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的故事里,謀殺發生在封閉或狹小的情景切片里,涉案人員通過言說和調查還原死者生前的人際關系行為偏好。
古典主義確乎是逝去了,網絡搜證似乎可以永無止境地進行下去。虞開霽拿著手寫筆在平板電腦上畫出了以陸云深為中心的人際關系圖,除了“公孫大娘倒拔垂楊柳”和“Whiplash”,還有好幾個人參與了信息提供,虞開霽從這些博客中切割下被復數人認為真實的闡述和推論,把她們和自己能找到的網頁信息、文件和合同拼湊在一起。
有點像在玩拼圖游戲,又有點兒像在寫論文。在結果得到現實論證之前,過程與信息源都不夠可靠。
28號周日只發生了兩件確鑿的大事,一是陸云深死亡的照片全網流傳,二是下午有關部門對朱墨的尸體進行了法醫學檢驗,后一件事是經由從官方網站上找到的報告中可公示的部分確認的。
朱墨的間接死因是后腦勺處的撞擊傷,死者的后腦勺經過兩次撞擊,稍小的傷口周圍存在活化反應,說明第一次撞擊發生之后朱墨還活著。相關的檢查顯示朱墨在第一次撞擊之后心動過速,心動過速引發了房顫,牽動舊有的心肌炎病灶導致了大范圍的心梗,從第一次撞擊到昏迷死亡整個過程持續了約半個小時。
而第二次撞擊發生的時候死者已經死亡了,根據現場的檢驗,第二次撞擊發生在朱墨的辦公室,時間和地點都符合現場的同事聽見死者倒地和看見死者躺在地上的情況,但第一次撞擊發生在何地還有待確認。
虞開霽之前誘導李子猷時說的話好像一語成讖,但實際上虞開霽一直沒能排除謀殺這個可能,過勞死的說法一開始是從網絡上流傳開的,就連李子猷也是聽西西說的,而西西似乎是從別的朋友那里拿到消息的。雖然警方的第一則通告說報警者認為發生了疑似兇殺。但虞開霽也沒有完全信任這個說法,因為報警者的相關信息太少了。
根據兩則警方通告,現場的第一發現人是個人工作室的員工,朱墨辦公室的異動大概是兩點四十分左右發生的。14:47分一位員工叫了救護車。虞開霽查詢了離工作室所在大廈最近的醫院和當地的交通狀況,也搜查了S市工作室所在的辦公樓事發當天的交通新聞,沒有發現異常的交通情況。
急救人員從接到電話到趕到事發地需要約二十分鐘,等到確認了朱墨的狀況急救人員應該會立馬報警才對,但是報警電話是15:19撥打出去的,確認死亡要得了十二分鐘嗎?
并且,因為兩次撞擊傷發生在同一個部位,急救人員能夠當場發現朱墨頭部受傷過兩次嗎?如果不能,根據現場的第一發現人的說法,似乎不該立即懷疑朱墨死于兇殺案。但報警者說“發生了疑似兇殺案”。
有可能是事發現場的某個人在醫護人員確認朱墨死亡后報的警,甚至是狗仔或者別的什么人看到了救護車停在辦公樓底下的場景察覺到不對而報警,警方沒有釋出有關報警者的更多消息,所以在看到通報時虞開霽也沒能立刻信任這個報警人口中的“疑似兇殺”。
但就像她對李子猷說的,很多誘因都可以導致心肌梗死,所以她當時無法立刻排除謀殺的可能。現在輿論的風向已經徹底轉變了,大量網友都開始覺得朱墨是被謀殺的,兇手在殺人后偽造了第二次撞擊傷,把謀殺偽造成事故,以便于醫院和警方能夠趕來結案。
是有可能,但是在虞開霽看來,這也不是唯一的解釋。
她更在意的是另一種異常。周五晚上,朱墨之死被披露在互聯網上之后,隨著輿論爆發的是鋪天蓋地的過勞死傳聞,那個時候甚至還沒有等到第一則警方通告。兩則朱墨案相關通告以后,提出謀殺論的網友也開始漸漸增多,但是謀殺論也明顯面臨著一部分網友的質疑,說這是陰謀論。網友應該把事件交給警方。信息披露前后,輿論的勢態先急后緩,這合乎自然嗎?
虞開霽把自己的疑惑講給段鳴鳴,段鳴鳴立刻領會了她的意思:“是有點怪,朱墨畢竟不是明星,要引起那種程度的、一面倒的輿論確實有點困難。會不會是因為有水軍引導輿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