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民回到自己屋里,就找來周三,說了紡紗廠的地方和親事的事情。
“你在這里沒有長輩,也沒關系。葉小姐說這里有個黃長老,也是秀才出身,以前給知府當師爺。你認他當義父,他就是你長輩,也沒有辱沒了你。”
“老家那里,就有合適的女子。到了那里之后,你看上哪一個就找人提親……。”
“好好好,我一定好好看看。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到了那里一定好好干。”
“活兒當然要干好,娶親也不能耽誤。我給你留下一百兩銀票,這是白給你的,不用你還。你就用這個錢辦喜事,當彩禮……。”
“嘿嘿,我娶親,怎么好叫你拿錢?”
“錢是小事兒,把事兒做好了,就是對我的報答。”
“二少爺放心,我絕不給你丟臉。”
“嗯,便是將來不在這里做,回到家里,你也不用擔心。到時候就說我出面給你張羅的婚事。我大小也是個秀才,祖上也是從四品,也沒辱沒了你家。你父母知道,也不會責怪你。”
五品以上就是高級官員,從四品的高官后代給一個工匠張羅婚事,那是看得起他。等級社會,就認這個。
“二少爺,不用這么麻煩。我一個窮小子出來,過幾年帶著錢,領著娘子,抱著孩子回家,那就是本事,是衣錦還鄉啊。給家里省了娶親的錢,爹娘高興還來不及呢,哪里還會責怪我?”
“便是左鄰右舍,也只有羨慕的份兒,誰還會風言風語的?”
也是啊,這是草根翻身的勵志典型,我的擔心真的多余。
俞民在周三身上舍得花錢,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在這里安心工作,還有長遠打算。
葉培林的紡紗廠,僅僅是一個實驗項目。
在這里取得的經驗,將來要帶到遼東去。在那里建設大型紡紗廠和織布廠,才是俞民的目標。
周三和這里的第一批工人,將來要作為主要技術骨干,在遼東發揮作用。
“你看看,沒出息的樣子。娶個娘子,就高興成這樣。將來怎么做大事?”
“二少爺,你的意思是……。”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難道你就不想更有出息,將來光宗耀祖么?”
“當然想,可是……。”
“不用可是,想出息,就好好干。還有,你念過私塾吧?”
“斷斷續續的,倒也念過兩年。”
“老家那里有識字的,到時候找個先生,好好讀書,學習算術。想做大事,不識字,不會算數可不行。”
“你若是能在這上面有長進,一兩年之后,有大事兒給你干,有這個志氣么?”
“有。”
“光說不練可不行,到時候我要親自考較的。”
“我一定好好學。”
這就對了,若是文化水平跟上去,將來成為一個紡織工業大臣、部長什么的,也是有可能的。
第二天,德州的車夫們啟程回家。
辰時三刻,方長友帶著人從老家過來,準備搬運貨物。
第一批訓練的20個人都來了,俞民一看這些人,就知道葉培林沒說假話,這些人確實進行了扎扎實實的訓練。
走起路來堅定有力,步幅均勻,身體挺直。不像以前那樣,彎腰弓背,松松垮垮的樣子。
整個人精氣神兒變了,眼神兒也明亮了許多。
這就是訓練的結果。
“不錯,方長友,看來你們沒少下功夫。”
“李公子交代下來,小姐也時常督促,不敢懈怠。”
“聽小姐說,其他人也開始訓練,進展如何?”
“開始的時候自然不順,但是堅持下去,漸漸就上路了。只要肯吃苦,就都能練好。若是李公子能在這里多待些時日,就能見到結果。”
“沒有時間啊。不過,也不用我在這里,你們練得就很好。便是我訓練,也未必趕得上你們。”
“不敢,不敢,李公子是我們先生。”
“先生又怎么樣?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才正理嘛。”
俞民有一個優點,比較善于跟人溝通。三教九流,都找到共同話題。
聊了一會兒,眾人扛箱子的,背麻包的,就啟程前往老家。
木材加工,還是一個比較費事的事情。加工竹材就省事的多。
所以,不僅箱子是用竹子做的,就連紡紗機的配件,也有不少是用竹子做的。
布匹本身價錢就貴,棉花的包裝用的是麻袋,是從身毒國走私過來的長絨棉。甚至在還有從非洲過來的長絨棉。
這個時候的國際貿易,實際上遠遠比俞民前世從歷史書上了解到的興盛。說現在已經形成了世界性的國際貿易體系,也并不夸張。
即使是神州如今衰弱,還實行海禁政策,神州也處于國際貿易價值鏈的頂端。
在偏僻的槐樹里面,即將開工的紡紗廠,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之一。同樣先進的,還有薛家金陵老宅中的紡紗廠。
不顧眾人的勸阻,俞民也扛了一個箱子。
別人以為他是個書生,只是一時興起,扛不了多遠。
事實證明,他們都錯了。
這個眾人之中力氣最大的人,走起來輕輕飄飄,連粗氣都不喘一口。就連葉培林都感非常奇怪,根本想不到俞民會有這么大的力氣。
大半個時辰之后,抵達了老家營地。
俞民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周圍的樹砍了一圈兒,清理出了隔離帶。
這證明葉培林接受了他的建議,并且付諸實施。
這位大小姐,還真是從善如流,心胸還是有的。
東西安置的差不多之后,葉培林就讓方長友安排第一批隊列訓練的人,進行一次訓練。說是讓俞民指教,實際上是展現一下訓練成果。
“確實不錯,已經超過我的預期。”
見俞民這樣說,葉培林松了口氣。
“如此就好,我也可以給你一個交代了。”
這里已經準備了飯菜,雖然簡單,但是量大管飽。
這還是俞民上次給葉培林留下那些銀子的功勞。
葉培林的經濟狀況雖然逐漸好轉,但是要想實現盈余,還有一段路要走。紡紗廠開工,將大大促進她經濟狀況的好轉。’
吃過飯之后,移俞民交代周三幾句,就跟葉培林返回,前往吳橋縣。他要在那里,幫助葉培林整頓精簡隊伍。
這是個得罪人的差事,俞民已經做好了殺人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