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不行,太素了。”
“這件也不行,配不上你的氣質。”
“這件......還湊合......愣著干嘛啊?試一下啊。”
按照習俗,唐蘇須得在訂婚后的第二天去男方家中拜訪。
一大清早,她人還在夢中,就被嫂子和親媽從床上薅了起來。嫂子負責盯著她化妝,老媽負責幫她選衣服,老爸和哥哥負責備禮品,就連家里的小朋友唐音音都給安排了活兒:看弟弟。
而,她,唐蘇,就是一尊沒有靈魂的試衣服機器。
不好,換。
不合適,換。
與氣質不符,換。
與今天的妝容不搭,換。
反正就是在不停地穿,脫,穿,脫之間自由穿梭。
“當當”
“進。”
門從外面被人推開,唐蘇轉過頭去,看到穿著一身墨綠色大衣的姚思恩。
“媽,嫂子。”
他喊她的媽媽為媽媽,他喊她的嫂子為嫂子......懵懵懂懂了這么多天,終于更加真切、更加深刻、更加直觀的落實了“她訂婚了”這一事實。
“思恩來了?正好,你幫著給蘇蘇挑件外套。我們先出去了。”
穿著墨綠色大衣的姚思恩,清冷出塵。黑色的西褲,黑色的皮鞋,一副金絲框的眼鏡,眼鏡盯著她看的時候,還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臉紅心跳。
這人,怎么可以長得這么勾人。
這人,怎么可以打扮的這般出挑。
哪里像是三十多歲的老男人啊。
唐蘇穿一件黑色針織毛衣,淡藍色的牛仔褲勾勒出纖細的身條。
床上擺了幾件外套,長短不一,薄厚難辨。姚思恩走近后,選了件白色的中式斜襟盤扣羽絨服,襯著她的烏木發簪,別有幾分雅致清韻自然流露。
“怎么感覺,訂了婚,你對我反而更有距離感了?”姚思恩伸展開衣服伺候她穿上,纖細骨感的手指幫她系盤口的時候,輕飄飄的說了這么一句。
“太突然了,還沒適應呢。”
“走吧。”
“嗯。”
從最初在一起的時候就期待著,有一天可以和他并肩而行。從在一起的第一天就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光明正大的挽著他的衣袖,被他介紹給朋友,也盼望著,可以把他介紹給自己的朋友。
當,和他一起走出家門。
當,看到父母兄嫂站在車窗外沖他們揮手。
當,他的車子匯入主干道,而后視鏡中已然可以看到家人的身影。
當,沐浴著初春的第一縷陽光。
當,過往的,熟悉的,陌生的一切都在呈現出一種倒退的姿態。
她才終于清晰的、深刻的有了一種真實感。
她如愿的和他訂下婚約,簽了婚書。他家里下過聘,他登門求過親。
車子越過大半個城市,最終在郁郁蔥蔥的師院家屬樓下,靠邊停放。
他開了后備箱,她幫著取出家里人備的禮。
“二嫂,你別動了,我來就行。”黃錦承風風火火的自樓上下來,簡簡單單的居家服,套著嶄新的圍裙。
看來,今天是來做伙夫來了。
對于師院的家屬樓,談不上陌生,卻又不是十分的熟悉。
說起來,這座老樓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了。樓層不高,總共五層。以前從不覺得破舊落敗的地方,現如今,墻體斑駁,墻皮脫落......每踏上一階臺階,心里就多一層對往昔學生時代的感慨。
而,住在這里的老師和教授們之所以不愿意搬離,大多是因為,對最初的這座家屬樓有著非同尋常的感情,和與眾不同的情節吧?
“爸,媽,大哥,大嫂,瑞陽。”一一叫了人,然后在一大家子的溫暖笑意之中,坐在老式的布藝沙發上。
“思恩說你包餃子可厲害了,給我們露兩手看看?”大嫂梁平雙手沾著面粉,
白凈富態的圓臉上滿是笑意,就這么溫柔的調侃著她。
“對,咱們家可不興新媳婦上門遠離庖廚這一套啊。大家在一起樂呵呵的為了同一件事情而努力,也是一種幸福嘛。”
“嗯,是。大嫂說的對。”
唐蘇脫下羽絨服,挽起袖子剛要下手和面,齊老師這邊就遞過來兩個鼓鼓囊囊的大紅包。
“新媳婦第一次上門,公公婆婆的見面禮。”
“喏,嫂子的見面禮。”
“雖然我是弟妹,但是我也準備了一份見面禮。”
圍在茶幾邊上的四個女人,年紀不同,風姿不同,笑容卻神一般的同步且形似。大概,這就是人家所謂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相似和雷同吧?
“謝謝媽媽,謝謝大嫂,謝謝弟妹。”
“哎,明明你才是年紀最小的,在家里反倒是你成了嫂子。”林瑞陽孕肚明顯,胖了一圈的她到時比之前清瘦時更為惹人眼球。
“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這陣子沒再被痛經折磨了吧?”
唐蘇只顧著認真的看大嫂搟餃子皮,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在和她講話。
“嗯,請郭老爺子幫忙開的藥,好多了。”
“打算什么時候結婚啊?”
這大嫂莫不是姚思恩父母的代言人?
“我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跟你說,盡量還是等調理好了再要孩子。爸媽和思恩都不急。”
眼看著唐蘇臉色越發紅潤,梁平搟起餃子皮來更起勁兒了。
唐蘇自己個兒囧了半天,突然發現,自己這是被嫂子給調侃了。
“大嫂就是喜歡和我們開玩笑。我剛和錦承訂婚那會兒,大嫂也是這么打趣我的。”林瑞陽包的餃子如同她的人一般,細長的柳條形。再看這一案板的餃子,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這一堆一堆的下到鍋里,應該也是各有所長,各自綻放的吧?
“唐蘇。”
“誒,齊......媽。”喊齊老師喊習慣了,突然之間老師變身成為婆婆媽,確實不太習慣呀。
“回頭你和思恩商量一下,看看用哪套房子做婚房。春天的時候找設計公司做好了設計,以后隨時都能住。”
“嗯,好。”
“對了,你和思恩分割兩地,誰來回折騰都不是長久之計。我和你爸爸年輕的時候沒少分居,這滋味兒啊我是受夠了。你們看看,想個什么樣辦法折中一下?”
“有機會的話,我會考回來的。正好家里人也都在這邊......”
從未曾想過會有這樣一天,和他家里的人聚在一處。男士們在廚房忙活,女士們坐在客廳
包著餃子,拉著家常。
抬頭就能看到心儀的人,低頭就能看到踏實的生活。既與情愛為鄰,又與煙火相依。
姚思恩,你我之間,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