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嘴的秋風已帶上了金屬般的冷冽,摩天樓群的玻璃幕墻將天空切割成銳利的幾何圖形。高盛大廈四十二層,亞太區投資顧問部的辦公區,空氣里漂浮著頂級咖啡豆的焦香、昂貴紙張的氣息和一種無聲卻緊繃的節奏感。
陳夏的工位臨窗,視野極佳,能俯瞰黃浦江拐彎處繁忙的航道。此刻,他正對著三塊閃爍的屏幕,眉頭微蹙。
屏幕上,左側是彭博終端跳動的全球市場數據流,中間是內部加密通訊軟件上不斷刷新的客戶指令和內部討論,右側則是一份剛剛收到的、來自紐約總部的深度研究報告草稿,標題赫然:《新能源產業鏈結構性風險再評估》。
這份報告的核心觀點尖銳而悲觀:基于對政策補貼退坡速度、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率模型以及幾家龍頭公司激進的產能擴張計劃分析,報告認為新能源板塊存在系統性估值泡沫破裂風險,建議全球客戶大幅削減敞口,尤其點名了幾家在美港兩地上市、陳夏團隊正重點服務的明星中資企業。
壓力如同冰冷的潮水,從屏幕那端洶涌而來。陳夏的手指在鍵盤上懸停片刻,沒有立刻轉發給正在焦急等待操作指令的幾個大客戶。
他深吸一口氣,調出自己追蹤多時的本地化數據庫——這不是總部標準模板,是他利用業余時間,結合國內行業協會數據、地方政府產業規劃細則、甚至通過徐哥的渠道獲得的真實物流樞紐吞吐量信息,一點點搭建起來的“地氣”模型。
他飛快地敲擊鍵盤,在報告的空白處插入批注:
“觀點部分認同,但風險結構需細化。核心風險不在產能過剩本身(官府隱性擔保與產業升級目標形成緩沖),而在技術迭代速度與二線廠商現金流錯配。具體而言:
1.政策退坡呈階梯式、區域差異化(附華東三省最新細則對比表);
2.頭部三家(X能、Y峰、Z創)已綁定海外核心礦產,成本傳導能力被低估(見附件鎖價協議關鍵條款分析);
3.真正的脆弱點在二線廠商,尤其依賴單一技術路徑(如LFP磷酸鐵鋰)且無海外渠道者(名單及財務壓力測試見內鏈)。
建議:區分對待,做空名單聚焦B、C類廠商,而非全盤看空。對A類龍頭,當前波動恰是長線配置窗口(估值模型修正見附件)。”
他的批注條理清晰,數據詳實,既有對總部核心邏輯的尊重,又基于本土洞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操作路徑。郵件發送出去后,他立刻撥通了團隊資深顧問、也是他名義上的導師,美籍華人李維安的電話。
“Ethan,報告看了?我的批注在附件。”陳夏語速平穩,聽不出情緒。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傳來李維安略帶疲憊的聲音:“Summer,你的數據很扎實。但總部的模型是經過風控委員會背書的,政治正確。全盤看空,操作簡單,責任分散。”
“但會錯殺客戶核心利益,”陳夏的聲音沉了下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度,“尤其X能科技,是我們華夏區塊今年重點維護的基石客戶。
他們在固態電池的突破,總部報告完全忽略了。如果按這份報告操作,我們失去的不僅是一個客戶,更是整個區塊對前沿技術企業的信譽。”
又是一陣沉默,只有電流的嘶嘶聲。良久,李維安嘆了口氣:“你說服我了。我去跟紐約那邊吵。但客戶溝通,你親自來,風險共擔。”
“明白。”陳夏掛斷電話,后背已是一片冷汗。窗外,一艘巨大的貨輪正緩緩駛過江心,鳴笛聲悠長而沉悶,如同他此刻胸腔里的搏動。金門已開,每一次出劍,都關乎真金白銀與沉甸甸的信譽。
與此同時,在隔江相望的浦東,魔都銀行總行大樓的質感則截然不同。深色的大理石地面光可鑒人,空氣里彌漫著消毒水和文件油墨混合的氣息,一種體制內特有的莊重與秩序感無處不在。林冰妍的工位在投資管理部靠窗的角落,作為實習生,她的名牌還帶著“臨時”的標簽。
她正全神貫注地盯著屏幕上的Wind資訊終端和行內信貸審批系統,手邊攤開著一份厚厚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主體是華東某三線城市的一個大型文旅綜合體,融資需求高達二十億。表面看,項目背靠地方政府重點規劃,有知名文旅品牌背書,現金流預測樂觀。
但林冰妍在交叉核對土地出讓文件、環保批文和擔保方(一家本地城投平臺)的隱性債務報表時,發現了幾處微妙的“錯配”:
文旅品牌的實際注資比例遠低于宣傳;
核心地塊的土地性質存在“商住混合”爭議,未來分割銷售或受限;
最關鍵的是,擔保方城投平臺近三個季度的“其他應收款”科目激增,且債務集中到期壓力巨大,償債能力存疑。
她指尖冰涼,心臟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動。這份報告,部門的前輩們已經過了幾輪,基本持樂觀態度,只等上會。她的帶教老師,資深的趙副經理,早上還拍著她的肩膀說:“小林,這個項目過了,你的實習報告我親自給你寫優秀。”
是沉默跟隨,還是發出不同的聲音?
