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威清王派往京師打探消息的苗公公回來了。這位苗公公當年是威清王之母——林選侍身邊的小太監。林選侍被先帝圈進后,小苗太監一直負責看守。他一再放水,才沒有導致林選侍餓死。后來他又被安排跟隨威清王去了貴州。
宮中所有人都認為去貴州是個苦差事,一路上怨聲載道。只有苗公公忠心護主,一路上想盡辦法伺候王爺一家。
此時威清王與苗公公分主仆落座。王爺先是親手遞給苗公公一杯上好的香茗,這才笑道:“苗伴伴,這一路上你辛苦了。這是河南境內最好的毛尖。比咱們原來在貴州喝的毛尖要好許多。”
苗公公連忙恭敬地接過茶盞,先是輕輕抿了一口,然后一飲而盡。他一臉享受道:“謝過王爺賜茶。為王爺辦事,老奴永遠不覺得辛苦?!?/p>
兩個人都笑了起來。王爺這才問道:“兵部可有新羅方面的消息。”
苗公公神情嚴肅地搖了搖頭,方才說道:“據兵部職方司的人說,倭國的大軍已在熊津江口集結。眼下不但與蕭干城的消息斷了,山東方面準備的各種軍需物資也都無法送出?!?/p>
威清王微微一笑道:“自古無糧兵自潰。蕭干城這廝驕橫慣了,估計這回要吃個大虧。他若是敗了,以陛下對新羅女王的青睞,不但要窮治其罪,恐怕還有再次舉兵援助新羅。到時候工部又不知要采購多少木料建造戰船。
正好你回來了,就張羅咱家的幾個商號進一批上好的造船木材。到時候本王疏通工部,趁機好好賺上他一筆!過上一個肥年。”
兩個人相視猥瑣一笑。苗公公一邊把玩著手中的茶盞,一邊勸諫道:“咱家以為購買造船木材的事,還是先觀望一下的好。蕭干城此賊十分狡詐,屢屢挫敗儒儒,更是為殲滅西戎創造先機。他還是有可能力戰兩國的。”
威清王不屑的冷笑道:“蕭干城此賊從未真正作為一個方面的統帥對敵。在云州保衛戰中,他的上面有云州的知府和守備。他在西域時,上面有李承訓掌控全局。此賊不過一莽夫,根本不值一提。如今沒有李承訓的指揮調度,蕭干城難以有所作為。
再者,此賊無論是在云州還是在輪臺都是以守城見長。如今輪到他自己強攻固若金湯的泗沘城。正好讓他嘗嘗‘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的滋味?!?/p>
苗公公微微嘆息道:“的確啊。以三萬步、騎兵企圖強攻十余萬大軍防守的泗沘城勢比登天。”
威清王一揮手道:“大都督府多位將官都勸過父皇,踏平白吉藩最少需要十萬大軍??墒潜菹赂F慣了,舍不得花這些銀子,就輕信了蕭干城?!?/p>
威清王說這些話時,完全忘記自己當年推薦曹文,導致慘敗的過往。
苗公公點點頭道:“既然蕭干城已無勝算,那么老奴應當預備多少造船的木料?”
威清王志得意滿道:“多多益善!等咱們賺一個翻番,到時候拿著銀子回京收買幾個重臣,好好參上蕭干城一本。
只要蕭干城倒了,我們就安排自己人去抄他的家。到時候再掙他個盆滿缽滿!”
威清王在江東各大名城商號中大肆購買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等造船大料的消息不脛而走。一些商號得到消息迅速跟風,江東的木料頓時走高。
再說京師中位列前三的藥材商號本源堂是先帝太傅楊孚的產業。這一日楊孚之子楊祜急忙找來掌柜商議。他劈頭蓋臉問道:“咱們本源堂柜上可動用的現銀還有多少?”
掌柜想了想道:“大約還有十七、八萬兩的樣子?!?/p>
楊祜果斷說道:“先拿出十萬兩就近采購各種治療外傷的藥材。再讓藥房中的大夫抓緊時間配置金瘡藥?!?/p>
掌柜頗為驚訝,急忙規勸道:“東家,往年咱們本源堂的外傷藥一年也賣不出一萬兩銀子。配置這么多金瘡藥要是砸在手里,恐怕咱們本源堂要元氣大傷?。 ?/p>
楊祜冷笑道:“你知道什么?咱家老太爺的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最近江東布政使司傳來消息,說威清王正在當地大肆采購造船的木料?!?/p>
掌柜一臉懵逼道:“咱們又不做木材生意......?!?/p>
楊祜罵道:“蠢材。威清王是什么人?他是圣上愛子。他肯定是得知內幕消息,才大肆采購造船木料的。”
掌柜更加懵逼,問道:“啥內幕消息,需要大肆采購木材?又與我們本源堂的藥材生意有什么關系?”
楊祜不屑的看了一眼掌柜,得意的說道:“蕭干城的大軍估計是敗了。你想想蕭干城若是敗了,會帶回來多少傷兵?這些傷兵需要多少金瘡藥治療?陛下若是繼續援助新羅,又要準備多少金瘡藥?又要多少木料造多少戰船?”
