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領(lǐng)導!”
眼前這個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電視新聞里的大領(lǐng)導,竟是趙鈺的爸爸!
胡冠軍驚訝地張大嘴巴。
幾年前,他去市里參加表彰大會時,趙鈺的爸爸趙曉峰為他頒過獎。
兩人曾有過一面之緣。
“領(lǐng)導……好!”胡冠軍緊張地伸出手。
趙曉峰用力握了下胡冠軍的手,“胡冠軍!我還記得你哩!”
聽到趙曉峰一下子叫出他的名字,胡冠軍眼睛一亮。
“待會兒說。”趙曉峰顧不上同胡冠軍寒暄,他蹲在地上,查看兒子趙鈺的傷勢。
“啊——疼,疼!”趙曉峰還沒碰到趙鈺的胳膊,趙鈺就縮著脖子朝后躲。
趙曉峰箍著他的手腕,蹙眉訓斥說:“別亂動!”
趙鈺撇撇嘴,不情不愿地伸出胳膊配合趙曉峰。
趙鈺的右小臂中央,起了個碩大的燎泡,燎泡周圍的皮膚又紅又腫,的確是燙得不輕。
“看好了嗎?”趙鈺想抽回胳膊。
趙曉峰抬頭瞟了他一眼,說:“沒好。”
“你快點。”趙鈺催促說。
趙曉峰抓著趙鈺的胳膊左右翻轉(zhuǎn),看上去一點也不緊張。趙鈺不由得在心里腹誹,不論過了多少年,他爹還是那個鐵石心腸的爹啊,一點都沒變。他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玩耍時磕著碰著,哪怕是鮮血長流,趙曉峰都不會主動過來扶他一把,關(guān)心他一下。而是遠遠地站著,厲聲喝斥他不要哭,還要他自己站起來。
現(xiàn)在還是這樣。
看來,他們的父子親情也就是徒有虛名而已。
“藥來了!”徐連翹拎著急救箱快步跑了過來。
趙鈺一見到徐連翹,就像是見到救星一樣,嗖一下伸臂指著徐連翹,“她,讓她來!我相信她!”
趙曉峰抬頭看了眼面前的年輕姑娘,目光微微一動。
這不就是那晚和鈺鈺一起在徐三叔家里的那個姑娘嗎。照片還是她找到的,鈺鈺說,她就是……徐振江的女兒。
“叔,讓我來吧。”徐連翹對趙曉峰說。
趙曉峰看看她,默默讓出位置,讓她來為趙鈺處置傷口。
徐連翹舉著消毒棉球靠近趙鈺的手臂,趙鈺面色慘白,轉(zhuǎn)頭看著另外一個方向。
“我輕點。不會很痛。”徐連翹瞟了瞟他。
“沒事,我能忍。”趙鈺咬著牙。
盡管徐連翹手腳麻利,處置傷口的速度也很快,可那疼卻是實實在在的,趙鈺盡量隱忍,憋出了一腦門的汗。
趙曉峰詫異地看看堅強得像別人家兒子的趙鈺,又看了看徐連翹,不禁在心里暗暗稱奇。
看來,他的兒子是真的變了……
天黑了,胡冠軍等人圍坐在院里的飯桌前,準備吃晚飯。
“老領(lǐng)導,您嘗嘗這個,晚飯前剛煮好的。”
趙曉峰接過胡冠軍遞過來的槲包,解開繩子,熟練地剝開槲葉,一個呈淺黃色的長條形的槲包粽就裸露出真容。他把粽子湊到鼻子下面,深深一聞,頓時覺得來了精神。
他就著手,咬了一大口,之后頻頻點頭。“就是這個味兒!老味道,沒變!一點兒也沒變吶!”
