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準出去后,一位小太監進來稟報:“廣聞寺寺正劉吉慶前來求見。”
皇帝揮了揮手示意讓劉吉慶進來。廣聞寺其實是大晏朝的特務機構,下轄總部司、偵事司、糾劾司、緝捕司。其中偵事司是負責收集和刺探外部情報的機構,重點工作方向是蠕蠕和西戎。糾劾司主要負責糾察百官,防范外部諜報人員滲透。緝捕司就是負責抓捕審問的機構,也是一群武林高手聚集的地方。
廣聞寺的負責人有兩個,正常人是廣聞寺指揮使,還有一位非正常人類是太監擔任的寺正。這位劉吉慶就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公公。他今天來覲見,就是聽說蕭干城屠狼殺虎的事跡后,想找陛下要人。讓蕭干城投入廣聞寺麾下。劉吉慶見到皇帝后連忙行禮。
皇上問道:“你個老家伙身體可還好。”
劉吉慶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說道:“謝陛下隆恩,老奴還算硬朗。”
皇上又笑著問道:“老東西,你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所為何事?”
劉吉慶立刻換上一副諂媚的嘴臉,笑道:“陛下,聽說近日直隸出了一位天才打虎少年……。”
皇上立即打斷他的話,說道:“不行。”
劉吉慶嚇了一跳,這還沒說呢,皇上就猜到了,實在可怕。于是像一位受委屈的小學生一樣,站在階下,也不吭氣,認真聆聽陛下接下來的教訓。
皇上并不急著訓斥劉吉慶,只是輕輕伸手掌心向上。立刻旁邊一位宮女遞上茶盞。皇上喝完茶很是受用的樣子。卻又是一伸手。小宮女連忙遞上一條熱毛巾。皇上用熱毛巾擦了擦臉,然后又滿意點了點頭。這才悠悠地說道:“我大晏朝這么大,人才有的是。你不能總是緊著金川伯一家人用。金川伯有一個兒子就是配合你們廣聞寺抓捕蠕蠕探子,結果身受重傷,聽說可是殘疾了?”
劉吉慶連忙稱是。
皇上把小毛巾揉成一團扔給旁邊的一個小太監,說道:“你最近從兵部借了一個人。聽說此人也是金川伯的兒子,還是正牌的二甲進士出身。可有此事?”
劉吉慶臉上有點掛不住了。連忙點頭稱是。
皇上霍得一下站了起來,提高了嗓門說道:“金川伯的孫子你不能動,他是朕的外甥。他要是小小年紀出了事,我沒法和九泉之下的母后交代!”
劉吉慶此刻汗如雨下,直接撞死的心都有。這打主意竟然打到皇上外甥身上了,這不沒事找事嗎?早知道,就應該好好打聽打聽這位打虎少年的來歷。于是他扇了自己幾個耳光,又連稱該死。不過劉吉慶的腦子還在飛速運轉。他想起昨日偶遇內閣首輔金仁恕。金仁恕這老家伙當著自己面夸贊金川伯有一個孫子如何神勇,憑一己之力屠狼殺虎。他這才想著到陛下跟前要人。現在看來金仁恕這老東西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劉吉慶暗暗發狠,心想金仁恕以后別叫咱家逮到你的漏,到時候定要把你老小子攥出尿來。
皇帝一抬手說道:“算了算了,不知者不怪。你要善待金川伯家的人。現在開國勛臣健在的沒有幾個了。你可不要讓白發人送黑發人。”
劉吉慶一聽陛下這么說,頓時哭喪著臉說道:“陛下,請容老奴再稟報一事。”
皇帝不耐煩地說道:“說。”
劉吉慶咽了口唾沫說道:“陛下。金川伯在兵部的那個兒子對我說:‘茍利社稷,何惜此身!'眼下他已經深入蠕蠕境內,似乎已經和蠕蠕可汗身邊的人搭上線了。”
皇上聽后渾身一震,深受感動,問道:“金川伯的這個兒子叫什么?金川伯知道他這個兒子已經加入廣聞寺的事了嗎?”
