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的班主任是個年輕的80后教師,教學經驗不是很豐富的她,因為學校缺初中老師,把她從小學部調過來,其實她畢業來,也就帶過一屆小學畢業而已,還是從三年級開始帶的,沒想到帶的第一屆初中,是她人生最失敗的一個經歷,這也是后來她親口對學生講的。
這時候阿敏正投入到一系列的散文作品中,圖書室借的《領悟》這一系列下來有十幾二十幾本吧,文字優美,老師在臺上講課,阿敏在臺下饒有興致的翻看著,看到文字優美的句子還會摘抄出來認真感受背誦,誰料被班主任發現了,班主任是個性格不錯的女子,也就提醒了一下,“在上語文課呢,你不看課本看到哪里去了。”聲音很輕柔。不說工作能力什么的,她性格還是不錯的,阿敏瞬間收斂起來,投入課堂中。班主任見學生這么給面子,也就不再繼續糾纏。
好不容易挨到下課,又三兩成群組隊去上廁所,去上廁所都是要人組隊的,一個人很少有人去,廁所離教學樓很遠,人多的話,就爬到四樓宿舍區,可是一整棟宿舍四層樓,一般連水都都沒有。水龍頭基本擺設,水壓不夠,很少時候有水能上去,平時洗澡都要從飯堂那邊抬水洗澡刷牙等,偶爾半夜水量沖上來了才有點水,而且還是公共的區域,一般搶不到位置洗澡,只能利用中午或者晚上的時間,下午的時間太短了,根本不夠用,這導致后來阿敏跟幾個不太喜歡爭執的同學晚上逃課或者半夜等人少了才去洗澡,天冷的時候連熱水都沒有,真的很難想象,那些日子是怎么度過的,住宿的條件是三年級家里較遠的基本都會選擇住宿了。
“嘻嘻,剛剛看課外書被老方捉到的感覺如何?”班主任姓方,裴秀蘭有點好奇的問。
“剛剛太投入了,都沒注意她走下來哦,還好沒說什么。”也是,其實就算班主任怎么說,也就說幾句,或者叫到辦公室再說幾句而已,也無關痛癢,可惜的是那時候的農村學校,教育水平很低,加之學生的自主性不夠,看身邊的人讀完初中就出去打工掙錢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懂讀書的意義在哪里,連上高中的想法都沒有,更別說大學了,家長丟小孩去學校也沒什么時間管了,只能外出掙錢,不去掙錢的話,靠家里那一兩畝地怕是能餓死,阿敏的父母就是如此,加上沒什么文化,也不太會教導,所以論一個人是否能成才,自己的自發性,跟環境都占了十分重要的比重,一樣都不占的,或許就像某些同齡人那樣,初中沒畢業就被黃毛小伙忽悠結婚,或者初中一畢業就跑去打工了,結果也無其它,外面那些工廠還不都是一些不學無術的小孩出去的,打工也是不夠認真的,打架斗毆偷東西應該都是常事。這事很快就過去。
阿敏在學校越發的荒唐,逃課、上課看課外書、成績下滑等等,慢慢的傳到了十里八鄉,因為地方小,很多大人們都互相認識,新聞傳播得相當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