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書寓地下室,妙玉把兩幅《江山美人圖》掛到了墻上。
然后拿起毛筆,在圖上方的墻面上,分別寫上“二十一”、“二十二”的字樣。表示這是第二十一幅和第二十二幅《江山美人圖》。
在前面的墻面上,已經掛了20幅《江山美人圖》。
“墨玉,這兩幅圖從何處而來?”
問話的人三十幾歲模樣,妝容精致,頗有些書香氣。
她就是翠微書寓的東家和鴇母玉笛。
玉笛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東平王穆海青的侍妾。
寬泛地說,玉笛也勉強是妙玉的母親,但是不是象蜜黛姑娘說的那樣,是親生母親。
之所以對外宣稱是親生母親,為的是掩蓋妙玉的身份。
第一代東平郡王穆蒔,跟賈府是世交。
榮國府榮禧堂的對聯,就是穆蒔所書。
穆海青是第三代東平郡王,妙玉就是穆海清的嫡生女兒。
在兩年前的皇位爭奪大戰中,穆海清站在太上皇一邊,支持義忠親王上位失敗,夫婦兩人都被當今皇上賜死。
結局跟薛寶釵的父親薛逸晨和薛科的父親薛逸榕基本上相同。
所不同的是,薛逸晨兄弟自盡之后,皇上放過了他們全家,罪不及家人。
東平郡王穆海青就沒有這么好運氣,他和王妃被殺之后,穆家所有男人都流放充軍,只放過了女眷。
玉笛原本就是翠微書寓出身,是上一代鴇母送給妙玉父親東平郡王穆海清的歌姬。因為受寵,后來升為侍妾。
穆海清夫婦被殺之后,穆家家破人亡。玉笛回到翠微書寓,恰好上一代鴇母因病去世,臨終前就把翠微書寓交給了玉笛。
妙玉從小跟著她的師父,幾乎都在寺院度過。玉笛來到京城之后,跟妙玉師徒聯系上。師父去世之后,就把妙玉托付給了玉笛。
東平郡王出事之前,妙玉和師父就已經在牟尼院。后來師父不讓妙玉回江南,就是因為穆家已經出事,所以才留在京城。
上一代鴇母作為權力掮客,擁有一張廣泛的關系網。玉笛繼承了這張網絡,準備將來再傳給妙玉。
這就妙玉承認玉笛是自家人,并且承認玉笛是自己母親的主要原因。
以妙玉高冷的性情,如果不是因為這張網絡,她是羞于承認玉笛的。
妙玉仔細盯著這兩幅圖,跟其他圖比較。
“一張是從一個游方和尚手里買下來的,另一張是戶部左侍郎的公子送的。”
“這位公子是否對你有意?”
“這種人多了,不過都是輕浮浪子而已。這張圖,想來也不是真的。否則的話,怎么會輕易送給我?一張假圖就想覬覦我,想得也太美了。”
妙玉表面上高冷,但是在牟尼院的時候,卻跟很多權貴子弟交往,只是外人不知道罷了。
交往的目的,就是想獲得《江山美人圖》的信息。
這22張圖,其中12張玉笛是搜羅來的。另外10張,都是妙玉弄回來的。
他們搜羅《江山美人圖》的目的,自然也是獲得太祖寶藏。得到寶藏的目的,就是復仇——向當今皇帝復仇。
“22幅圖,每一幅都不同。到底哪一幅是真的,或者沒有一張是真的?真圖到底是什么樣子,有沒有人見過?”
妙玉抓著頭發,恨不得薅下來。
“如今眾說紛紜,市面上到處都是《江山美人圖》,但是都看不出來有何異常之處。這么多年了,從未聽說誰得到過真圖,更沒人見過太祖寶藏。我都懷疑到底有沒有這些東西?”
“既然父王都說有,想必一定有,當初父王就沒有跟母親說的詳細一些么?”
“就是我跟你說的那些,可能跟四王八公有關。不過,這么多年,其他人似乎也沒有什么進展。”
“唉,如今的四王八公,已經跟往昔不同,各有各的心思。便是得到些什么,也不會跟別人說。恨不得自己藏著掖著,也好獨吞。賈府那邊有什么動靜么?”
“暫時沒有其他動靜。不過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會袖手旁觀,甘于寂寞,一定也在暗中活動。庚辰之變之后,賈敬辭官,說是在玄真觀一心修道,但是一年沒幾天在觀里。曾經有人在金陵見過他,想來也是在暗中活動,尋找真正的《江山美人圖》。”
所謂庚辰之變,就是兩年前的皇位爭奪戰。
當時榮國府和寧國府雖然親近太上皇,但是在當今皇上和義忠親王之間,采取騎墻立場,兩不相幫。
當今皇上獲勝后,自然對賈家不滿。為了平息皇上的怨氣,賈家采取了兩個措施。
一是把賈元春送進宮,二是賈敬主動辭官。想借此平息皇上的不滿。
賈敬辭官之后,宣稱到玄真觀修道。除非祭祖,連家都不會,也不讓家人去探望、伺候。
如果玉笛說的是真的,那么賈敬其實也不甘寂寞,暗中積極活動,為的也是《江山美人圖》和太祖寶藏。
賈家如此,四王八公的其他人家大概也差不多。
“我要不要到賈家露面?或許在那里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據說史太君還是個念舊情的人,當初既然說了可以托庇于賈家,想必不會食言。”
玉笛沉默了一會兒,嘆了口氣。
“墨玉,這些年你一直都在空門中,什么事情都是你師父出面。你不了解世事的兇險和人心的險惡。”
“若是些尋常小事,史太君會照顧你。但是《江山美人圖》和太祖寶藏這樣的大事,無論放在哪一家,都是天大的事情,決不允許外人染指。還是等等再說,暫時不要在賈府露面。”
“也好,我就再等等。可是如此下去,也非長久之計。市面上圖雖然多,但能拿出來賣的,自然不是什么正經東西。你在那些人家那么多女兒,難道就沒有一點兒有用的線索?”
“也不能說沒有,但也都是虛無縹緲東西,沒有什么有價值的線索。”
“宮里怎么樣?我記得師父在世的的時候,曾經說過,如果真有線索的話,也可能在宮里。”
“宮里也在到處尋找,如果他們有什么線索,也不用這么多年到處查抄。”
“你說老太妃那里是否有什么線索?她可是李龍城留下的唯一親人。”
妙玉直呼太祖皇帝的姓名,可見她對太祖就沒有什么敬畏、尊重之情。
“如果真有寶藏的話,老太妃確實可能知道。但咱們能想到的事情,皇家也能想到。皇家軟禁了老太妃這么多年,如果老太妃知道的話,應該早就說出來了。”
兩人分析來,分析去,也沒什么頭緒,只好作罷。
剛剛上來,就聽得一陣特別的樂聲。
“這是什么樂曲,如此美妙,從未聽過。”
妙玉不禁說道。
兩人都通曉音律,不禁循著音樂聲走去。
“小蝶,這個琵琶曲子誰彈奏的?”
“蜜黛房里的一位公子。”
“我過去看看。”
妙玉走到俞民和蜜黛的房間,就站在門口聽。一曲終了,也不猶豫,推門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