林冰妍閉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氣。再睜開時,眼底的猶豫已被一種沉靜的決然取代。她新建了一個文檔,標題簡潔:《關于“棲霞古鎮”文旅項目融資的幾點補充風險提示》。她沒有直接否定項目,而是將發現的數據異常、政策合規風險點、擔保方流動性壓力測試結果,條分縷析地列明,附上原始文件截圖和清晰的數據來源標注。行文客觀冷靜,措辭專業,但每一個字都像一根尖銳的刺。
點擊發送的那一刻,她感覺指尖都在微微顫抖。郵件收件人,是帶教的趙副經理,并抄送了部門主管。發送成功的提示音響起,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寂靜的辦公室里激起了無形的漣漪。她能感覺到周圍幾道目光若有若無地掃過來,帶著探究和驚訝。
趙副經理的辦公室門很快開了。他臉色不太好看,走到林冰妍工位旁,聲音壓得很低,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慍怒:“小林,很認真嘛!不過有些情況,不是表面數據那么簡單。官方的協調能力,擔保方的隱性資源……這些,報告里不好寫,但實際運作中很關鍵!你這份東西,太學生氣了。”
林冰妍抬起頭,目光澄澈而平靜:“趙老師,我明白。我只是覺得,作為風控環節,把能看到的風險點充分揭示,是對銀行資金負責,也是對項目方和地方政府負責。如果這些風險點最終能被有效化解或覆蓋,項目只會更扎實。”
她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帶著一種初生牛犢的執拗和理想主義的光芒。趙副經理盯著她看了幾秒,那目光復雜,有審視,有無奈,或許還有一絲被觸動的什么。最終,他沒再說什么,只是重重地哼了一聲,轉身回了辦公室。
林冰妍知道,這只是開始。她的“金門試劍”,第一招就刺向了無形的潛規則之墻。窗外的陽光照在冰冷的銀行大樓玻璃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她握緊了微微出汗的掌心。
外灘源附近一棟鬧中取靜的老式公寓頂層,是陳夏租下的兩居室。推開厚重的雕花木門,室內的景象與門外的金融叢林截然不同。
暖黃的燈光,原木色的地板,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流淌的蘇州河與對岸外灘的璀璨燈火。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食物香氣和洗衣液的清新味道。
廚房里,林冰妍圍著碎花圍裙,正小心地將腌制好的排骨放入砂鍋,旁邊的小鍋里咕嘟咕嘟燉著奶白的鯽魚豆腐湯。她剛下班,臉上還帶著一絲銀行里沾染的緊繃感,但眼神在暖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柔和。
門鎖輕響,陳夏帶著一身室外的冷冽和淡淡的疲憊走進來。他扯松領帶,將昂貴的公文包隨意扔在玄關的換鞋凳上,目光第一時間捕捉到廚房里那個忙碌的身影。緊繃了一天的神經,仿佛瞬間被那溫暖的煙火氣和熟悉的背影熨帖平整。
他無聲地走過去,從身后輕輕環住林冰妍的腰,下巴擱在她肩窩里,貪婪地嗅著她發間淡淡的梔子花香和排骨的醬香。“好香。”他悶悶地說,聲音帶著工作后的沙啞,像只歸巢后尋求慰藉的大型動物。
林冰妍身體微微一僵,隨即放松下來,任由他抱著,用勺子攪了攪砂鍋里的湯:“累壞了?湯快好了,再炒個青菜就能吃飯。今天怎么樣?紐約的報告……”
“吵了一架,暫時按住了。”陳夏言簡意賅,不想把工作的硝煙帶進這片港灣,反而收緊了手臂,將她更緊地圈在懷里,溫熱的呼吸拂過她耳畔,“你呢?第一天獨立寫意見,趙閻王沒為難你?”他戲謔地用起了林冰妍對趙副經理的私下稱呼。
林冰妍想起白天發送的那封郵件,苦笑了一下:“發了個‘風險提示’,估計把他惹毛了。說我太學生氣。”她關了火,轉過身,面對陳夏,清澈的眼底帶著一絲尋求認同的忐忑,“但我真覺得,該說的就得說,對吧?”
陳夏看著她認真的樣子,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輕輕觸動。他抬手,用指腹極輕地蹭過她微蹙的眉心,眼神深邃而溫柔:“當然對。妍妍,你知道嗎?”他頓了頓,聲音低沉而鄭重,“在高盛,敢對紐約總部的報告提出顛覆性意見,需要的數據支撐和勇氣,不比你在銀行里指出問題少。你做得很好。這才是專業。”
他的肯定,像一道暖流,瞬間沖散了林冰妍心底那點殘留的委屈和不安。她鼻子有點發酸,把頭埋進他寬闊溫熱的胸膛,聽著他沉穩有力的心跳,小聲嘟囔:“嗯…就是有點怕。”
“怕什么?”陳夏低笑,胸腔微微震動,“天塌下來,有我頂著。先吃飯,補充能量才能繼續戰斗。”
餐桌上,兩菜一湯,簡單卻溫馨。他們不再談論白天驚心動魄的博弈,話題轉向瑣碎的日常:公寓樓下新開的咖啡店拉花很漂亮,周末要不要去看那部新上映的金融題材電影,林冰妍養的綠蘿又抽了新芽……
暖黃的燈光下,碗筷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氤氳的熱氣模糊了窗外的璀璨燈火。這里是遠離資本搏殺與體制暗流的孤島,是他們疲憊靈魂得以停泊的、燈火可親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