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這一周,我女兒休年假。
今天,我們帶寶貝們玩兒了第一天。
我們先去逛商場。媽媽買鞋時,樂樂不高興了,煩得直鬧,歡歡也不愿多呆了。我只好帶他們去麥當勞買了兒童套餐,又在里面的兒童樂園玩兒,他們馬上笑嘻嘻地追逐起來。
中午,姥爺和寶貝們搭積木、擺玩具,玩兒了好半天。現在他們很會玩兒了,來回裝取東西、搭積木都挺輕松。但樂樂這些日子不愛穿衣服,看見大人拿著衣服一比劃就跑。只在我和媽媽面前情況很快好轉。
他們現在很喜歡翻跟頭。還是歡歡比較利索,樂樂稍微費力些,但也有進步。他上午將腦袋頂到床上,到晚上就會用兩個小胳膊支著了。
我們怕他們受傷,一再叮囑大人不在眼前的話,千萬不要做這類動作。
他們現在都出來四顆大牙,每人都有十多顆牙齒了;個子也長高了,上、下臺階穩穩當當,上、下床做得也不錯了。
11月8日:帶寶貝們去火車站。
今天,我和女兒帶倆寶貝去火車站看火車。我們看到了和諧號動車、普通客車和貨車。一列列長長的車輛來來往往,讓寶貝們很是興奮,不厭其煩地對每列車都招手致意。
坐上往回走的汽車,剛好有一輛飛機要在附近的機場降落。那飄浮樣的大飛機讓孩子們更是新奇。
11月9日:今天我們又去了荷塘公園。上次看到有人撈小魚,這次我也拿了漏勺和瓶子,想讓孩子們體驗一下。
在水邊,樂樂看見密密麻麻的小魚來回游動特別高興,他拿著漏勺搖來晃去,當然把小魚都嚇跑了。不過等我撈了幾條放到瓶子里之后,他并不感興趣,只看一眼又去玩兒水了。我便按照歡歡的建議將小魚又倒回水塘里。
不知孩子們是心疼小魚還是天生有環保意識,總之他們不隨便拿外面的東西、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本能還是值得保護的。
寶貝們現在已經有了花錢換東西的概念。我們今天坐的公共汽車,把買票的錢分別放他們手里,他們也大方地遞給售票員阿姨換來車票。
11月10日:昨晚給寶貝們洗澡,歡歡挺省事的,洗后就去玩兒娃娃。樂樂卻是先不敢進盆,后又不肯出來,硬拎出來還哭了一場。穿上衣服后還在澡盆邊上玩兒,把玩具扔進去也不過癮,又把梨、桔子都往里扔。我往外撈,他往里扔,弄得衣、褲都濺濕了,但他又跑又叫玩兒得酣暢淋漓。我沒有阻止,并且內心希望他能經常這樣放開地玩兒。
丈夫說,孩子在你這一點兒原則都沒有。
其實,自從有了女兒后,總有人告訴我要早給孩子立規矩。我對這種說法一直持有保留意見。我認為,女兒老實、穩重、聽話,給予適當引導和鼓勵就可以了。對于外孫女和外孫子,我更是總不忍心,但遇原則問題我也是會加以勸導的,并且每到這種時候他們都很容易接受。
11月11日:昨天上午我們在小區花園,寶貝們重演往水里扔東西的游戲,我不斷地提供一段段小樹枝。他們笑著、叫著,并不在乎遠與近,好像只在練臂力。當然,走之前我又幫他們將扔出去不遠的樹枝再撿回來放歸原處。
昨天下午上過街天橋和超市游樂場看了好一會兒。每次出門,我都給他們帶瓶水,再買點兒熱乎東西,比如白薯、茶蛋等。這回買的是炒栗子。一邊看小朋友玩兒游戲一邊喝水吃栗子。聽說小哥哥上廁所撒尿,樂樂也要跟著。我問是撒尿嗎?他點頭。我帶他到衛生間果然撒了一泡。他在這方面的表達已經比較明確了,這幾天都沒尿褲子。不過白天他在外面不肯隨便撒,非得上正規廁所才行。有一次憋了兩個多小時呢。
今天,我把女兒小時候的動物積木找出來清洗干凈,和寶貝們搭著玩兒。我們擺起了動物世界,各自拿著動物一會兒打架、一會兒和好、一會兒做游戲。
寶貝們現在可以虛構出吃的、喝的,每次拿到畫片上的食物時都放到嘴邊“啊嗚、啊嗚”假裝吃。還可以想像出好多情節,虛擬內容挺豐富了。
11月12日:昨天帶孩子們去市場買菜。他們高興地發現路邊的樹根旁有好多石子,于是不停地撿起又扔下。
以前,他們手里拿著東西,只做出扔的動作,手卻不松。通過往水邊扔東西的鍛煉,知道什么叫“扔”了。這次,在我的示范下,他們將手里的石子扔下去一次又一次。后來,石子變成石塊,有時還想一下子抱兩塊呢。當然,玩兒差不多時,我領他們將石頭又歸還到樹根下。
奶奶和姥爺平時也常告訴孩子們:東西從哪里拿的再還到哪里去。他們挺愿意接受并且照做的。
從今天起,我們又恢復了晚上去看他們。一整天沒見,寶貝們對我可親了。聽說我來了,急忙下床,尖叫著跑出來往我身上撲。
全家人坐在客廳里,將倆寶貝圍在中間,他們給我們表演找各種形狀的積木,三角形、方形、圓形都認識了,皮球也扔得挺遠了。特別引我們發笑的是樂樂學舉旗的動作:他認真地坐下蹲動作,然后就地拔高,猛地使勁兒把整個身子挺起來,有時連腳后跟都欠起來,而且能連續做上好幾個。
寶貝們還是挺追我,一邊一個靠著,連媽媽坐我身邊都不行。特別是見我穿上外衣要走就哭,我只好再多抱一會兒才將他們轉交到女兒、女婿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