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翔宮。元弘半倚在龍椅上,左手支頤,頭上戴著翼善冠,身穿四團(tuán)龍袍,神情有些不耐地看著朝班中眾臣。
待工部尚書鄭澤長篇大論地說完了要對內(nèi)宮諸殿進(jìn)行重修的事后,元弘有些厭倦地擺擺手讓他進(jìn)了朝班,道:“可還有事要奏,無事便退朝了。”
朱正明卻是上前一步,半跪在殿中,朗聲道:“皇上,臣有事要奏。”只見朱正明身穿著明光鎧,腰間還仗著一把長劍,眾臣頓時私下議論紛紛,按大魏朝規(guī)矩,文武百官上朝之時不得佩劍,不得持兵器,只有殿前內(nèi)侍才可佩劍入殿,這朱正明不知是否忘了規(guī)矩,竟然佩劍上殿早朝。
朱正明卻似聽不見眾人的議論一般,只是跪在殿中,高抬著頭看著上面的元弘。
元弘看了一眼朱正明腰間的長劍,卻是微微一笑道:“朱大人不必多禮了,起來說話。”
朱正明一臉自得的站起身來,抱拳高聲道:“臣奏請皇上恩準(zhǔn)將文妃娘娘晉位為貴妃,代掌六宮。”
此言一出,頓時殿中文武大臣皆驚得愣在當(dāng)場,眾人回過神來互相一望,都是吃驚不已,歷來前朝不可干涉內(nèi)宮,外官不得涉及后妃之事,今日這朱正明居然如此直白地請旨晉封自己妹妹文妃朱安荷為貴妃,此乃大魏歷代未曾有過的事情,叫人如何能不吃驚。
元弘面色微微一變,看向朱正明的目光復(fù)雜莫名,只是很快他便面色如常,道:“文妃晉封一事有何理由,不妨說說看。”
朱正明正是等著元弘相問,他接著道:“如今內(nèi)宮之中,皇后娘娘身懷龍裔,不能掌管六宮;賢妃娘娘已經(jīng)被關(guān)入暴室,行將定罪,柔妃娘娘又是新近入宮,自然也是無法代掌宮中事宜,只有文妃娘娘,入宮已經(jīng)三年有余,更是賢良端莊,可為六宮表率,如今大皇子也是文妃娘娘代為撫養(yǎng)著,故而臣請旨將文妃娘娘晉位貴妃,代掌鳳印,以安內(nèi)宮。”
他停了停,接著又道:“文妃娘娘雖是微臣之妹,但她陪在皇上身邊已經(jīng)三年光景,深得皇上愛重,微臣父子也是鎮(zhèn)守淮南多年,雖無太大建樹,但也是對大魏忠心一片,還請皇上準(zhǔn)臣所奏。”
元弘似笑非笑地看著殿中的朱正明,還有一旁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眾人,良久他才開口道:“朱大人說的也有些道理,此事朕會讓皇后上表保奏,擇日冊封。”
眾人更是驚訝不已,只有朱正明一人滿臉得意地跪下高聲道:“臣謝皇上隆恩。”
元弘嘴角噙著一絲冷笑地看了朱正明一會,才擺手道:“退朝。”眾人皆跪下山呼道:“恭送皇上。”
待元弘走后,朱正明起身整了整衣擺,昂首闊步地向殿外走去,不少官員忙上前攀談,陪笑地說著話。
左相韓道卻是走在后面,看著朱正明身邊圍著的一群人,冷冷一笑。京畿護(hù)衛(wèi)大臣杜衡緊走幾步,追上了韓道,看著前面的人群,低聲道:“左相大人怎么不上前與朱大人說上幾句?”
韓道冷笑道:“有何好說的,他已是自尋死路,風(fēng)光不了幾日了。”
杜衡也是了然地一笑道:“想不到朱世友那老狐貍狡猾了一輩子,他兒子卻是這般糊涂不省事,真是自取滅亡。”
韓道看了杜衡一眼,笑道:“杜大人總不至于想要為朱家說幾句話吧,別忘了賢妃娘娘如今在暴室之中,大皇子還在文妃的手里。”
杜衡搖頭道:“我自然不會幫他,只是怕今日朱家的下場,或許就是你我的來日。”二人皆是微微一顫。
韓道回頭看了一眼正和殿那金碧輝煌高高在上的龍椅,嘆道:“今上雖是年少,但心胸與謀劃已是遠(yuǎn)超常人了,只怕你我真是要萬分小心才是。”
延喜宮。尹全已經(jīng)到宮中宣了口諭,晉封文妃為貴妃,命欽天監(jiān)挑選吉日行冊封禮。尹全宣完口諭后,滿臉笑容地躬身對文貴妃道:“因為皇上是匆忙下旨的,內(nèi)務(wù)府那沒有現(xiàn)成的貴妃金冊和服飾,故而已經(jīng)命他們趕工做了,待金冊和冠冕制成再送來與娘娘您。”
文貴妃已是喜不自勝了,笑著道:“罷了,此等小事,就讓他們先趕著吧,只是冊封之事,還請總管讓欽天監(jiān)那邊選個好日子才是。”尹全諾諾地應(yīng)了,告退而去。
紫云見此,帶著眾宮人跪下笑著道:“奴婢等給娘娘道喜。”
文貴妃點點頭,得意地道:“起吧,今日是大喜之日,都有賞。”
紫云起身上前來道:“待行了冊封之禮,那鳳印也會送到娘娘手里,那時娘娘便可消一消心頭之氣了。”
文貴妃臉上露出一絲厲色,恨聲道:“柔妃,本宮登上貴妃之位后,必將讓你知道厲害。”
暴室地牢。元弘看著跪在面前的賢妃,滿臉厭倦之色:“你可還有話要說。”
賢妃搖頭道:“皇上,臣妾確不曾下過紅花,還望皇上明察。”
元弘冷冷地看著她,正要開言,卻聽一旁跪著的秋芙忽然驚呼一聲,磕了個頭急急地道:“皇上,奴婢想起一事來,或者能查出毒是何人所下。”
元弘一挑眉,看著秋芙道:“哦,審了這么些時日,你今日才想起來,你倒是說說看,是何事?”
