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望老師?”
“對啊。”兒子拎起他的背包,“順帶我們就聚一聚唄?!?/p>
“也是,算起來分別才半年多,還不至于忘了?!蔽议_玩笑道,剝著杏仁。
“小學的老師同學我也記得,”兒子反駁道,旋即背上包,到玄關處換鞋,“但要說聚一聚,就找不到理由了?!?/p>
說著,頗為遺憾地一嘆:“說來也怪,以前老覺得班主任兇,管得也嚴,現(xiàn)在再想,反倒是運動會上她給我們分的面包和小零食記得更清楚。”
分別得越久,記起來的,反倒都是溫柔的瞬間。我搖頭笑嘆,叮囑他騎車注意安全,及時回家,一時不覺,就多嘮叨了幾句。
他也不嫌煩,就在門邊一句一句答應著。
“還不出發(fā)?”倒是我先反應過來。
“不慌,”他慢悠悠地,“我特意留了十分鐘聽你嘮叨?!?/p>
“你小子!”我很是無奈,“去吧,別遲到了?!?/p>
“好嘞!”
“注意安全!”我沒忍住,又啰嗦了一句。
“好!”他應著,朝我揮了揮手。隨著關門時的一聲鎖落,余音也被關在了外頭。
早點回來。
我想著,往嘴里丟了個杏仁。
家里一下子變得安靜,空落落的。
兒子在家時話總是特別多,像是要用對話把每一處空當都填滿,才更安心。
與朋友出去走走,也好。
我坐在茶幾邊剝著杏仁,發(fā)起呆來。
我想起年輕時教過一陣小學,有個小孩說我是他最喜歡的老師。
“為什么?”頭一回遇到學生這么說,我有些驚奇,也暗自得意。
“因為老師你超——溫柔的!”小孩的眼睛很亮,或許比最澄澈的湖水更亮。
“哈哈,那老師要努力咯,”我笑道,小孩的笑容總是很有感染力,“要努力做一個一直都超——溫柔的老師?!?/p>
溫柔的確是需要努力的。
令人頭疼的事從來不少,只是深造以后,不再回到那樣年紀的小孩身邊,我在回望過去時,更愿意提起的,還是那些觸人心弦的——明亮的眼睛、深深的酒窩、純粹的表達、單純卻有趣的回應。
想著,手邊的杏仁已經(jīng)壘起小小一摞。
看來不用再剝了,我起身倒了杯溫開水,坐回茶幾邊。
年輕時總喝冷水,冬天也是,也不是什么偏好,主要是把水燒好以后,放著放著就涼了,懶得熱一回,就湊合著喝了。
咽下去,五臟六腑被凍得哆嗦,下一回照樣忘記及時喝水。
后來……
她準備了一個保溫壺,每每燒好開水,就涼著一半,溫著一半。一開始我還嫌麻煩,但大冬天的畢竟還是喝熱乎的舒服,也就漸漸習慣了,每次燒水,也都記得倒一半進保溫壺。
習慣還在。
我一邊嚼著杏仁,一邊愣神,把過去的事翻來覆去地想。
還真是奇怪。
以前老覺得我們總有拌嘴的時候,小孩們也愛鬧騰,現(xiàn)在想起來的,反倒是后來她特意買的保溫杯;那個我向她學廚時,被我煎糊的荷包蛋;我頭回炒了個青菜,女兒兒子盯著看了半天然后故作深沉地送上一句“繼續(xù)努力”;是我和她對著幼兒園手工作業(yè)面面相覷……
是一些很微小很瑣碎,也很溫馨的片段。
……
我說的新年快樂,你們能聽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