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高新學期開學。
全校同學整齊地站在大田的足球場上,聽完了一個又一個無聊的演講。
好像所有的學校不管宣傳的時候多么活潑,遇到開學典禮的時候就會十分無趣了。何木聽得昏昏欲睡,卻不能低頭玩一會兒手機,雖然領(lǐng)域手機可以隱身還可以自動懸浮,但是傻瓜一樣盯著某個地方,一會兒笑得直不起腰一會兒又面部表情嚴肅非常,看起來會很蠢。
所以何木也只能和別人一樣默默地站著聽完了一上午的開學典禮。
典禮在八點的時候開始的,而結(jié)束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十一點了。期間不光有教育局的領(lǐng)導講話,還有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代表和學生代表。
最后在主持人說典禮結(jié)束,大家有序退場的時候,何木覺得自己的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陸老師招呼著同學們返回教室,路上讓班長叫人去圖書館搬教材。
班長周蘭蘭的威望還挺高,她隨口點了幾個男生和她一塊兒去了圖書館,沒有一個想偷懶逃脫的。
見去的人足夠多,何木也就沒有要去幫忙的意思,和曹佳璐手挽手地回教室去了。
高中生活正式開始。
第一天上課,每一個到教室的老師都先和大家進行了自我介紹,有的老師要求了同學也進行自我介紹,有的則是點了名自己認人。
前者頗受同學們歡迎,因為一節(jié)課也就四十分鐘,全班這么介紹了一圈下來,都沒有多少時間接著上課了。
一天下來,何木他們基本把主科老師都認識完了。
而當天的晚自習的監(jiān)督老師是學校的一名音樂老師,但他并不是何木班上的音樂老師。
今天剛開學,老師們留的作業(yè)都是預習課本,何木干脆地把物理化學拋開了去,單獨把數(shù)學拎出來,開始認真看書做習題。
領(lǐng)域手機剛剛發(fā)布了一條任務(wù),就是要何木去預習數(shù)學。所以何木才立刻就開始了預習,不然她更想先看看英語來著。
這位音樂老師是比較溫柔的性子,班上的同學漸漸地就開始說話了,聲音也越來越大。
但是他只是抬起頭來掃了幾眼,就低頭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何木很快就完成了任務(wù),又接到了新的任務(wù),是要做課本后的習題。
對這樣的任務(wù)已經(jīng)做得很順溜了,何木并沒有立刻進行,而是先休息了一下眼睛,然后先自己回憶了一下剛剛預習的時候看的東西,公式寫一寫,概念抄一抄,然后才開始做題。
還沒有打開草稿本呢,萬青敲了敲她的椅背。
何木身子往后一靠,耳朵湊了過去。
“誒何木,你做題給我的那幾個題,你哪兒有答案沒啊?”
何木一聽就在心里偷著樂了。
那幾個題啊,是軍訓期間,何木正好完成了幾次可以抽獎的任務(wù),好容易抽出了一張數(shù)學老師卡,召喚出了一名老師對自己進行了高中數(shù)學輔導,那老師在時間結(jié)束前,給何木留的思考題中的幾道。
這幾個題其實更多是要運用高中的解題方法,如果只用初中的解題手段,就容易陷入陷阱,更會直接掉進無法解除的怪圈。
萬青雖然初中數(shù)學能力出眾,但是現(xiàn)在剛上高中,還沒有進行學習呢,如果萬青在假期的時候有自學的習慣還好,顯然是沒有的,于是被何木坑了。
他昨天在得到這幾道題以后,很興奮地解啊解解,萬萬沒想到,怎么都找不到解題的訣竅,后半節(jié)的晚自習他都快瘋魔了。可是又不好意思這么快就去問解法,只能一直憋到今天才問了何木。
何木笑得那叫一個奸詐。
“呵呵,是有答案的,但是,你做出來了嗎,就要對答案了?那幾道題我都才解了兩道呢。”
萬青一聽,眼睛都亮了。
“哇塞,你太牛掰了。你假期是不是提前看過高中的書啊?昨天晚上我們男生寢室的幾個高手都說你這題目要用高中知識才解得出來。還有何向青這小子,他也解出來一道題。也真是頂牛頂牛的。”
“自學嘛,假期那么長,又沒有作業(yè),當然就要好好把握起來啦。”
何木真是一點都不臉紅地吹起牛。
賺得了萬青和曹佳璐兩人的崇拜眼神。
何向青其實也正在解題,他在假期的時候也提前看了高中書,還買了輔導書做過練習題,昨天看萬青做題做得是抓耳撓腮的,也湊過去看了兩眼,沒想到自己也被吸引進去了,兩人一塊兒做了起來,一直到回了寢室,腦海都還是這幾題的影子。
而回了寢室以后,萬青和他就把寢室的其他人都拖下水了,后來直接把另外幾個寢室的也都一塊兒拉一起解起了題。
就這樣,差不多到了十一點熄燈的時候,集合這么多人的力量,也才堪堪解出了一道而已。
薛磊把手頭的輔導書翻了又翻,最后得出結(jié)論,這其他的題至少也要到高二水平才能解得出來。
而就在剛才,他聽到何木說自己做出了兩道,也立刻抬起了頭,目光炯炯地看著何木。
何木把草稿本貢獻了出來,扭著身子給后桌的兩個人講起了題,曹佳璐放下了手里的外文書,也扭著身子去聽何木講題。
只可惜何木的講題水平實在是糟糕,好在公式什么都還能說得上來,也就勉強把思路給兩人說了說。
萬青何向青的理解能力還真不是蓋的,就算何木講得自己都要暈乎乎了,他們兩個竟然從中莫名地就get到了要點,在何木幫他們在書本上畫出了知識點之后,兩人很快就把題目理解了。
后面的工作就是兩人分頭去給其他對這些題目感興趣的人講解,何木坐正姿勢,好好地休息了好一會兒。
從這之后,何木擅長解題的名頭就這么莫名地被傳了出去。
還有很多人傳說何木請的家教特別好,都給何木講課講到高二的知識點了。有部分人只對何木手里的題目感興趣,當然,多數(shù)人對何木的“家教”更感興趣。連他們班的數(shù)學老師都來問了。當然,老師對何木手里的習題比較感興趣。還說出自己看過那幾道題,編寫得很好,巧妙地融合了不少知識點,能獨立解出一道題,對很多知識點就都理解透了。
這就加劇了同學們對“家教”的熱情。更甚至是傳到外班去,有不認識的其他班同學都來問過何木。
何木只能囧囧地表示,她的家教是自己的表姐。現(xiàn)在自己的表姐去讀大學了,這些知識是在假期教她的。
有的人信了,也有很多人不相信,但是何木卻沒有辦法去解釋。
最后何木只能想辦法找來了幾個據(jù)說補課不錯的數(shù)學老師的電話號碼,然后告訴這些人,這幾位老師有給自己表姐補過課的老師,也有那位老師介紹的,他們的教學水平都相近,值得信賴,才勉強打發(fā)了這些人。
至于后面的效果如果,何木表示:“哎呀,這是個人接受能力的問題吧?我只是我表姐教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