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里,“木石前盟”也被曹夫人打理的有聲有色。也有人嘗試過模仿,可一來沒有曹夫人的頭腦和背景,二來如此別致的庭院也不是誰都能找得到的,三來嘛,若水給曹夫人出了個主意,在“木石前盟”中獨家推出了木石菜系,就由滿兒負責全套的菜系設計,當然里面一定會有之前在若水家吃到的那道桑拿蝦,啊!對了,現在這菜改名成了“亂石烹蝦”,另外宅中的五間小園也各有不同的菜式,而春夏秋冬又各自不同,每逢節令當天還會有不同主題的活動。例如,若水因為一直對桃源的美景念念不忘,就從那里取來桃花花瓣,做成桃花酒、桃花茶、桃花菜、桃花點心,還設計了桃花浴和獨特的名為“桃花繽紛”的按摩手法,另外還有一些桃花扇之類的周邊作為小禮物贈送,當然這些都是額外收費的,而且價格也并不低。但是這種新舉措居然吸引了更多的人不斷的前來預訂,以至于到了現在,已經預訂完了第二年一整年的份額。而每日飯菜的收入居然也漸漸與浴室收入齊平了,曹夫人看著生意越來越紅火,自然也不會虧待了滿兒,每季分紅的時候都給滿兒包了一個超大的紅包。滿兒開始還想將所有的紅包都給額娘,但被額娘攔下了,讓她一定得存點自己的體己錢。
第二年,曹夫人慢慢將“木石前盟”移交給手下信任之人打理,自己則是動了再建一間更高端更獨立的浴室的心思,畢竟一所宅院中有五個小園的做法雖說賺錢,可那些真正的高官巨賈仍是有些看不上眼,而且“木石前盟”也只針對女性顧客開放的。于是她找來額娘合計了一番,還寫了信給施夫人,三人一起于城郊合買了處更奢華的院落,專門接待家庭型的顧客,每日三十兩銀子只接待一個家庭,名字定為了“金玉良緣”,若水聽到這名字,不由又是一陣腹誹。而滿兒、佟福和曹夫人家的大廚又共同開發出了金玉菜系,其費用和標準也大大高過了木石菜系。不過費用的大幅提高絲毫不會有損這間“金玉良緣”受追捧的程度,反而它的預訂比“木石前盟”更為火爆,甚至有人直接出價包下長達一月之久。因為宅子是三人合買,分紅自然也就平分了。就這樣,若水家憑借這兩間浴室再加上兩種菜系的收入,每季都能拿到大約三千兩的分紅,額娘將錢都存于票號中,若水全家也都謹守著低調做人的原則,在鄰里之間從不顯山露水。
繡學這邊,雛燕園已經擴大了三個班,青鳥園兩個班,朱雀園一個班,每班都有三十人,而最高等的金鳳園剛開辦時沒有一人能入園,現在已經有十幾人了,額娘從中又挑選了一些優秀的學生,讓她們來擔任各個班的老師,自己則漸漸退居幕后。青兒已經成了朱雀園的老師了,而之前額娘培養的兩個身殘志堅的學生,則分別負責青鳥園的兩個班。二丫頭看到青兒的努力和成功,也大受鼓舞,現下成了雛燕園的老師,另有兩個金鳳園的學生擔任雛燕園另外兩個班的老師。而額娘則是單獨給最高等的金鳳園授課,平時只偶爾給另外三個園授課。額娘的這種做法開始并未得到周圍鄉鄰的贊同,尤其是青兒不過十歲,如何能成為中等園的老師?于是額娘請了大家來旁聽幾個小老師的課,從此她們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畢竟如果讓額娘一人負責這么多的班,她實在沒有辦法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全部摸清楚,而現在老師多了,反而更有針對性,更有利于學生的進步。
之前繡學創辦之初,額娘便打算過要仿照男子考科舉,每三年辦一次刺繡科考。現下是康熙三十六年,離當時辦繡學之時已經有三年了,于是額娘拉著曹夫人正式籌辦起這次大賽來。曹府本就是負責織造事宜,這方面的人脈非常廣,曹夫人請來了江寧、蘇州、杭州一帶有名的刺繡高手來擔當評委,同時由“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進行這次大賽的全程贊助,比賽的前三名將分別得到一百兩、八十兩、六十兩的獎勵,同時可以在“金玉良緣”免費住宿三日,一切飲食、浴資費用全免。這樣豐厚的條件不僅吸引了繡學的學生,還吸引了很多其他的女子前來報名,額娘索性放開了限制,讓所有人都可以報名參加,至此從江南到江北,從小家碧玉到大家閨秀,大家都競相參賽。
