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為上說完,葛玉田也補充道:“咱們神州人總是相信圣人那一套,在那些歐洲人面前,確實容易吃虧。我和莫兄會時常提醒他們,二少爺不必擔心。”
俞民大為寬慰。
在跟那些歐洲冒險商人、海盜、甚至一般船員打交道中,他最為擔心的,就是吳耀祖、唐豹這些人受什么圣人之道,禮教禮儀,王道教化,先禮后兵之類的迂腐道德束縛,拿這一套用在只相信叢林法則的歐洲人身上。
如果真的那樣做,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那就拜托二位,時常給他們講講那些人的秉性,別讓他們吃虧。”
俞民轉向吳耀祖和唐豹,臉色異常嚴肅。
“你們給我牢牢地記住,那些西洋人都是強盜。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吃虧是福,什么仁義之師,這些道理,他們根本不懂,也不認。他們只認誰的拳頭大誰有理,懂了么?”
“懂了。”
吃完飯,幾個人回去,俞民把張恒遠又找了回來。
“大掌柜,對于去歐洲,你有何見解?有話就直說,不要顧忌我的想法。”
“我也反復考慮過,要想把生意做大,這一步就必須走。如今有了新式槍炮,也可以去了。相信不會吃虧。”
“只是有一點,這回買船、買槍炮花了不少錢,你在京城的工程,也要不少錢。一船茶葉要不少銀子。六合號雖然回來了,但賺的錢跟以前差不多,加上這個錢,也還不夠。”
“你想了什么辦法?”
“倒是想了個辦法。”
“什么辦法?”
“一部分照常收購,照價給錢。一部分賒銷,但是價錢高一些。”
“那些茶商會同意么?”
“一部分人會同意,如果咱們把六合隆商號抵押給他們,我想他們會同意。”
“那就抵押給他們。”
“如此一來,咱們可就沒有退路了。”
“那就孤注一擲,我想會成功的。不過,籌那么多茶葉,也不是個把月就能籌齊的。若是我京城工程進展順利,就趕回來,我親自帶船跑一趟。”
“咦,對啊。若是三個月能做完工程,回來正好趕上風向變了。或許真的能行。”
“我盡力去做,爭取回來。”
現在還不到七月,距離十月中旬季風轉向,還有三個半月時間。如果抓緊時間完成工程,時間上還來得及。
“少爺能親自去,這是最好的。唐豹和吳耀祖都沒去過那里,我總是有點擔心。”
“那就這樣定了,玉兔號那么大,沒準我還能從京城拉幾個人帶貨一塊出去呢。”
“這倒也是個辦法,不過選些什么貨,就要謹慎些。”
“這個我自有主意。找你來,是為了另一件事情。你選兩個膽大心細,機靈可靠,識文斷字的人,讓他們這回跟著玉兔號一起出海。出去之后,就讓他們留在海外,充當探子。”
俞民的計劃,是建立海外的情報系統。
這個情報系統的任務,一是搜集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歷史、地里等各方面的情報。包括了解地形,地勢、交通情況,繪制地圖等信息。
二是搜集商業情報,為六合隆的生意服務。
其中就包括掌握南洋的香料船只信息,大西洋上的伊比利亞寶船信息,為玉兔號襲擊這些船只,提供情報。
如果沒有準確的情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這些船,并非易事。
三是在各地收買情報,甚至發展當地人作為間諜,收買有勢力、有用處的人和勢力。
“不過他們沒有做過這些事情,需要訓練一下。屆時,我在船上可以訓練他們。”
“這個主意不錯。不過,二少爺既然打定了主意,為何不盡早訓練?反正京城的工程也需要人,不如就讓他們跟你去京城,一邊訓練他們,一邊給你當助手,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
“是啊,我怎么就沒想到呢。就聽你的,就這么辦了。還有一事,要跟你商議一下。”
“二少爺盡管說。”
“如今咱們的根基在金陵,做的也大多是走私生意,面向的主要是南洋,接下來要面向西洋。”
“神雀皇帝已經繼位兩年,因為皇位不穩,一直沒有什么大動靜。為了鞏固皇位,他一定會做一些大事,鏟除異己。”
“金陵,南直隸,江浙一帶的勢力,大多跟太上皇比較親近。東南賦稅和漕運,乃是朝廷命脈,不掌握在皇上手里,而是在太上皇手里,你說皇上會甘心么?”
張恒遠不禁心里一凜。
“對啊,二少爺所言極是。難道說皇上會對這里下手?”
“嘿嘿,江浙福建,走私猖獗,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雙嶼港那里,儼然法外之地。這一帶的地方豪強,富可敵國。皇上會不知道?”
“反觀北方,邊患重重,災害頻仍,流民遍地,烽煙四起。這里走私,又是非法生意。”
“所謂的倭寇,其實不多,大多的地方豪強和海盜們假扮的,借以欺上瞞下。如果我是皇上,就用打擊走私,平定倭寇的名義,整頓官場,絞殺地方豪強,剿滅雙嶼港。”
“殺他個血流成河,換了官員,順便抄家,那錢可就都是我的。那該有多少錢啊,想想就叫人睡不著覺。皇上會不惦記這些錢?朝廷如今可是很缺錢啊。”
張恒遠不禁恍然大悟。
是啊,這就是皇上一念之間的事情。神州的軍隊打韃靼不行,但是收拾江南、閩浙、南直隸,還綽綽有余。
“二少爺,還真是這樣,我想皇上早晚會下手的。二少爺既然看到了,可有什么謀劃?”
俞民攤開地圖,手指點在遼東半島的位子。
“這里,遼東。”
張恒遠低下頭,仔細看了一會兒。
“那里時常有韃靼人出沒,還有女真野人。雖然有漢人,但是神州軍隊已經難以控制那里,成了雙方拉鋸緩沖之地。那里生意雖然會有,但是不會太大。”
神州的北方防線,從西邊的甘肅鎮,一直到東邊的遼東鎮。
雖然有長城等防御工事,但是邊軍怯戰,很少進行野戰,大多時候都龜縮在城堡固守。
這樣一來,不僅防線外面成了韃靼的游牧之地,韃靼還經常突破邊墻,或者繞路攻入內地。
俞民選的遼東,就屬于這種地方。
“那可不一定。便是雙方拉鋸之地,只要有人,就有生意可做。咱們的生意不以陸地為主,海外生意是咱們的強項,便是到了遼東,也仍然要以海外貿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