使太皇太后答應,文衍小皇帝也絕不可能答應讓永弘主持太后的喪儀,而另一位候選人永彰又太過軟弱,最終承氏皇族還是會選擇將永熙從邊境請回來。

"七叔?"文衍似乎剛剛想起永熙,面上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他對黃立招招手,說:"傳朕旨意……"他的話還未說完,永弘突然插口,"老七從西北回來,那邊關怎么辦?不如我……"一句話沖口而出,跟著太皇太后手中的龍頭杖又是重重一頓——

"砰"的一聲大響,震得慈英殿前人人自危。這正是太皇太后發飆,跟著龍頭拐杖又高高舉起,又要往永弘身上落下去——"這時候想起邊關了?想起軍中需要良將了?當日那坑了盧昭大軍的傳訊難道不是你的手下傳去的?"

"母后——"

永弘又羞又怒,生母在一眾文臣武將面前毫不留情地揭了自己的短,偏生這件事是他在李銀笙的攛掇之下親自而為的,太皇太后所說的"手下傳出"不過為他遮遮丑罷了。

聽聞此事,軍中出身的數位將領都是震驚莫名。蘇簡也是如此,當日她在西路軍中聽聞盧昭冒進,全軍覆沒,而蘇爺爺因此削爵的時候,很是消沉了一陣,而庾信與木清寒二人分別都用自己的方式勸解過。陳去華一直伏在地上,肩部微微一抖,想來也是第一次聽聞此事。而石瑯面上,則不加掩飾地顯出鄙夷之色。

誰會料想那件令二萬大軍葬身敵手的事情根源竟然出在五王永弘這里。更有人聯想到盧昭一事后來牽累了左相一家,太后盧英鸞更因此而憂郁成疾。此刻,在太后盧英鸞靈前,五王永弘更顯得尷尬,絕不是主持喪儀的合適人選。

文衍便開口輕輕地道:"皇祖母,莫若請七叔快馬回來主持喪儀,同時還是請蘇侯回西北統領山字營吧!"

"不行——"

"不行——"

太皇太后與永弘兩人同時斷然喝道,而蘇越則伏在地上,仿佛這與他沒有絲毫關聯。五王永弘的意思很明顯,好不容易借盧昭之事解了蘇家的兵權,并且將永熙遠遠地遣開,不會妨礙京中諸事的進行。如果蘇越與永熙再來一次互調,那就真的各得其所了。

而太皇太后反對的原因,蘇簡暗想,怕是為了吳氏夫人勝秋。早年間蘇越年年戍邊,將家都扔給吳氏夫人與風連影兩個,自己樂得個眼不見心不煩,所謂"無為"治家,其實也就是太皇太后口中所說的"懶骨頭"——這叫什么事兒。而太皇太后與大夫人吳氏又有親,太皇太后也姓吳,又身為長輩,自然不愿意放任蘇越如此。

"咳——"文衍輕輕咳了一聲,扶著太皇太后道:"皇祖母,不如就單宣七叔回來,西北不是還有傅菁么?"

"也好!"太皇太后想想還是應了,永弘及那些與永弘走得近的,聽了此言都是舒了一口氣。

文衍正準備吩咐黃立傳旨,誰知蘇越又開了口,道:"皇上,太皇太后,太后喪儀,也應知會四部之主請來天京吊唁的吧!"

此話出口,文衍小皇帝極為感激地看著蘇越,連帶著,也感激地看了看蘇簡。而蘇簡耳力超群,聽見遠處李銀笙誦經的聲音,竟爾中斷了幾秒鐘,接著便跟著其余幾位誦經少女的聲音又接了上去。余人未必能夠聽出,可是蘇簡聽得一清二楚,李銀笙念誦經文的聲音里分明有一絲緊張與慌亂。

蘇越提出令四部之主入京吊唁,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令四部之主入京朝覲小皇帝文衍,以此抬高小皇帝的威信,順便讓小皇帝攏絡人心。如今主少而國疑,四部的力量反而能夠給文衍有力的支持,而四部之中,西面天鈞部自然不會來人,北面天冶部沐永澤被七王永熙收服未久,南面天炎部是柔雅娘家,柔雅自己在天炎軍中就有不小威信與人望,而東面洛梅洲則與蘇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一切,現今還都不完全是忠于小皇帝或是支持小皇帝的力量,但是小皇帝如果想爭取力量,四部來朝則是最好的機會。

李銀笙怕是也想到了這一點。

"南征之后,皇上登基以來,四部都不曾來朝。因此,臣以為,這是個令四部之主見識皇上威儀、宣誓效忠新帝的好時機!"蘇越伏在地上說道。"武侯之言,臣深以為然,"接口的是文侯承玄,蘇簡還記得他曾經滿口禮啊道啊地教導小皇帝,要搬大道理,讓文侯來說自然再好不過了。

"四夷歸,天下治!而今天下太平,皇上的教化之道應澤被四海……"承玄絮絮叨叨地說下去,仿佛是事先跟蘇越說好的一般,此刻是為蘇越來撐場子的。

文武二侯一唱一和,小皇帝自是欣慰的,太皇太后也覺得這主意出的不錯,順勢就應了。而五王永弘剛才被太皇太后以盧昭之事將了一軍,此刻就如蔫了一般,再也沒有提出什么異議。而李銀笙依舊誦經,聲音已經恢復了平穩與漠然。庾信持著龍淵,在她背后侍立著。

太皇太后望向慈英殿,半晌,終于長嘆一口氣,扶了永璇的手,慢慢轉過身去,口中道:"衍兒啊,國不可一日無君,先皇傾注了不少心血在你身上,你還要盡快將各項政務熟悉起來。你且讓——那孩子叫什么來著?"