秋芙打了個冷噤,硬著頭皮說道:“那日奴婢去小廚取了那幾碟點心回正殿時,曾在小廚門前見到延喜宮的一個小宮女,不過當(dāng)時奴婢急著將點心送去鳳翎宮,也就沒有在意了,現(xiàn)在想來或者與此事有關(guān)也不定……”
元弘眼中目光一轉(zhuǎn):“延喜宮?這倒真是巧了。”他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轉(zhuǎn)頭對尹全道:“把秋芙先押下去,朕有話與賢妃說。”
尹全忙差了侍衛(wèi)將秋芙押了下去,刑房中只剩下賢妃與元弘二人,賢妃看了一眼元弘,見他一臉淡然之色,全不似知曉文貴妃牽涉其中的震怒,她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不知元弘究竟要做何。
元弘?yún)s是冷聲道:“是你設(shè)計要陷害文妃是嗎?”
賢妃想不到元弘會如此說,嚇得怔怔地跪在那,好半天才回過神來,卻是說不出話來。
元弘看了她一眼,繼續(xù)道:“朕知道那紅花不是你下的,但也不會是文妃所下,你為了脫身才設(shè)計要嫁禍給文妃是嗎?”
賢妃顫聲道:“皇上何以知道這些?”
元弘有些不屑地道:“無論當(dāng)初你送那些吃食給皇后是否是有心,你都不會傻到將紅花這等滑胎藥效極強(qiáng)的藥汁放在里面,否則皇后一用了你的吃食很快便見紅小產(chǎn)了,你難逃其責(zé)。你是個聰明人,必然不會如此做的。”
元弘停了一會,看著賢妃淡淡一笑道:“文妃也不會。因為她跟隨朕也有三年了,她的性子朕也是有所了解的,她自來便是一身傲氣,自命清高,從不肯與宮中其他人為伍,又怎么可能有這等心機(jī)來做下此事。所以你的嫁禍在朕眼中毫無用處。”
賢妃聽到這里已是臉色煞白,跪伏在地上顫聲道:“求皇上饒命,臣妾……臣妾也是情急之下才會出此下策的,還請皇上饒命……”
元弘看著她,卻并無怒色,只是冷聲道:“你讓朕饒你此次之過也可,只是你需答應(yīng)朕一事……”
賢妃忙磕頭道:“臣妾定當(dāng)聽從皇上之命,不敢有違。”
元弘微微一笑道:“好,朕要你將此事盡數(shù)推在文妃身上,就按照你先前謀劃的去做,無論何人問起,你都是如此說,聽見了沒有?”
賢妃大吃一驚,瞪大雙眼看著上面坐著的元弘,似乎不明白他為何會要自己如此做,他不是明明知道不是文妃所做,為何還要……忽然她似乎想明白了,不禁打了個冷戰(zhàn),發(fā)現(xiàn)元弘正冷冷地看著自己,她慌忙磕頭道:“臣妾遵命。”
元弘收回了目光,淡淡道:“那便罷了,不過你還需在這地牢里待上幾日,待朕下旨宣你去儀元殿時,你再將這些說與他們聽。”賢妃哪里敢有半點反抗之心,忙磕頭應(yīng)下了。
待元弘走后,賢妃又被押回了地牢中,她神色怔怔地呆坐在地上,這一切讓她太過驚訝了,想不到元弘居然要借自己之手除掉文妃,雖然當(dāng)初賢妃的本意便是嫁禍給文妃,自己脫身,奪回大皇子元恪,可是元弘在看穿自己的計謀之后居然會有此打算,這個現(xiàn)實讓賢妃覺得一陣發(fā)寒。
文妃朱安荷當(dāng)初入宮便被元弘一直愛重寵溺著,不過短短三年光景,便坐上了三妃之位,雖然內(nèi)宮中美貌的妃嬪不少,但元弘從來沒有將朱安荷冷落過,一個月中總是有十日左右在她的延喜宮中過的,雖然朱安荷一直沒有子嗣,但元弘?yún)s總是愛與她吟詩作畫。如今元弘竟悄無聲息地要置朱安荷于死地,絲毫沒有半點眷戀之情,這讓賢妃心里不由地害怕不已,若是哪日自己不小心觸怒了元弘,只怕下場比文妃朱安荷更要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