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或者說今年六月以前,我總是希望被夸贊聰明,但現在我一點也不想長“額外的”腦子。畢竟我的工作并不屬于不是閉著眼睛都能干的類型,掉以輕心總是會犯錯,沒有腦子是不行的。
我想舍棄的是那份用來“欽慕”的心思,或者是領會“欽慕”之暗示的悟性。
這樣,在經歷年末回一趟家就被與親戚家的小孩比較的遭遇時,我依舊可以心如止水。
那個被進行比較的別人家的妹妹看起來有些尷尬和緊張,而我,盡量讓自己表現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無畏。
無所畏懼,無所謂。
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都擁有未來。
比如考上名牌大學的哥哥,在某個大公司工作的老爸同事的女兒,還有眼前這個年段第一的高二小妹妹——叫小妹妹或許有些不妥,畢竟我們年齡差不多。我想了想,沒繞過來媽媽的表姐的女兒該作何稱呼,于是選擇擺爛,無所謂,這里是一個七歲小孩口中的十八歲阿姨。
未來,或許我也有,只是并非我想要的。
不知道這個不被期待的未來,是否配得上,被千千萬萬人用以修飾的、充滿希望的、或華麗或質樸但總歸于美好的詞句。
反正跟小學作文里我的希冀大相徑庭。
家長們聊得熱火朝天,不需要我來插話,我也就在沙發邊邊上坐著。畢竟我總不能帶著小妹妹打游戲,也不能在他們眼皮底下打游戲。
甚至不能拿出手機。
我說臨時通知加班會有人信嗎?
至少店長和蛋糕師傅不會明里暗里嘲諷我。
盡管遇到的客人并不完全是和氣的。
他們什么時候說完啊。
我最終還是沒忍住,掏出了手機。
太無聊了。
但游戲是不可能打的,除非想挨罵。
碼個字玩玩,被問起來就說……呃,說什么呢,反正他們已經認為我和任何沾染“文化”氣息的東西是不需要有聯系了。
包括但不限于文學作品以及工作上的各種報告。
我至今都還記得,收拾東西時,順手翻了兩頁《紅樓夢》,就被砸了一臉的“現在看這個有什么用”“早不好好看”等等。
笑話,我扣的分又不在這。
但是……
隨便吧。
嗯?聽到他們說要出去吃飯,我抬起頭,很好,至少蹭了一頓大餐。
路上,我雙手插兜,跟在他們身后,那個小妹妹悄悄湊到我耳邊。
“姐姐,你剛剛在寫小說嗎?”
“你怎么知道。”我一愣。
“因為我剛剛看見了那個軟件的界面。”小妹妹嘻嘻一笑。
真好,寫小說還能年段第一,我想,這邊不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劇情嗎,“你也用這個軟件?”
“嗯……”她點了點頭,“不過我還沒寫太多……姐姐你寫小說能掙錢嗎?”
“能。”我厚著臉皮答道。
“多少呀?”小妹妹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好像突然看見了什么希望。
我想,或許她是覺得,終于找到了一個能夠用來說服阻止她發展愛好的家長的成功案例吧。
于是我誠實地回答——
“兩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