永璇趕上在太皇太后耳邊說了什么,太皇太后邊說:"蘇簡那孩子,我看著還好,是個機靈的。指點談不上,且讓她護著你學習政務,處理朝政,順便也鞭策武侯多出點力!"

這邊蘇簡看著若再無不上前,就又失去機會了,連忙膝行幾步上前,對永璇說了些什么,永璇又對太皇太后說了,太皇太后神色之間一怔,便點了點頭。蘇簡珍而重之地從懷里取出那封她摩挲了一年有余,此刻已經淡淡發黃的信封,遞給了太皇太后身邊的宮人,接著轉交到太后手中。

蘇簡吁了一口氣,心中仿佛有個擔子放了下來。太皇太后拆開封皮,極快地看了一遍內容,"哦"了一聲,再度轉過身去,口中低聲道:"雖非尾生之信,倒也相差仿佛。"她扶著永璇的手,拄著龍頭拐,領著一群宮人,慢慢離開慈英殿前。永弘腆著臉想要跟上去,被那龍頭拐一頓,立時又嚇了回去。

文衍小皇帝目送太皇太后離開,對殿下跪著的群臣道:"諸位在太后靈前行個禮,就都退了吧!"

眾人跪得時間太長,聽了此言,謝恩謝得格外真心。接著大家伙兒都使勁揉著膝蓋慢慢起身,年紀長一些的老臣,幾乎需要互相攙扶著,才勉強起來。誰知文衍又加了一句:"武侯留步——"

自蘇越以下,剛剛站起來的群臣聞言又嘩啦啦跪下去一片。蘇越卻在此刻顯出沉穩來,口中穩穩地道:"皇上請盡管吩咐!"

文衍道:"朕想,此際快馬使人去西北送信,七叔再動身前來,恐怕也要不少時日。朕想,想請武侯先帶著幾名禮部官員,將為太后治喪之事,大致先列個章程出來。"他有些為難地道:"朕也知道此事原不歸武侯管……"

蘇越卻想都沒想,就點頭應了,并且對小皇帝說:"皇上,臣有一不情之請。歷來治喪之事,千頭萬緒,此次更是涉及四部來朝,需要諸多安排,小節之處,也無一不可以疏忽。臣想與禮部尚書等人,在宮門附近尋一處房屋,用作臣等公干的處所。這樣方便臣等隨時向皇上請示。"他接著像是立軍令狀一般,道:"為太后治喪期間,臣等絕不擅離宮苑一步!"此話一出,禮部眾人全都苦了臉,張同安更是苦得厲害,心想,這靠山不一定找得靠譜,但是監工的一定不會含糊。

小皇帝聞言看了一眼蘇越,道:"如此甚好。"他接著吩咐黃立,"傳令下去,將中殿前甬道的宮門全部落鎖。為太后治喪期間,朕絕不涉足**,將朕的起居全安排在勤政殿。另外將勤政殿外的兩處偏殿收拾出來,供武侯等暫住。"

蘇越跟著便道:"如此,便請石瑯將軍再調派一些雷字營中人,鎮守勤政殿吧,畢竟皇上的日常起居都改換到了中殿之前。而且為太后舉喪,再加四部來朝,宮中進出之人也多也雜。有石將軍護衛皇上,相信太皇太后更為心安些。"

蘇簡聽了自家老爹這般說,突然猛醒,方才李銀笙借口什么宅邸神廟的在拉攏石瑯,而此刻,蘇越明顯就在幫著小皇帝文衍將石瑯往這邊陣營里拉。石瑯作為鎮守京師與皇宮內苑的雷字營的首腦,此刻還真是炙手可熱啊!

這會兒五王永弘也看出端倪,上前就要拉住蘇越,口中說道:"蘇侯,剛才在寶泉山上的事……待我慢慢與你解說!"

————————————————————

親們,這章真的是用ipad碼出來的,小非也覺得自己很神……多碼了幾個字,希望補償一下昨天少碼的。如果大家發現錯別字和長得難看的標點符號,請千萬諒解!

大愛非攻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鲁甸县| 桑日县| 英德市| 洞头县| 林周县| 天台县| 武功县| 策勒县| 油尖旺区| 浮梁县| 砀山县| 三门峡市| 克拉玛依市| 仁怀市| 河西区| 定结县| 赣州市| 乌拉特前旗| 武穴市| 大石桥市| 榆社县| 喀喇沁旗| 乌苏市| 大竹县| 伊金霍洛旗| 靖西县| 云南省| 黔西县| 甘洛县| 大英县| 类乌齐县| 景泰县| SHOW| 柏乡县| 西盟| 马龙县| 连云港市| 滨海县| 龙里县| 章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