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嶼島距離海寧大約60里左右,是一片群島中比較大的兩個島嶼。
兩個島嶼三面環抱一片海灣,因為水深,能夠阻擋風浪,形成了一個優良海港。
太祖時代,這里有三萬多居民。在這里還設立了海上巡檢司,負責海上治安,對過往商船收稅。
到了太宗時代,實行海禁政策,就把居民遷回大陸,巡檢司也被撤銷,雙嶼島成了無人之地。
遷回大陸的居民生活困難,就陸續有人又偷偷地回到了雙嶼島。
因為海禁,外國的商船不準到神州大陸港口去。但是外國對于神州的商品需求旺盛,這些商船就停靠雙嶼港。
大陸的海商們把貨物用小船運到雙嶼港,在這里跟外商交易。
這樣一來,雙嶼港就成了重要的走私集散地,日漸繁榮。
平常的時候,每天都有至少四五百艘船在雙嶼港停泊、進出。高峰的時候,每天甚至有上千艘船。島上的本地人,加上外來的商人,船員,各種服務業人員,總共有五六萬人。
天后宮、海神廟也建了起來。
佛郎機人是歐洲最早到達亞洲,并從事貿易的,有大量商人來雙嶼港交易,甚至還有人在這里常住。
佛郎機人從事海外貿易和殖民,除了經商賺錢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執著的任務——傳教。
不出意外地,佛郎機人也在雙嶼港建設了一座小教堂,試圖在這里傳教。
來自江南、浙江、福建幾個沿海省份的商人、地方豪強、海盜,以及日本、琉球等地的各方勢力,齊聚這里。
為了爭奪利益,不免就互相爭斗,傾軋。時間一久,誰的日子都不好過。于是就達成妥協,各方勢力推出代表,組成一個行會。
這個行會,負責制定規則,維護治安,處理糾紛,收取稅收,為交易提供倉儲、修船、飲食、住宿、裝卸,補給、醫療、教育等各項服務。
在外國傳教士的筆記中,這個行會被記載成市議會。行會負責文字的人員,被記載成書記官。
相應的,維護治安的,就是治安官。處理糾紛的,就是法官。甚至連天后宮和海神廟。都被他們視為教堂。
照搬他們的觀念,雙嶼港就成了自由貿易港。因為交易量在亞洲最大,當然就是亞洲最大的自由貿易港。
說是自由貿易港,其實也很有道理。因為這里不歸朝廷管轄,也不適用神州法律,基本上就是脫離神州體系的法外之地。
這么大規模的走私貿易活動,說地方官員和朝廷不知道,那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但是江南、浙江、福建各省的官員,跟走私商人、地方豪強、海盜、沿海衛所、水師等各方勢力,已經形成利益共同體,朝中還有他們的代理人。最后的結果,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俞民從錢塘縣回到金陵之后,就立刻找到張恒遠,組織船工到黃掌柜那里把船提了出來。
這艘船完工之前,張恒遠就已經組織好了駕船的船工。船下水,人上船,就順江而下,在松江府出海,來到了雙嶼港。
因為要接收新型火器,俞民親自出馬,張恒遠也放下六合隆的事務,一同前來。
吳耀宗的哥哥吳耀祖也跟著來了。他將成為這艘世界上戰斗力最強大的武裝商船上的事頭。
因為這個職務,吳耀祖在六合隆商號的地位上升,躋身最高層的掌柜行列,排位第七,人稱七掌柜。
如果加上俞民等三人,吳耀祖在俞家商業集團中,排名第十。
在吳耀祖前面的,除了俞民和六位掌柜之外,還有一位賬房總管和銀庫總管。
賬房自然是管賬目的,銀庫不僅僅管銀子、銅錢等現金,還掌管六合隆商號的所有庫房,權勢也大得很。
這艘船的綱首——船長,是俞民的另一位表哥,唐虎的唐兄,俞民二舅的兒子唐豹。
唐豹以前在水師當小旗,從七品,因為得罪了上司被罷官。既懂航海,也懂水戰,是很合適的船長人選。
這艘船的名字,俞民命名為玉兔號。
名字很低調,溫和,但是武備充足,火力強大,很有欺騙性。
雙嶼港的規則,簡單直接。只要有泊位,交了錢就進港停泊。
收錢的小船過來,吳耀祖交了錢,小船就充當引水船,引導玉兔號停靠。
俞民和吳耀祖上岸,在客棧找到李志高,交了銀票,結賬之后,就到庫房驗貨。
“行了,裝船吧。”
俞民說道。
“來人,裝船。”
一幫人就進來,有的裝車,有的扛箱子。
大炮太重,但是有輪子,炮身封著箱子。就三個人一組,一個人在前面拉繩子,兩個在后面推。
棧橋早已經搭好,貨物上了船,就在唐豹的指揮下,分派到各處。
裝貨有人照應,俞民則跟李志高在碼頭邊上的茶攤喝茶。
“說句實在話,我這批槍炮,曾經找了好幾個買主。可惜他們都嫌太貴,沒人愿意要。只有花老弟有眼光,有魄力,才敢拍板買下來。令人敬佩。”
“哈哈哈,好貨價錢自然高嘛。雖然花錢多,但是收益也大。有了這些槍炮,從此就不再怕海盜。走遍四海,也無所畏懼。”
“如果僅僅用于自衛,未免有些暴殄天物。”
“我也打算到身毒、古里、木骨都束,甚至西洋去游弋一番。若是遇到什么香料船,伊比利亞寶船什么的,不妨試試槍炮的威力。”
李志高略為一愣,隨即平靜。
“老弟知道伊比利亞寶船?”
“聽說過,我12歲的時候,就跟著自己家的船去過身毒沿海。每到一處,就喜歡找世界各地的船員聊天,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
知道伊比利亞寶船,就應該知道美洲和歐洲的事情。如此有世界眼光的人,神州倒是沒有幾個。’
原來他還有這個背景,難怪才18歲,就敢做出如此重大決定,
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花老弟做事爽快,希望今后還能打交道。”
“那是當然,你的人在我的船上,咱們不就是打交道么。”
“哈哈哈,我怎么忘了這茬兒呢。為了感謝你對我支持,我決定送老弟點兒禮物。”
“約定好的,談不上支持。重禮不必,一點兒小禮物,留個念想,我愿意收下。”
“也不是什么大禮,那天試炮的地方還記得么?”
“記得啊。”
“那門炮留在那里,還有50來發炮彈,10支步槍和子彈,都送給老弟了。”
“還真是個大禮,我收下了,謝謝李兄。放心,你的兩個人在我這里,絕不會受委屈。”
“如此最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