掌柜此時恍然大悟,連忙伸出大拇指贊道:“東家實在是高明!小的愚不可及?!?/p>
楊祜更加得意,揮了揮手道:“好了。去辦事吧?!?/p>
本源堂大肆購買治療外傷藥材的消息不脛而走,再次引起京師地區外傷藥材大漲。
許多王公貴族也跟著迅速入場,紛紛搶購各種物資。一時間大江南北物價騰涌,什么糧食、布匹、棉花......等等物資的價格都遭到哄抬。
廣聞寺和通政司兩大衙門得到各地物價上漲的情況立刻向陛下陳奏。
圣上在寢宮中聽完二位重臣繪聲繪色有關物價上漲的匯報后,沉吟道:“眼下雖然年近歲末,但連續多年都是豐收。天下并不缺少糧??!這到底是因為什么?”
劉吉慶用慫恿的眼神看了看通政使呂大人。呂大人也不傻,雙目微暝立正站好,擺出一副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神態。
陛下于是將疑慮的眼神看向劉吉慶。劉吉慶腦門滲出一層汗水,結結巴巴道:“辦個多月前,江東地區的市場最先漲價。在一些商人中謠傳蕭干城已經戰敗。所以各大商號紛紛搶購各種物資囤積居奇?!?/p>
“什么?”陛下猛然站起,然后用凌厲的眼神盯住劉吉慶問道:“蕭干城敗了?是真是假,你們搞清楚沒有?”
劉吉慶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然后繼續結結巴巴道:“我們已經派出探子前往白吉藩打探消息,但是探子們還沒有回來?!?/p>
陛下低頭略一思忖道:“廣聞寺都不清楚,各地的商人是怎么知道的?”
劉吉慶說道:“老奴以為就是有人造謠,以達到哄抬物價的目的。”
陛下咆哮道:“以為?朕還以為你們都是飯桶!你們廣聞寺是干什么吃的?廣聞寺本來應該是朝廷的耳目。現在可好,整個一個耳聾眼瞎?!?/p>
陛下又看向通政使,然后追問道:“你們哪里有什么消息?”
通政使低頭回稟:“通政司收到各地百姓的密折中說什么的都有,不過老臣以為無風不起浪。朝廷還是應當早做準備為好?!?/p>
皇上本著誰提問題,誰來解決問題的原則繼續追問道:“你說該做什么準備?”
通政使道:“老臣以為朝廷應當為援救屏山伯的敗軍做準備。比如制造戰船的木料,還有保障大軍的糧食和藥材等物資?!?/p>
這位通政使的呂大人是先帝太傅楊孚的門生。他自然要趁機假公濟私,報答楊太傅的提攜之恩。當然本源堂的藥材生意要是賺了銀子,自然也有他一份。
陛下又轉向劉吉慶問道:“你怎么看?!?/p>
劉吉慶連忙道:“臣以為應當先將扶云縣主軟禁起來,以免蕭干城勢窮投敵?!?/p>
皇上此時心煩意亂根本理不出頭緒,便揮了揮手,沖陳興道:“下午請六部長官過來商議?!?/p>
中午陛下用膳時,皇后見陛下十分焦慮,便寬慰道:“陛下日理萬機,但還是要保重身體。”說罷端上一碗蓮子粥。
陛下點點頭道:“有勞皇后了。”
皇后輕輕一笑道:“可是今早劉吉慶他們說了什么讓陛下不開心的話?”
陛下皺著眉頭看了看皇后,自然知道她是明知故問。不過陛下還是將劉吉慶等人的陳奏說了一遍。
皇后不時點頭皺眉,假裝專注聆聽。待陛下絮叨完,皇后又起身為陛下夾了一筷子菜,這才說道:“若是戰事不利,扶余與白吉藩必然會抓緊時間進攻新羅。新羅的使者恐怕早就跑來求援了。”
皇上心頭一驚手中筷子都滑落到地上。待內侍奉上一雙新的筷子時,陛下才緩過勁來問道:“皇后這話到是有意思。莫非屏山伯打贏了,新羅就不急著派使者來謝恩么?”
皇后冷笑道:“謝恩?若是屏山伯真的打贏了,恐怕良德她們正急著搶地盤呢?!逼鋵嵒屎筮€想說,良德女王哪里還會記著向陛下這個大冤種來謝恩。不過為了給陛下留面子就沒說。
陛下又問道:“皇后以為各大商號為何會在此時囤積物資?”
皇后柳眉微擰,緩緩說道:“這些商人和官員串通,就盼著朝廷的軍隊打敗仗。他們好趁機發國難財。他們想拿朝廷當冤大頭,真是該抓一批、關一批,再殺上幾個。以正視聽、以安民心、以儆效尤!”
皇后的一番話的確是醍醐灌頂。下午的會議方向本來是為屏山伯可能戰敗如何善后,但經皇后的一番點播就變成了如何打擊哄抬物價。
不過劉吉慶并不知道皇后的一番高見,更是沒有參加當日下午打擊哄抬物價的專項會議。于是他擅自揣摩上意派兵包圍了玉泉山。只待陛下降旨,他就帶兵上山軟禁扶云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