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作者:女評團評論員0010
嘛也不說了~寫得實在是太好了~
………………………………
看這書的名字,一個“紀”就透出古意
“紀”——中國史書的一種體裁,以人物傳記為中心敘述史實,“紀”便是帝王本紀,
鼎,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國滅則鼎遷,圖謀王位叫做“問鼎”。
“鼎”便是國家王權的象征,
由此,可以猜想書的內容必定是有關權力江山果然……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王權翻覆的始末。
主人公姓殷,一個古老王朝的名字,立刻想到這人會有個高貴的身份。
耐人尋味的,也是名字,
復缺,兩字大有文章,江山人心,憑誰復缺,殷氏江山,是回復到金甌缺損的狀態,還是在他手中重整山河,修復缺損的人心,未知也。
原本江山類的文章,離不開陰謀,這篇卻給了另一個視角,就是政權淪喪,究竟是鬼神詛咒,還是人心險惡。
王朝的傾覆表面看是一個女子的陰謀引起,事實上,卻是千古不滅的道理:人心向背。
因為私欲,殷王強娶了已有情人的女子,因為私憤,王妃構筑了一個陷阱,招至內亂,因為私仇,肖后詛咒天下浴血蒙難,因為私利,異國強行霸占了鼎洲,因為私心,巫師不顧天下利益,要明明勝過太子的復缺自我犧牲。
無疑,殷王,王妃,肖后,巫師,都有自己的立場,在他們看來,個人與家族的利益感情就是一切,而偏偏漠視了天下,天下無數的蒼生百姓,將無辜的他們淪為犧牲品。
復缺,一個在江湖風雨里磨礪,在艱辛復國的跋涉里成長的少年,看盡平民的悲苦,飽嘗亡國的屈辱,在他身上,沒有貴族子弟的驕衿,沒有渴望奪回權利的狂熱,有的是對故國山河的深愛,是對煎熬中眾生的憐憫,是對權利的淡泊,是對普通人的尊重,還有,是其他的王族中人所沒有的,對權利更替的深刻反思。
當王朝中人權利私欲無限膨脹,并掩埋了人心良知后,剩下的只有陰謀和殺戮,隨之而來的,就是天譴——亡國。得天下者必先得人心,得人心者必先做一仁者,先要修復人心靈深處缺損的良知。
江山人心,憑誰復缺,不是靠一人的力量,是靠凝聚人心,造福人間。
神話妖仙,不過是人們對世事人情的一種隱喻。我也是這么看文章里的那些妖仙們,他們不過是些智者在點撥迷津,或者根本就是復缺和亦默本身心靈的某些了悟。
復缺,知你顧念手足,但總有天你要面對,是不負天下,承擔重整社稷的責任,還是放棄權利,了結恩怨感情的抉擇。須知,血統并不是匡扶江山的先覺條件,遍地災難也不是你的罪孽,那兄弟血緣更不該成為你拯救蒼生的障礙。當拋棄個人恩怨,為天下奮起。
江山人心,憑誰復缺,
憑的是一片對故土的耿耿忠誠,一腔烈烈青春熱血,召喚起萬千善良,驅除邪惡,重整山河,縱然千難萬苦,不悔也。
復缺,愿你能將江山復原,人心復缺,愿你寫出自己不同于父輩的帝王之紀,人生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