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異揚聽罷,覺得兩腳發軟,剛要倒下,身旁的人便都圍過去扶住他:“樂異揚,你父親是個大英雄。我們都以他為自豪。契丹狗賊殺我同胞,這筆血海深仇一定要報?!?/p>
樂異揚想到父親尸骨未寒,心中痛苦萬分。樂異揚本來想去京城開封府參加大晉的科舉考試,中榜之后回來好好孝敬父親,不料這時竟發生了契丹士兵入境掠殺的事情。
樂異揚久久不能平靜,心中想到:“報仇是需要真本事,但我于武功經略一竅不通,何時才能為父親報仇?”他站起身來眺望遠處的大地。這時太陽已經升起來,燦爛的陽光照在這片土地上,與破碎的房屋,燃燒過旌旗,以及四處覓食的野狗的慘象格格不入。
一個時辰過去了,空氣中仍然彌漫著濃厚的血腥味,夾雜著燒焦的布匹氣味。
匆匆吃過早餐,大伙決定遠離邊境向太原進發。樂異揚也收拾好行李與他們一同前往。
剛走出村口,遠遠望見一隊身穿黑色服飾人馬朝這邊飛奔而來。大伙見狀,急忙分散到大路兩旁的草叢中。樂異揚也被一個人拉著趴到了草地上。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好友令狐城。在今天的這次激戰中,十九歲的令狐城連殺十幾名契丹士兵,現在已經成為邊境的小英雄了。
話不及說,這對人馬已經來到路中間,仔細觀察他們的服飾,原來是他們是黨項的士兵。其實不奇怪,這里本來是個無人過問的地帶,各國士兵都暢通無阻。只是很少出現早晨那樣的場面。
這隊人馬停止了前進。一個將軍模樣的男子走下馬來,撫摸著長長的大胡子,指著兩邊高高的雜草說道“你們看,這真是一個設伏好地方?!逼渌勘犕甓細g呼起來。
那人又說道:“晉國自認為得華夏之正統,而我們跟契丹總是處于不利的位置,今日若能生擒晉國的北平王,則可以節制晉國。到那時,連契丹也不敢小瞧我們。我黨項一定可以統一中原,傳萬世而不亡也?!?/p>
其他人應和道:“將軍所見明智,我等皆愿為黨項的千秋萬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眾將士皆都信誓旦旦的舉起長狼刀。
那個大胡子大聲道:“眾將士聽令,今日務必生擒晉國北平王,如遇阻攔,出北平王之外都可殺之!”安排妥當之后,黨項士兵也藏到路旁,與晉國百姓相距不過百步之遙。
樂異揚與令狐城隱隱約約聽見他們說的話,心中大驚。樂異揚見這群黨項士兵來勢洶洶,一時也沒想出應對之策。
他熟讀詩書,對黨項族的歷史了解一二。黨項族本是西羌族的一支。漢朝時,羌族大量內遷至河隴及關中一帶。唐朝時,經過兩次內遷,黨項逐漸集中到甘肅東部、陜西北部一帶,仍以分散的部落為主。
唐朝末年,王仙芝、黃巢起義時,唐僖宗傳檄全國勤王。黨項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聯合其他力量共同擊敗起義軍。唐僖宗賜拓跋思恭為“定難節度使”,后又封他為夏國公,賜姓李,所轄之地包括夏州、銀州、綏州、宥州、靜州等五州之地。
太原以西三百里,正是黨項族夏國公李彝殷的定難節度使屬地。難道黨項與契丹沆瀣一氣,也想伺機到中原分一杯羹。
樂異揚想到這里,憂慮地說道:“如今北平王有難,我等豈能袖手旁觀?”
人群中頓時議論開來,一人說道:“話雖如此,我等人微兵少,才脫離危機,現在自身相保都難??!”另一人也應道:“當今之際,最好能夠悄悄向北邊移動,避開那群黨項士兵,這才是安身之計?!?/p>
樂異揚見大家有意自保,心中不免憤然,說道:“諸位皆我所尊重之人,平時也教導我做一個忠君愛國之人。而今北平王即將蒙難,我等坐而不就救,是為不仁;將軍如遭不測,我們對大晉則為不忠。且黨項若將王爺生擒回去,最終遭殃的還是我大晉的百姓。若我等能夠保將軍于危難之中,今后黨項定無節制我們的理由。則我大晉百姓還可以過安穩的日子。且我常聽太原過境的客商念及王爺之賢,若王爺真有不幸,則是國家的損失啊?!?/p>
令狐城默默不語,若有所思。隔了一會,令狐城握著樂異揚得手,說道:“揚弟說得對,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大家見樂異揚與令狐城這一文一武的好友堅持要救北平王,也不再說什么,各自拿出平時防身的兵器準備與黨項士兵搏斗。
這北平王正是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晉高祖石敬瑭即為之后,劉知遠官職連年上升,最后回到太原做起河東節度使。
石敬瑭死后,新皇石重貴念及劉知遠為大晉殫精竭慮的功勞,又封他為北平王。近年契丹大軍數次發兵南侵,劉知遠審時度勢,早在兩年之前就向石重貴提出回到太原練兵備戰。
太原地處晉國、契丹、黨項之間,地理位置險要,歷來是中原王朝必爭之地。李淵、李存勖、石敬瑭皆發跡于太原,繼而取得帝位??刂屏颂?,邊境便可無憂?;噬蠈⒅h的封地定在國家的咽喉地方,可謂用心良苦。
但劉知遠本來應該在太原,今日怎會出現在代州。原來,契丹士兵沿著西北邊境四處掠奪,企圖挑起大規模戰爭。劉知遠前幾日便得到情報,一面將緊急軍情快馬加鞭報送京城,一面馬不停蹄到邊境四處查看。
按照日程,劉知遠今日正好路過樂異揚住的這個小村莊。話不及說,劉知遠一行人已經到達,人數大約七八個,看來他的大部分護衛已經調到其他需要的地方去了。
劉知遠騎著一匹青驄馬,看起來年齡大約五十來歲。他身穿深紅色王爺服飾,腰間別著一塊漢白玉佩,胯帶藏著一把西域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