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完貨,李志高的兩個人上船,玉兔號就啟程離開雙嶼港。
李志高的兩個人,一個叫莫為上。他就是那天試炮的人,在船上也主要負責火炮的事務。
另一個人叫葛玉田,主要負責步槍的事務。
玉兔號此行的目的,是舟山。
雖然江南走私猖獗,已經是個公開秘密。但畢竟不是合法生意。俞家這樣的大船,本身就不合法,明晃晃地到大陸港口去停泊,就等于公開向官府挑釁。
稍微有些理智的人,都不會這么做。
正確的做法是,在雙嶼港或者舟山這樣的外島,建立一個據點,設立倉庫。用小船來回轉運貨物。
這也是海商們的普遍做法。
俞家就在舟山的一個叫做玉蘭島的小島上,設立了一個外海基地。
玉蘭島不太大,但是沒有別人,只有俞家的中轉倉庫在這里。
首先向大陸方向行駛,到了距離海岸線七八里地方,再沿著海岸線南行。
這么走,是沿著熟悉的傳統航路行駛,也是便于觀察岸上的參照物。
海上航行,尤其是這個時代的遠洋航行,由于導航能力落后,掌握并且熟悉航路非常重要。
大海一望無際,看起來都是水。但是表面的平靜之下,水下的情況卻非常復雜。
海底地形復雜,水文情況變化莫測,很多地方有暗礁……。如果不熟悉航路,很容易發生海難事故。
為了逃避打擊,海盜經常跑到陌生海域躲避。在這種躲避中,客觀上開辟了新的航路。
從這個角度來說,海盜對于開辟航路是有貢獻的。
天黑了,開始掛燈,船頭一盞,船尾一盞。這是為了夜間航行的時候,顯示船的位置,讓其他的船知道這里有船,防止相撞。
盡管撞船的幾率不大,但是仍然出現過這種事故。
船在夜間也可以航線。
白天導航,近海處看海岸的參照物,遠海處看太陽,晚上則看星辰。
從宋代開始,指南針應用于導航。指南針經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如今已經基本上在全世界應用。
有了指南針和羅盤,無論白天晚上,都可以航線。
除了在淺水處錨泊或者停在港口,其實船在海上想停下來并非易事。
深水處,船錨都不夠長,不能抓地。由于風和洋流在動,船也停不下來。如果是逆水行舟,不前進,就應了不進則退那句話。
此前一直忙碌,沒有時間做飯。行駛一段時間之后,才開始做飯。
船都是木質的,上面經常裝滿各種貨物,所以防火特別重要。
為了安全,大船一般都不在船上用火做飯。
解決的方法,是在船尾拖一條小船,上面儲備淡水、煤、柴、食材等物質。廚子們平常也呆上面,就在那里做飯,做好之后吊到大船上來。
俞民跟張恒遠、唐豹、吳耀祖、莫為上、葛玉田幾人一起吃飯,就說起玉兔號的第一次遠航生意。
“玉兔號的第一次航行,就是去歐洲。去英格蘭、伊比利亞和佛郎機這幾個國家。”
“歐洲在什么地方?從來沒聽說過。”
這超出了唐豹的認知。
“是啊,歐洲在哪里?咱們的船似乎沒去過那里。”
這也超出了吳耀祖的認知。
此前俞民給張恒遠普及過知識,看過地圖,雖然沒有說話,但是第一次遠航,就直接到歐洲,還是讓他感到意外。
倒是莫為上和葛玉田聽了,無動于衷。或者是事不關己,或者是不感到意外,似乎胸有成竹。
俞民拿出了兩張圖,一張是世界地圖,一張是航海圖。開始給眾人講解。
這都是他自己繪制的地圖。
對于這兩張圖,其他人都很好奇。但是莫為上和葛玉田似乎比較平靜,沒有什么驚奇的感覺。
“咱們早晚要去歐洲的,晚去不如早去。其實咱們現在去,已經晚了。因為太祖時代,早就有人去過那里。只是因為后世子孫沒出息,才一代不如一代。”
“第一筆生意,就是運送茶葉。從現在開始籌集茶葉,爭取兩三個月之內起航。茶葉的海上防潮問題,張大掌柜已經解決,你們不用擔心。”
“何時解決的?怎么解決的?”
吳耀祖急忙問道。
“還在試驗,其實是二少爺的主意,我覺得能成。”
張恒遠接過話題,就是不讓吳耀祖再談論茶葉防潮問題。
石灰防潮法如果成功,就是六合隆的一個殺手锏。在莫為上和葛玉田這樣的外人面前,是不適合談論這個問題的。
從這一點看,吳耀祖作為七掌柜,還欠缺火候,需要歷練。
接下來,俞民主要談安全問題。
“航行安全,我就不多說了。到了陌生航線,盡量雇當地的領航員和通譯,不要省這幾個錢。這會為咱們減少很多麻煩。”
“補給的時候,不要忘了水果和蔬菜,這是咱們六合隆一直的傳統。”
這一點,自然是為了預防海上長期航行出現敗血癥。俞民穿越后,一直是這么做的。
目前其他人還不了解這個秘密,所以遠洋航行,船員的死亡率很高,一般達三分之一左右。
自從俞民做了這個規定之后,六合隆商號的船員的死亡率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很多人都想知道俞家的訣竅。
“最要緊的是,遇到那些歐洲和阿拉伯船的時候,千萬不要有仁慈之心。他們如果不挑釁,不進攻就罷了,一旦他們有什么不友好的舉動,就要堅決還擊,往死了打,全部、干凈、徹底地消滅他們。能不留活口,就絕不留活口。”
“為什么這么做?很簡單,他們都是強盜。即使商船,也隨時都能變成海盜。他們比韃靼人還要兇殘,野蠻,還要壞。切記,千萬不要有婦人之仁。”
“因為那些人跟咱們不一樣,跟他們講什么仁義禮智信,那就是對牛彈琴。”
“簡單地說,拿他們當畜生禽獸就行。”
莫為上一語概括。
俞民抬頭看看莫為上。
“莫兄了解他們?”
“不瞞二少爺說,我倆都跟他們打過交道。我懂得英格蘭話,葛老弟懂伊比利亞話和佛郎機話。對于那些歐洲人的兇殘和野蠻,了解很多。”
“二少爺說得對,如果在海上跟他們相遇,絕不能手軟。咱們神州人這一套,在他們眼里就是傻子,就是軟弱可欺。那些人,都是欺軟怕硬的家伙,把他們打死,、打老實,才是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