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倆寶貝都會對話了。這方面,當然還是歡歡早一些,樂樂晚了點兒。
有一段時間了,樂樂總將手機放到耳邊假裝打電話,甚至隨便用個什么東西都可以放到耳朵上“哎?”但等到大人真打電話想和他說話時他卻不會發出聲音。
今天晚上,姥爺接完朋友的電話后裝做給樂樂打電話,他回答得可好了。姥爺問:“哎,是樂樂嗎?”他回答:“是”;“你要干什么?想去找誰呀?”“媽媽”;“找媽媽干什么?”“阿烏”。他明確地表達了想找媽媽要吃的意愿,那么形象和準確,把全家人都逗笑了。
3月9日:昨天天氣很好,爺爺奶奶想帶寶貝們出去,但樂樂堅決不去。再和他商量:去麥當勞買雞塊兒行不?“行”。他答應得很痛快,馬上和歡歡一起穿衣、出門。到了麥當勞,孩子們指點著在哪里排隊交錢,買到后大口吃起來。
3月11日:寶貝們現在認識了上、下、勺、丁、人、日、月、正、立等字,也會用蠟筆胡亂涂些顏色。他們還可以躺在被窩里和大人一起看書了。大人念書時他們總評價“是”或“不是”,但樂樂的聲音很輕,總是含在嘴里,讓他大聲說時才放出聲音。他把“不哇”改成了“不好”,那軟軟的拒絕語聽起來很美妙。
星期天,女兒去單位加班寫論文,孩子們加倍粘住我,一次次拉著我的手讓跟他們玩兒。就是在最專心的時候也會用余光瞄著,不準我離開。
3月11日:除了動畫片,孩子們還愛看書。媽媽為他們買了好多套書,還訂了雜志。
昨天晚上,我們看了“和米奇一起躲貓貓”。這本書已經看過很多次了,他們認識了米奇、米尼、唐老鴨、布魯托等動物,還學會了簡單的拼圖。昨天,姥爺教他們認“小朋友”三個字。這本書里每頁都以這三個字開頭。念了幾次,他倆都能準確地指出來了。我指點他們找每頁隱藏在物品中的土豆,每次找到他們都興奮地大叫。一兩遍下來,就會自己去找了。
3月14日:昨晚再看米奇的書,寶貝們很熟練地找到每頁的土豆和小朋友三個字,連帶嘟嘟熊上的“小朋友”也認識了。他們還學著嘟嘟熊跳繩的樣子,拿著一根長長的鞋帶掄起來,在雙腳不敢離地的情況下,一只一只將腳邁過來,自己還挺有成就感呢。
寶貝們還愛做些淘氣的事。因為總是拼來拼去,米奇書中的第一頁拼圖松了,老是往下掉。我便將它們放到了外面。樂樂則將自己的腳放到空格里,還把書皮蓋上。我假裝不知道,故意一本正經地說:“下面我們來讀書”,然后猛得翻開書頁,驚訝地大叫:“啊,一雙大腳丫子!”樂樂哈哈地笑成串,臉上充滿淘氣成功后的喜悅。歡歡也跑過來,和樂樂輪換著玩兒。這個游戲讓他們很得意,一遍遍重復了老多次,每次都哈哈笑個不停。
3月15日:昨晚,女婿回家開門的時候,寶貝們以為是我到了,歡喜地去門口迎接,結果很失望地往回走,爸爸叫他們也不答理,媽媽過來勸說才給了爸爸面子。
等見到我,他們特別高興,又和我玩兒了蓋腳丫的游戲。
自從樂樂將“不哇”換成“不好”以后,又會組合了“不喝”、“不吃”、“不是”等等。
在他們認識了“小朋友”三個字之后,姥爺又教他們認識“小火車”。看來,知識就是這樣積累的吧。
我告訴寶貝們:明天帶他們去打防疫針,他們連說“不好”。我說不打不行,打了還不要哭,也不要躲,要不疼得更厲害。他們還是說“不好”。我問是打針不好呢,還是哭不好?他們說都不好。
后來我們看書,書中有一張老虎和駱駝誰吃肉的畫面。樂樂指著肉再指指自己,翻來覆去找到這頁指那塊肉,最后干脆見到肉就叫。我說樂樂是不是饞肉了?他立刻點頭“啊啊”。歡歡高聲叫著:“我也是”。她的表達能力比樂樂鮮明得多。
前天,我買了一只特別松軟的叫化雞,想給寶貝們拿來一半,但那雞的香料味太重了,沒敢給他們吃。原來他們真饞肉了。
看來,寶貝們感冒期間吃飯少缺了營養,現在該補一補了。可時間已經挺晚了,不方便出去。但他們不干,非要跟我們走。
媽媽問:“是想跟姥姥走嗎?”他們連忙說是。我問:“跟我去干什么呀?”樂樂指著屁股表示打針。我說:“那得明天才打呢。”他還是不干,非要跟我們出來。
姥爺把自己帶的餅干送給寶貝們,他倆才和媽媽回家了。到家里,很快把爸爸剛炒好的雞蛋都吃光了。
3月15日:今天上午帶寶貝們去打針。他們大概聽明白了我們的話:“不躲疼一會兒,躲和鬧會更疼,而且容易打壞。”打針時他們果然沒怎么躲。我和媽媽分別抱著他們,都是只哭一下就好了。但到體檢室樂樂接著哭起來。好在屋里的小熊、米奇特別是貓眼鐘讓他很感興趣,很快轉哭為笑了。
寶貝們現在將近30斤,身高90多厘米,顱圍和胸圍都是接近50厘米。囟門已經完全閉合。大夫說發育很好,屬于同齡人的上限。真讓人欣慰。
打完預防針,我去市場買了雞、魚、蝦、肉、菜以及草莓,做了一桌香噴噴的飯,全家人吃得很好。寶貝們也恢復了感冒前的能吃狀態,每人吃了一碗混合飯,喝了一小碗清湯,還吃了不少草莓。他們特別喜歡吃酸甜味兼有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