比賽共分了三輪,過程類似于現代的選秀,這幕后出謀劃策之人,自然是若水無疑。第一輪是選拔賽,由各地的刺繡高手先進行選拔,一共選拔出了一百人;第二輪是淘汰賽,出一題目限時讓這一百位女子刺繡,選出十名立意、構圖、針線佳者;第三輪則是最終的決賽了,給十名選手三道題目,第一道題目考品評,給每人一幅刺繡,要其說明是采用的何種針法,所構之圖是來自何種典故,同時再以此題目為繡,同樣也要有更獨特的立意和典故;第二道題目考應變,給每人一幅殘繡,繡樣的針法極亂,且無一定規則,由選手以此為底刺繡,再來評比個人的繡品;第三道題目則是盲繡,即將每人眼睛蒙上,讓其刺繡。最終的結果不負額娘所望,前三名中的第一和第三名皆出自額娘門下,第一名繡中狀元是額娘所教的江寧布政使的嫡女,她在第一道題目中表現極佳,顯示出了極高的修養和文學功底,同時針線技藝也得到了評委的一致認可;第二名繡中榜眼,則是杭州最大的繡莊--西子繡莊的老板娘,她在第二題應變中,將一幅殘繡只寥寥幾針便改成了一幅如夢似幻的江南水鄉圖,而且看不出絲毫的破綻,那繡中的潺潺流水也不禁讓評委們心旌搖動;而第三名繡中探花,反而獲得了最多的關注,因為她無權無勢,只是一介平民女子,而她最后的盲繡居然繡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雙面繡,其技藝精絕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她竟然只有十歲!沒錯!她就是鳴鳳繡學的青兒!最后的頒獎儀式,曹夫人特地邀請了兩江總督及其夫人為前三名進行頒獎,場面非常的隆重,三個女子都激動地熱淚盈眶。而鳴鳳繡學的招牌也就此打了出去,更多的女子從各地前往繡學求學。
歷時三個月的繡學大賽轟轟烈烈的結束了,但曹夫人和額娘的計劃才剛剛開始。因為這場比賽舉辦的非常轟動,與此同時,“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的招牌也響遍了江南江北。曹夫人跟額娘順勢在蘇州、杭州各開了一家新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有了大賽的鋪墊,這兩家浴室的營業也進展的非常順利。
在這期間若水也沒閑著,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刺繡大賽伊始,曹夫人和額娘都不敢大辦,正是由于若水的選秀策劃和全程贊助的主意,她們才放開手腳大干了一場,當然若水的創意不是白提供的,她的要求就是事成之后得給她一百兩銀子的獎勵。額娘聽到這個要求自是不肯同意,小小的孩子拿著這么多的錢,不亂花才奇怪,還是曹夫人爽快,立馬就答應了她。現在若水已經拿到了自己在清朝挖到的這第一桶金,可是究竟用在哪,她一時還沒好的主意。
刺繡大賽結束之后,江南江北的各類大賽蜂擁而起,這其中最蹊蹺的要數賽腳會,是由江寧城的里長夫人們共同組織的。到了比賽這天,全城裹過腳的女子家都在自家大門上都掛起了一個藍印花布的門簾,而女子們則坐在這門簾之內,將小腳蹺出門簾,供游人賞玩品評,聽說那最佳的小腳要“尖非錐,瘦不貧,彎似月,小且靈,軟如煙,正則穩,香即醉”,這還不算,選出的前十名,還得讓她們在眾人面前表演一個節目展示一下自己小腳的魅力,例如踢毽跳舞等等都可以。被選中的各位佳麗自是費盡了心思進行準備,先從繡鞋開始,務要精巧、細致、靈動,其次就是節目,得體現出自己腳的特色和美麗。若水和尚容一聽說這個比賽,都立即想起了以前看到的紅兒裹腳那血淋淋的場面,不由的一陣惡寒,比賽那幾日索性閉門不出,眼不見為凈。
但這比賽在江寧城內則是非常的轟動,各家各戶不參加比賽的人都上街去觀看,連繡學也有好多學生參賽,所以在比賽日繡學還不得不放了幾天假。比賽最終決選出了前三名,第一名竟然就是當年的紅兒!這次比賽的頒獎嘉賓是江寧知府王光謨,據說當時他頒獎時,看著紅兒的一雙小腳的眼睛都有些發直。過了幾個月后果然有傳聞說是王大人已經向紅兒家下了聘禮,說是再過三、四年,等到紅兒十四、五歲時,便將紅兒納入府中為妾。紅兒的姥姥更是喜不自勝,見人便說自家外孫女能嫁給知府大人是幾輩子修的福氣,那日在繡學門口見到額娘,還拉著額娘又講了一番,眼光時不時的掃著旁邊的尚容和若水。額娘聽了這話只笑說我們旗人不興這個,心下卻是一陣冷笑,這王大人已年近四十,王夫人也是出了名的母老虎,只怕這紅兒進了府,根本就是羊入虎口,只是現下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自己也無謂多那個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