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之前經營過一家輕食店,因為種種原因,三年不到的時間就關門大吉了。我算一個失敗的創業者嗎?如果以創業項目的最終結果看是失敗的,畢竟店沒繼續開下去嘛,但是那次創業經歷對我而言又是寶貴的財富,以至于現在的我看待一件產品,一份服務,一家商店,一個品牌,都會有自己的思考。我會想現在好的創業者是如何做好的,現在不好的創業者又存在著什么樣的問題。
你看我之前寫的文章都是生活,人生,讀書,寫字,比較虛無縹緲的東西,你會猜測我是文科出身,其實我在大學時的專業是理工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地道道的理工女。
我不僅會寫點文鄒鄒的東西,我還會理性地有邏輯地思考一些商業經濟方面的問題。最實在的,在當下的中國的經濟環境下,我們每一個人如何生存,已是創業者的如何生存,想要創業的人如何生存。這里所講的生存就是如何賺錢,如何安身立命。
面對那么多創業者提供給我的產品和服務,我會想,那些好的產品和服務,創造者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同時又是如何讓我知道并且使用,甚至長期使用的。
我們不能像商業大咖那樣,引性科技潮流,創造科技產品,就比如最近比較火的“黑神話-悟空”,人家花了四年時間,高成本,高質量,高體量,我們普通人遙不可及,買來玩玩,蹭蹭熱點就可以了。
我們能做好我們能做到的一件或幾件小事,認真做好每一件產品,認真教好每一節課,用心服務好每一位用戶。如果無法從產品本身突山重圍,那就從用戶出發,從用戶使用產品和服務的場景出發,讓自己的用戶和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融入到他們的生活場景中。
現在不是人家賣10快,我們實8塊來搶客戶的時代了,現在的我們已經被大量的商品沖擊訓練過了。如何真正走到用戶心中,走到用戶的生活場景中,是每一個創業者值得思考的,也是每一個非創業者值得思考的。只要自己生存在這個社會,就需要給你的用戶提供產務和服務,給你的領導,員工,用戶,甲方,老師,學生。
我們都是提供和被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