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永遠的道歉
斑駁的時光印記里,總有幾個片段是鮮明清晰的,在模糊的記憶背景上色調(diào)或明亮或壓抑,隨著時光的流逝,卻越發(fā)的鮮活起來,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記憶對一生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和女兒的記憶里也有這樣的電影畫面感很強的記憶:
來省城以前,我們在縣城里住著單位的房子,是獨門獨院的平房。來到省城很多年后,聽說原來的房子,因為城區(qū)規(guī)劃拆掉了。我們一家感慨萬分,十分留戀,感覺與過去的聯(lián)系好像隨著房子的拆除也一起拔掉了一樣。然后女兒就說了下面的話:“我對那所房子最深刻的記憶,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是廚房墻面上的西紅柿炒雞蛋的菜漬印,因為當時我不好好吃飯,我媽媽生氣時把西紅柿炒雞蛋這個菜連盤子一起扣到墻上留下的,我記得很清楚,連廚房的方位、布局及餐桌都記得很清楚,那個房子的院子里有一棵高高的無花果樹,從廚房的窗戶向外望去,就能看到它。”
原來,每年兩次,春天和夏天結(jié)滿蜜果的粗壯的無花果樹,給我們的味蕾帶來幸福感的無花果樹,卻是以這種方式留在女兒的腦海里,如果女兒不提這件事,我都已經(jīng)忘記了,盡管當時只要回到家就能看見它,它就像一道巨大的丑陋的傷疤,猙獰地展示在白色的墻壁上,反復(fù)地提醒過我,陪伴過我們很多日子。當時脾氣發(fā)泄完了,就原諒了自己,和其他無數(shù)次的發(fā)脾氣一樣,把它遺忘在記憶里。沒想到給孩子留下了這么巨大的心里陰影,墻上的傷疤隨著房屋的拆遷而消失了,而女兒心墻上的傷疤卻頑強地不肯消失,永遠地留在了那里。當女兒提起這件事時,我為修養(yǎng)的缺乏而無地自容,對,是修養(yǎng)的缺乏,因為這根本不是教育,只是自己不加克制的情緒發(fā)泄。有時真希望這些不良的行為通通地能被女兒忘記、清空。這些行為讓我羞愧、悔恨。
上述的事件,女兒是心平氣和敘述的,而下面的這件事,女兒則是當著她朋友的面控訴我的。
那是我們與朋友一家的結(jié)伴旅游,目的地是四川九寨溝,記得當時是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需要坐景點的大巴車。因為等車的人多,女兒快速跑上車后用手里的礦泉水瓶子在她前面座位上占了二個座位給我們,然后高興地坐在后面的座位上,很有成就感等著我們上車。后來上車的情侶兩人無視座位上的礦泉水瓶,也無視后座女兒的提醒,直接強勢的坐了下來。女兒無奈地拿走了自己的礦泉水,然后不高興地嘟囔了幾句。
這時我們大家都上了車,坐在最后面的座位上,沒有和女兒坐在一起。這時就聽到那情侶二人在大聲地罵著女兒。因為我也不認同女兒的做法,所以雖然我們看出她的窘迫、難過和害怕,我們也作壁上觀。我還和她爸爸說:“別管她,讓她長個教訓(xùn),免的以后不知天高地厚。”這時和我們一起的朋友大聲幫助孩子:“你兩個大人和孩子計較什么?別罵了,她不過是個孩子。”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下車時,女兒沒有和我談?wù)撨@件事,我也沒有往心里去,也沒有意識到我做得有什么欠缺。孩子后來也沒在我們面前提起,直到十幾年后的一天,孩子和朋友因別的事聯(lián)想到這件事,在我面前提起這件事時,出現(xiàn)了不穩(wěn)定情緒,還憤憤地對朋友說;“當時被人欺負,我爸爸媽媽竟然什么也不說,還是崔伯伯幫的我,啊,你說哪有這樣的父母?”十幾年以后再說出來,孩子的質(zhì)問落在我心里是強有力的,是啊,這無關(guān)乎孩子的對錯,這種強烈的反應(yīng)是因為在受人欺負的時候缺少最親近的爸爸媽媽的有力支持,當時女兒沒有及時表現(xiàn)出來的難過,是隱藏了對爸爸媽媽多少失望啊。
現(xiàn)在想一想,我們的做法確實對孩子的傷害很大,對和錯在當時真的不需要分得那么清楚,及時給孩子一個有力的聲援,事后給孩子一個安撫的擁抱,會溫暖她整個人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會慢慢長大,道理也會自然明白,不需要爸爸媽媽這么苛刻的教育,沒有溫度的教育最可能轉(zhuǎn)變成傷害。可當時我們什么也沒做,給孩子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這件事放在她心里這么久,肯定是心里的陰影一直沒有消除,希望她說出來后,能夠輕松一些,然后把它放下。
有些錯誤,不需要馬上糾正,正因為父母不給孩子感悟人生的時間,盲目的糾錯反而讓孩子受到的傷害比錯誤本身還要大。
而我的記憶里,有一個畫面會時不時地跳出來,讓我在愧疚中不斷地自省,二、三十年以前教過的學(xué)生,我能清晰記住姓名的學(xué)生不是很多,但是有一學(xué)生的名字和面容表情一直深印腦海,那是在剛畢業(yè)的時候,我教高中的同時,還兼任初一的地理課,班里有個小男生,情商稍微有一些異于常人,上課經(jīng)常不好好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成績也不好,每一個任課老師都不喜歡他,可能受大家情緒的影響,我對這個小男生也有點輕視。有一次我把這個男生叫到走廊里批評他,他不說話,我著急地拽著他上衣口袋的位置揪了他兩下,他的衣兜縫紉處就被我拽得有些破線了,底層的面料也有些破損,我仍然記得,當時是夏天,他穿著白色短袖襯衣,是化纖材質(zhì)的。當時我就覺得自己做錯了,可是為了所謂的面子,我沒有給他道歉。
我不知道這個男生回家后他的媽媽有沒有發(fā)現(xiàn),也不知道發(fā)現(xiàn)后這個男生怎么給自己的媽媽解釋的。總之由于我的原因給這個男生造成的傷害,讓我深深懊悔,這是我唯一一次對學(xué)生的粗暴行為。這個男生后來見到我仍然會向我熱情地問候,像沒有發(fā)生過這件不愉快的事兒一樣,孩子寬廣的胸懷更加深了我對他的歉意。我對他的歉疚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也沒有隨著工作調(diào)離而消失,每每想起都會有強烈的自責,到現(xiàn)在我仍然記得他的名字,而其他孩子的名字基本都忘記了。現(xiàn)在那個孩子已長成中年大叔,我也離開了原來的學(xué)校,基本沒有再次見面的可能,我因此欠他的一個無法實現(xiàn)的道歉。
有些事情一旦做錯,就沒有了彌補的機會。“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我的生活領(lǐng)悟也是這樣的,正因為缺失不間斷的自我教育,才讓我在教學(xué)和家庭兩個層面都有很多的缺憾,特別是在家庭教育方面,遺憾和欠缺總是層出不窮,我也對女兒欠一個永遠的道歉,不是口頭上的,是道德和心理層面上的道歉,是一個無法實現(xiàn)彌補的道歉,更是一種不可逆轉(zhuǎn)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