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鮮卑人自小便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人人慣于騎射。且他們的重裝騎兵裝備精良,馬身皆被極厚的鎧甲包裹,于沖鋒陷陣時殺傷力極強。而晉軍則多為輕裝步兵,根本無法抵御對方的沖擊。
這個問題令劉裕備感憂慮,但大軍既已至此,縱然鮮卑鐵騎兇猛,也定要拔刀出鞘,一決高下。
卻說這慕容超,劉裕剛至瑯邪時,公孫五樓便向他獻策:
“應嚴守大峴隘口,不與晉兵交戰;然后派騎兵截斷其糧道,待晉軍銳氣盡失時,再從兗州出兵前后夾擊,此乃上策。”
桂林王慕容鎮也進言:
“可派鐵騎在大峴外迎敵,如不能取勝,再退入大峴,據險自守,千萬不可讓敵軍越過。”
無奈慕容超自以為兵強馬壯,因此全然不聽,打定主意要等劉裕過峴后,用鐵騎將敵軍踏成齏粉。
此時聽得劉裕大軍已至,便親自率軍進屯臨朐,要與晉軍決一死戰。
劉裕一面休整大軍,一面謀劃對敵之策。停了兩日,便開始向前推進。
為防止被燕軍鐵騎突襲,劉裕將四千輛戰車分成左右兩翼,且每側戰車都并成兩排。同時令每輛車都在前部張掛布幔,駕車人也要手拿長槊。同時又令輕騎兵在后,隨時做好出擊準備。
部署完畢后,大軍便開始向前慢慢推進。
上午十時許,前方斥候回報,離臨朐還有數里。
劉裕點頭,命斥候繼續哨探敵情。
突然,眾人隱隱聽到似乎有一陣隆隆聲響起;緊接著,隆隆聲漸漸變大;緊接著,腳下的地面也似乎微微顫動起來;緊接著,那隆隆聲又變成了轟隆隆巨響,內中還夾雜著呼嘯聲、叫喊聲,連大地也強烈地震動起來。
“鮮卑鐵騎!鮮卑鐵騎來了!”
只見正北方頃刻間卷起漫天塵土,一大群燕軍騎兵黑壓壓如一堵鐵墻般,風馳電掣向這邊壓來。
“準備迎敵——!”
一聲令下,所有人都各就各位。
弓弩手在戰車后將弓拉滿,將弩扣上扳機;步兵紛紛將長矛對外;輕騎兵都拔出了砍刀,車上的人也握緊兵器,眼睛瞪出了血絲。
“預備——放!”
就在燕軍鐵騎距離車陣約三百米時,陣中突然萬箭齊發,前排的騎兵紛紛落馬,但更多人則將身伏在馬背上,躲過飛箭。
那馬因有鎧甲保護,箭弩完全傷不了它。說時遲那時快,這里晉軍剛射出第二輪弓箭,燕軍的鐵騎就已經沖到眼前了。
只聽得“嘭——”、“咴咴咴——”“啊——”“乒乒乓乓”一陣亂響,燕軍鐵騎重重地撞在了晉軍的車陣上,雙方立刻短兵相接。一時間戰馬嘶鳴,兵器交錯,殺聲震天。
原來,這鐵騎的力道,全在于交陣時的那一股沖擊,一旦將敵陣沖散,他們便將敵軍分隔成幾段包圍起來,利用戰馬的優勢各各擊破。
不料這次沖擊,一是晉軍的戰車前有布幔遮攔,一定程度上緩沖了鐵騎的力道;二是戰車擺成了前后兩排,即便某處沖開了第一輛,后面竟還有一輛阻擋,而此時戰馬已沒有了沖擊力了。因晉軍的陣形未亂,后面跟來的騎兵便無法越過前排的戰馬再行沖擊。
隨著燕軍后續步兵的陸續加入,雙方人馬便慢慢聚集在了一處,于是短兵相接,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而晉軍也因為前面有戰車做外圍,雖然抵御住了敵軍的沖擊,但攻擊力卻明顯減弱。一時間雙方難分勝負,陷入了膠著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