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太陽的影子——辯證的教育
事物總是有正反兩面,有陽光的地方,一定會有陰影,陽光時刻與影子共舞。提到陰影,人們往往與負面聯想在一起,而實際上,有影子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通過影子的長與短,可以告訴人們太陽的位置和太陽的高度,不會讓你迷失方向,通過影子的長與寬,可以幫助人們判斷被照射物體的體積大小、材質等等多方面信息。陽光與影子的完美合作,還會透露出更多的信息,光影之間,能變幻出更多的色彩,光影之間能幻化出更多的形狀,實際上陽光與影子是在證明太陽與物體之間的彼此存在,光影的變化讓世界更立體,更生動。光與影之間的游戲,讓光有了影的協助,讓影加入了光的組合,就像用了魔法師的手來觸摸世界,讓大地變幻莫測,光怪陸離,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個層次感更豐富的世界。
社會也是有陰影的,我們展現給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真實的社會,不避諱陰暗,因為陽光總是與陰影共存,只知道陽光,不知道影子的存在,了解的就不是真實的世界,理解的就不是完整的世界,認識的就不是復雜的世界,觀察的就不是美麗的世界。
英國數學家、哲學家懷特海說:“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完整呈現的生活本身。”在這里我想談談教育的辯證性。
1、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提出的一種教育觀點。這個觀點大多數老師是無法認同的,我也不認同這個觀點。如果認同了這個觀點,就像是接受了一項永遠無法完成的任務,也是對教師提出了達不到的要求,要求做一個完美無缺的人,這會讓我們的挫敗感日益增強,會讓我們的職業幸福感消失殆盡。教師不想要這樣的精神枷鎖,有哪個行業能一點偏差也不出現?因為即使教育是萬能的,教師也不可能是萬能的,即使教師是萬能的,學生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怎么可能各種因素都是百分百的組合呢!
我認為一個人的教育包括四部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這四部分內容缺一不可,學校教育只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組成部分,重要到我們需要十幾年的時間花費專門地點、專門時間、專門人員、專門設施、專門經費去實現它,但學校教育仍然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不能囊括社會教育,不能彌補自我教育。即使學校教育十分重要,也不可能是一個人的全部教育來源。
我教過一個男孩,這個男孩一開始就是一個自來熟,經常有事沒事總是往我眼前湊,比班里其他學生都愛說話,課間或上下學時間經常到辦公室來找我,也沒有什么具體事情,就是來聊上幾句,因此是我們辦公室里的常客,辦公室里的老師見到他都習以為常。我還經常有些納悶地問自己,這個孩子是太無聊了嗎?為什么不多和自己的同學在一起呢?
在兩年之后,我解開了這個謎底:聽說這個男生拿著他數學老師的理發卡去理發,理發店的老板認識他的數學老師,覺得不對勁就報警了,警察問詢后,才發現他這幾年經常在學校老師的辦公室里盜竊財物。
我是一個防范心比較弱的人,錢包經常隨意地放在辦公桌上,辦公桌的抽屜也從來不上鎖,當時是班主任,經常有學生的收費交到我手里,然后再通過我交到學校去,這之間有個時間差,收到學生的錢我也是先放到辦公桌的抽屜里,我經常發現我的錢包和辦公桌抽屜里的錢比我記憶里的少了一些,但是缺少的數目不是很大,就疑惑是不是自己記錯了,可是從來不敢在辦公室里詢問和聲張,怕引起辦公室同事的不適,好像懷疑辦公室里的同事一樣,只能在心里疑惑著,也因此質疑過自己的記憶力,最后默默地把缺的錢補上去。因為經常性的錢包里的數目對不上,也意識到自己的粗心大意,有一段時間特意把錢包放在辦公桌里,而不是隨意放在桌面上,但是類似的情景還是會經常出現。
現在我終于知道那段時間不是我記憶力不好了,也不是粗心大意收錯了錢,我知道我的錢去了哪里,也知道他頻繁來辦公室的原因了,我也知道了他不只是跟我一個老師套近乎,而是每一個辦公室的常客,熟到進辦公室翻箱倒柜也看作是幫老師找東西的地步,引不起任何老師的懷疑。
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可這個男孩子專門找自己的老師下手,也算是奇葩了,還知道細水長流,不一次性把錢偷光,也算是強中更有強中手,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很難想到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學生。這個男孩的品行應該與他生長的家庭環境有密切關系,由于其行為的隱蔽性,學校教育很難介入,東窗事發時,世界觀已經形成,所以學校教育的影響力不可能全覆蓋。為了這個男孩的未來著想,我們老師和學校都沒有追究這個學生,我知道這件事時,這個學生已經畢業離開學校了,他被傳訊的時候一定沒有說出對我的偷盜行為,不然就不會是同事告訴我這件事了。我也不知道后來這個孩子踏上社會后的發展狀況,希望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能夠幫到他。
曾經有一個音樂班的女生,胖胖的,一頭卷曲的秀發長及腰部,眼睛大大的,非常耐看的一個小姑娘。平時上課的時候看不出有太大的問題,組織能力較強,學校有活動時經常能看見她的身影。可是這個小姑娘卻被她的同學厭惡,原因是自私、撒謊、吹牛、愛出風頭等等,說到她的問題,同學們會憤憤然、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老師不可能短時間內改變這個女生,也不能強迫其他學生的情感去認同她,只能讓同學們就事論事,不要總是盯著以前的錯誤不放。這個女生的性格一定與她的家庭有關,快成人的年齡,想要改變她實屬不易,因為她自己根本認識不到這些問題,即使當面點明,她也不會承認,我有過和她交流的經歷,她會有一大堆的理由在等著你,最后她的結論永遠是錯誤的一方一定是別人,是老師,而不是她,對于她來說,承認自己的錯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她帶著家庭陰影,不僅影響其他學生的陽光心態,也影響她自己的受光面積。
我們要接受這樣的事實,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因為有陽光的地方,一定會有陰影。從某一角度來講,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這不是為學校推卸責任,學校教育很重要,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是一些生命的底色早已在家庭中完成。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的影響達到了75%。”霍姆林斯基。
我們可以力求學校的教育再足夠有力一些,就像陽光足夠接近直射,就會讓陰影面積最小化。我們只能力求接近直射,陽光直射可以沒有陰影,但直射無陰影只是一瞬間的存在,存在陰影才符合自然和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律。
社會、家庭的教育不可小看,學校教育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家長不能把孩子交到學校就以為萬事大吉了。教育的成功與教育的失敗是共存的,就像陽光與陰影共舞,家長切不可過于理想主義,一定不要放松家庭教育這個主陣地。
作為教育工作者,更不要忽略了個人的自我教育,有了足夠的知識,就能正確認識陰影,陰影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大面積陰影影響了正確的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