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停留在離出租屋不過三百米遠的地方。
倒不是我不想回去。
我第一次離煙花那么近。
耳機里的音樂聲小了許多,我?guī)缀趼牪磺迥且呀?jīng)爛熟于心的旋律,顯然,它們的分貝比不過那些爭先恐后奔赴星河的煙花。
于是我摘下耳機,默許了它們不得已的擺爛,讓耳邊只剩下一聲一聲——
“砰”、“砰”。
我?guī)缀跏钦驹跓熁ǖ哪_邊了。
有點像,看著嫦娥奔向月亮的后羿。
這個想法略有意思,但我莫名覺得不合時宜。
我和人群一起仰著頭。
周圍的一切都矗立著。
掉漆的房樓、絢麗的燈管,裹著羽絨服的行人。
我的眼中卻只剩下煙花。
周遭一如往常的熱鬧都被一把把璀璨星火融化,黑夜里仿佛真的,一片漆黑。
沒有人說話。
或者說了,但我沒有聽見。
對了,今天為什么會放煙花?
我下意識去摸口袋里的手機,手指凍得打滑。
哦,是元宵。
日歷上是明天。
我記得有些地方會提前慶祝,但沒意識到那地方離我家就半小時車程。
元宵。
我默念著這個名字。
難怪直覺此時不該扯上嫦娥后羿,我自嘲地勾了勾嘴角,呼出的氣被口罩打回臉上。
我想起小時候的故事書上,曾被我反復(fù)期待的文字。
團圓。
如今我卻執(zhí)意在一個個團圓夜獨處,就像覺醒了過去十多年始終沉睡的“反骨”,我不由嘆了一口氣,眼前騰起一陣白霧。
元宵的故事已經(jīng)離我非常遙遠了,各種意義上的。
似乎什么也不剩下。
所謂的溫暖,所謂的期盼。
我嘆了口氣,轉(zhuǎn)入身邊的超市買了一袋湯圓。
現(xiàn)在還剩下一袋湯圓。
三拼的口味。
隔著袋子,我摸到一顆顆圓鼓鼓的團子。
草莓味,沒吃過,所以試試。
為了省兩毛錢,我沒有要購物袋。
于是湯圓毫不吝嗇地讓冷柜的寒氣透過我的小背包,透過我的風衣,給我一個涼透了的擁抱。
燦爛的煙火用暖色調(diào)擁抱寒風。
可惜曇花一現(xiàn),驚艷了雙眼,隨即云散煙消。
我定定地看著煙花,看著它們被拋上云霄,被灑回大地。
不遠處有人舞著龍,有小孩提著兔子燈。
大多數(shù)的,租客、過客,和我一樣。
靜靜地看著。
多熱鬧啊。
我卻不是能夠輕易融入的人。
煙花稀疏了,我還沒動身。
有一瞬間我想闖進金雨一樣的煙火中,但是理智對我說不。
好近。
我仿佛靠著煙花的根站立,目光與它們一同生長、綻放、枯萎。
生長、綻放、枯萎。
煙花散了。
我突然發(fā)覺我也沒那么想回去。
屋子里或許比“曲終人散”的大街更冷清。
沒有寒風,也有暖色的光。
但是涼絲絲的。
圍觀的人三三兩兩地走動起來,走向本該直達的地方。
走吧,回去煮湯圓。
湯圓破了。
我只是想和它們混熟。
它們的回應(yīng)卻是變成一鍋芝麻花生草莓醬濃湯。
我往鍋里灑了把糖,瞥了一眼剩下的半袋湯圓,明天少煮兩分鐘好了。
挺甜的。
想起來去年元宵,哥哥把湯圓煮破的時候,我在旁邊笑得可開心了。
那時候會以為,一直都能這樣下去。
湯圓挺甜的,我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