劉吉慶繼續哭喪著臉說道:“陛下,金川伯這個兒子排行老五,也是金川伯最小的兒子,名喚蕭忠。蕭忠臨行前說千萬不要讓父母知道自己去蠕蠕境內刺探情報的事。于是我每月派人按照蕭忠的語氣給金川伯寫信,只說蕭忠調往遼東巡邊。”
皇上嘆了一口氣。蕭忠這個事已經無可挽回,如果此時將蕭忠撤回,必然引起蠕蠕那邊的警惕。只能通過給蕭忠加官,來彌補金川伯一家的犧牲和付出。于是皇帝對身邊的太監說道:“給吏部傳口諭,特晉蕭忠正五品奉議大夫。”
看著劉吉慶遠去的背影,皇上不禁長嘆:“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若我朝再多幾位金川伯,何愁蠕蠕和西戎不滅?何愁我朝不繁榮強盛?”
再說關于如何嘉獎蕭干城可就難壞了三位閣老,他們聽劉準說:“皇上已經說了,打虎秀才算是自己的表外甥,而且連說三次‘不錯'。這是嫌官小了?”
可是百戶真不小了,百戶聽著官小,但已經是正六品。知縣最高也就是從六品,朝廷六部各司的主事也才是正六品。難道給個正五品千戶不成?還是皇上覺得應該給這個秀才一個文職?不過幾位閣老和劉準又揣摩了一遍皇上的語氣,好像陛下對這個“官”字有質疑?難道不給官?好像也對,畢竟金川伯家只有這一個孫子,早晚也是要襲爵的,當不當官對他來說都沒有太大意義。
那么到底該獎賞什么呢?不入流?不可能!人家官都不稀罕做,還稀罕一個不入流?賞賜金銀珠寶?不僅俗,連朝廷的臉面都沒處擱。不知是誰突然說道:“發明旨,傳天下。嘉獎打虎秀才。”這倒是符合給天下勛貴子弟做榜樣的意思。那圣旨里也要寫賞了什么。要不然體現不出朝廷褒獎的意思。
這一件對于內閣來說并不算重要的事,竟然議了一下午。最后終于議定:賜官從七品小旗,賞穿斗牛服,下詔全國褒揚。
再說此時金川伯已經將虎皮剝下,并用各種藥材熏去了虎皮上的腥臭味,然后裝在精致的楠木箱子里交給玉州知府。知府大人趕緊用四百里加急將虎皮送給皇上,同時還附有金川伯的奏章。信中大概的意思是:臣,蕭銘坐食朝廷俸祿多年,并無功勞與朝廷。蕭家子孫替朝廷分憂,打虎殺狼為民除害純屬分內之事,并不需要額外獎賞。也不希望蕭干城小小年紀做了官,磨滅了讀書習武的志氣。
玉州城距離京師并不遠,知府派出的驛卒凌晨快馬加鞭,中途換了六次馬,到了宮門落鎖前半個時辰已經將虎皮和金川伯的奏章送入皇城。幾個太監將虎皮展開鋪在皇帝寢宮的地面上。皇帝又叫來嬪妃和皇子、皇孫們一起來看新鮮。大家都不禁嘖嘖贊嘆,各地給皇上進貢的虎皮不可計數,唯有這張虎皮之大,皮毛之精美從未見過。幾個嬪妃和皇子都想要這張虎皮,但陛下始終笑而不語。陛下最小的妹妹,年芳十五的蓬萊公主并不在意這張虎皮,只是對打虎少年十分感興趣。她得知打虎少年只是一位十五歲的年輕秀才時,不禁嘖嘖稱奇。最終這張虎皮榮幸的鋪在皇帝書房的座椅上。待眾人離開,皇帝又看了看金川伯的奏章,甚為贊許。
其實皇帝的心思是認為這個打虎秀才是可造之才,而且足夠年輕,以后可以留給自己的兒孫使用。如果上來就給一個正六品的百戶,以后蕭干城一旦再有功勞,年紀輕輕一路升遷至高位,自己的子孫就賞無可賞,無法使用。
轉天內閣將議定的結果呈送給陛下,陛下還算滿意,只是用朱筆將賜官從七品小旗改為從九品太行山巡檢,其他并沒有改。封賞蕭干城的圣旨又加了一句:“令其回家好好讀書。”
這樣圣旨主題就變成:“蕭干城為民除害有功,賜太行山巡檢,賞穿斗牛服,并下詔全國褒揚。”仍令其回家好好讀書。整個圣旨除了官給的太小以外,真是滿滿來自陛下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