胡冠軍和趙鈺互相看了看對方,搖頭微笑。
“這里有白糖、紅糖,您自己選。”胡冠軍拿起盛著紅白糖的小碗,放在趙曉峰面前。
趙曉峰擺擺手,“我就愛吃原味的,蘸上糖就嘗不到黍米的香味了。”
“村里的許多長輩也愛吃純槲包,不喜蘸糖,看來,你們都是老吃家呢!”胡冠軍說。
“在我們那個年代,一包白糖就可以串親訪友,可見它的珍貴之處。窮人家買不起白糖,包了槲包就這么吃,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后來生活好了,有了糖,卻沒有多少老人愿意蘸糖吃,為啥?就是因為一個習慣問題,老人們適應(yīng)了以前的生活方式,他們不愿意去改變。”趙曉峰放下槲葉,正要擦手,胡冠軍又遞過來一個槲包,“再吃一個,好事成雙。”
“這……”趙曉峰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來,“好!聽你的,再吃一個。”
看胡冠軍他們不動,趙曉峰招呼說:“你們也吃呀,來來,都吃,都吃。”
胡冠軍拿起一個槲包,陪著趙曉峰一起吃。趙鈺的傷口隱隱作痛,沒心情吃飯,就在一邊陪坐。
后來,得到消息的徐三叔趕了過來,他帶了一瓶酒,要給趙曉峰接風,徐連翹看飯桌上沒什么下酒菜,就去伙房準備了幾樣小菜,端了上去。
“謝謝。給你添麻煩了。”趙曉峰向徐連翹表示感謝。
“麼事。都是最簡單的菜,就是我水平不行,不知道您吃不吃得慣。”徐連翹說。
“哎呀,翹翹,你就別謙虛哩!咱這十里八鄉(xiāng)的,誰不知道你做飯好吃!”胡冠軍插言說。
趙曉峰低頭看著桌上青翠欲滴的山野菜、時令菜,金黃的炒雞蛋,鮮嫩的五香羊肉,不禁食指大動。這些菜雖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每一盤菜都很有特色,尤其是在顏色搭配和擺盤方面的表現(xiàn),無不讓人眼前一亮。
他豎起大拇指夸贊說:“看這顏色就想吃哩!”
徐連翹笑了笑。
“你叫……翹翹?鳳凰村現(xiàn)任村支書?你伯是……徐振江?”趙曉峰看著徐連翹。
徐連翹點點頭,“是哩。”
趙曉峰多看了徐連翹一會兒,他指著身邊的空位,邀請說:“翹翹,你來,坐這里。”
徐連翹看了看趙曉峰與趙鈺之間的空位,猶豫著說:“不合適吧。我坐這里就好了。”
她指著面前的空位。
趙曉峰卻拍拍椅子,態(tài)度堅決,“坐這!等下,我找你問點事情。”
趙鈺在一邊扯了扯徐連翹的襯衫衣擺,“叫你坐你就坐。”
徐連翹不好再推辭,走過去,坐在兩父子之間。
趙曉峰拿起一雙干凈筷子遞給徐連翹,“吃吧,忙活半天,肯定餓壞了。”
徐連翹接過筷子說了聲謝謝。
趙曉峰左右張望了一下,“那個年輕人呢?”
“您是說小廣麼?徐小廣。”徐連翹接話說。
“啊,對,小廣。他見我在鎮(zhèn)上雇不到車,就主動找我搭話提出要送我一程,見我拎著東西,他還把我送過吊橋,一直送到這里。可就是他那輛摩托車太舊了,這一路上把我顛得啊是暈三倒四的,老骨頭都要碎了。不過小廣的行為值得提倡表揚,他這么小的年紀就知道幫助人,做好事不求回報,真是個好娃子啊!”
做好事不求回報?
好娃子?
若是趙曉峰知曉他口中的好娃子徐小廣是個整日里泡網(wǎng)吧、打游戲,又時不時的逮著趙曉峰這樣的外鄉(xiāng)人騙路費的渾小子,他還能笑得出來嗎?
怪不得徐小廣聽到趙鈺喊趙曉峰爸的時候,臉唰一下就變了。就連徐連翹喊他喝羊湯,他也不理,撒丫子就跑了。
這小子。
原來是做了虧心事呀。
徐連翹笑著搖搖頭,沒有拆穿“好娃子”的真相,只說小廣累了,回家睡覺去了。趙曉峰還挺遺憾,讓趙鈺回頭帶他去小廣家當面致謝。
趙鈺也是忍俊不禁,他輕輕咳了兩聲,提醒趙曉峰,“爸,開始吧。三叔和書記還等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