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聽了,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其中一個說道:“杜先生,不是錢的事兒。我們已經收了人家的錢,就得辦事。而且,我們的報道也不是憑空捏造。”
杜云生疑惑地問道:“不是憑空捏造?你們到底是怎么造謠的?”
這時,一個記者得意地說:“我們從柳之瑤身邊的人入手,買通了她的一個舊相識,讓他編造一些柳之瑤以前的‘黑歷史’。還找了幾個地痞流氓,讓他們在街頭巷尾散布謠言,說柳之瑤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有來往。再加上我們在報紙上添油加醋地寫,這事兒不就成了嗎?”
杜云生聽后,心中大怒,但他知道此刻發火也無濟于事。他冷冷地說:“你們這樣做,良心不會不安嗎?”
記者們卻不以為然,只是敷衍地笑了笑。
杜云生知道,和他們已經沒什么好說的了,他轉身離開,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杜云生回到劇院,將與記者談判的情況告知了柳之瑤。
柳之瑤聽聞那些關于自己的不實流言,雙眉緊鎖,眼神中透露出憤怒與堅毅。
她沒有絲毫的慌亂與無助,心中迅速盤算著應對之策,她冷靜地分析道:“云生,這些人受了小林野喜的指使,已經收了重金,絕對不會輕易放過我們。我們必須從長計議,開新聞發布會是個辦法,但我們要準備得更加充分。我們得找到證據,證明他們長期收受不法之財,這樣才能徹底揭露他們。”
于是,兩人開始踏上艱難的取證之路。
他們首先從那些小報記者的過往報道入手,仔細篩選每一篇可能存在問題的文章。
柳之瑤憑借自己在戲曲圈積累的人脈,聯系到一些曾經被這些記者惡意報道過的同行,向他們詢問是否掌握記者收受好處的線索。
其中一位老藝術家回憶起,曾聽聞有記者收了某富商的錢,故意抹黑其競爭對手的戲曲演出。但當柳之瑤和杜云生順著這條線索追查時,卻發現相關證人早已不知所蹤,顯然是被人提前安排躲了起來。
杜云生則利用自己的商業關系,調查記者背后報社的資金往來。
然而,報社賬目繁雜,且似乎有人故意做了手腳,資金流向被掩蓋得十分巧妙。他們花費了大量時間,才從一些零散的票據中發現幾筆可疑的大額資金流入,而這些資金的來源賬戶經過層層掩飾,難以直接追蹤到幕后指使者。
在調查過程中,他們還遭遇了來自各方的干擾。
時常有人在暗中跟蹤他們,試圖阻止他們繼續深挖。有一次,柳之瑤和杜云生在前往一位知情人住處的路上,突然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攔住,對方言語威脅,警告他們不要再查下去。
但柳之瑤毫不畏懼,她厲聲呵斥對方,并表示絕不會放棄。杜云生則站在柳之瑤身前,警惕地看著那些人,與他們周旋,直到他們離開。
盡管困難重重,柳之瑤和杜云生并未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