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就如同每日刷牙,洗臉,吃飯,睡覺一樣稀疏平常,然而困難會帶給我們帶來更深刻的感受。刷牙的時候我們不會特別開
心,也不會深陷痛苦,然而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會沮喪,迷茫,傷心,難過,甚至感覺無法跨越,支撐不下去。
分享一個我是如何度過困難時刻的經驗,首先我要講述一下我這個人的性格和做事的風格。本人性格偏內向,不喜與人過多攀談,更多地喜歡獨處,喜歡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并并有條,但也正因為如此,會給自己帶來額外的壓力。當一個外部壓力出現時,我的精力就跟不上了。外部的壓力和自己給自己安排的事情沖突時,壓力值倍增,那時候的我無法完成外部的事情,也無法完成自己的事情。經過幾次這樣的經歷下來,我找到了適合我自己的一套方法。
當面對類似這樣的困難時刻,我會停下來重新梳理我當下面對事情的優先級,可能這個方法你在那些管理學的書籍上看到過很多,但是我想說,你在書本上看到再多,遠沒有自己在生活中經歷過解決過來得深刻。我并不是想說看書沒用,書還是得看,但只有真正運用到實踐,并且是結合實際情況的靈活運用,那些書本上的知識才對你有用,有時候甚至要推翻書本上的經驗。
說回我的方法,根據當下的情景,給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排個優先級,然后根據自己以前做事精力的經驗,比如我自己,一段時間我可能只能同時兼顧一到兩件事,再多的話我的精力就夠不上,而且事情多了反而讓事情的效果大打折扣。
我比較追求完成一件事情的質量以及完成的效率,這個時候你就要學會取舍了,選當下緊急且重要的事情做,再挑一件當下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前者做的時候沒那么放松,后者則更輕松自在一點,正好互補。那些不緊急且不重要的事全部丟掉,永遠別出現在自己的任務清單中。那些多于一件的不緊急且重要的事情可以先放下,等到自己的時間精力充裕之后再拾起來做也不遲。
當你真正做好這一番規劃以后,你會發現你的時間精力又回來了,因為之前因為焦慮,自己的心力都在那些情緒中。當事情都明朗了,那段困難皆焦慮的時刻過去了,你的心力被釋放了,你又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所謂困難時刻都只是紙老虎,當下看著很可怕,當真正過去了,也不過如此,而且還會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做到,一切都只是自己想象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