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憶隨去人終醒,陌路歸逢淚雙淋。遷發移心噙素蕊,塵世多情損梵行。
我給自己寫了首詩,想讓自己與過去告別并把藏頭詩的四字———紫陌遷塵作為自己的qq名,祈求能獲得新生。
簽名改為“放生”一則為自己把自己從狹隘的無知中釋放出來,二則把他從自己心里的位置磨滅掉,放他回去,三則放下往事涅槃重生。
盡管那段時間我把自己逼得比較緊,希望把自己因這件事情所浪費的時間追回來。
每天不需要鬧鐘六點鐘準時出現在自習室學習,沉浸在文學的世界里,看看我等蕓蕓眾生如何度過這樣的一生。
當我把生活的重心重新轉到這片領域時,慢慢地被他春風化雨般的溫情所感動,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
也明白了并非所有事情都能盡如人愿,但要學會接納包容這種不完美,這種缺憾。
縱觀歷史,人生不過都是須臾而已。任何你人生所遇到的事情和人都是你所需歷練和修行的,最終都不能帶走什么。
慢慢的我又對學習產生了無盡的瘋狂,只有在這個時空中我獲得了寧靜,才能感受到活生生的自己。
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又得了一種我自稱為“時間錯亂綜合癥”的病,中午也不敢睡去生怕時間過去了。
有兩晚我把被子都搬到教室了,第一個夜晚被蚊子咬著睡的,第二個晚上一直刮著風各個教室的木門像鬼一般的搖晃著。
雖說我的膽子不小,但這兩夜我的睡眠質量并不好。
就搬回宿舍了,我知道我又會打擾到她們的休息。
五點多我就起床了,為了讓她們好好休息自己把牙刷帶到教室去了。
慢慢的我自己不知道已成為同學們眼中的怪人,不合群。
對此我覺得也沒什么要辯解的,隨便吧!
閱讀學習給我一種很踏實充實的感覺,每天都有新感受,學到新知識,每天的自己都是新的。
在遇到任何難題時,都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它,去征服它。
慢慢的有一種新生的力量從心中升起,不再抱怨任何生命中所遇到的不公,不順。
即使自己處于泥土中也想要慢慢積蓄力量,化腐朽為神奇。
我想這些是閱讀,思考,沉淀所帶給我的一種底氣,讓我在任何困境中都擁有一種平和泰然的心態,有了它的陪伴我就想一直待在書的世界里不想出來。
假期到了,我又要去各個電子廠掙自己下學期的生活費了。
但每次我都與景深皆是擦肩而過了,我打完工正月十六回去他就開學了。
一來二去我們就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聊一聊,記憶中浮現的都是少年時的他,那時的天仿佛都是藍的空氣中彌漫的都是歡樂的因子。
大概就是所謂的“少年不識愁滋味”,每天就是痛痛快快地玩耍。
我們那有很多神秘的地方,比如說:過風嶺啊,天鵝下蛋,唐洼,四都洼,天橋啊等等。
其中去的最多的就是過風嶺了,所謂的“過風嶺”實則不過是一個地勢相對而言比較平坦的一個小丘,四周小山環繞的并不緊密。
往往人們干活干累了會來這里吹吹風。
春天小丘下面田地里的油菜花開了,一方方一塊塊,可不惹人憐愛。
此時怎末少得了我這個好事的浪蕩子,我會把“聯合國”也帶過來,在小丘上翩翩起舞希望也能招引美麗的蝴蝶。
那時這里的生態是相當不錯的,每到夏天一陣響亮的雷聲伴隨著著急的大雨后,全村老少一起出動來到過風嶺來領取觀音大士的饋贈(據說地皮是她的洗腳水灑到人間的)。
地皮撿回去洗洗弄弄還是非常好吃的,滑嫩的耳塊混雜著泥土的芬芳氣息,去除多余的雜質后,和著辣椒一炒絕對是少有的美味。
大自然在我們幼小的心中都帶著神秘的色彩,她仿佛無時無刻都會給大山里的人們饋贈、欣喜。
過風嶺旁邊的一座山是大洼一位名叫公子的,那座山沉載了我們兒時的快樂。
多年后當我在進山時,那座山已經被大火燒了,這一燒,似乎也燒掉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陽光下,三個少年從深山中走來。那時陽光正好,微風微漾。
放學后的我們相約來采蘭,夕陽的霞光灑在這片迷幻的地方,滿山谷盛開的紅杜鵑仿佛都散出柔和的光,一簇簇,一朵朵,從花到葉子都那般寧靜、美好。
深深的山坳,一邊陰陽一邊晨曉,紫色的藤蘿帶著神秘的面紗,躲藏在樹林中,靜默、凝語。
散落在山上的我們也在探尋著幽蘭,不需大張旗鼓,不用夸張渲染,當傍晚的山風徐徐吹來時,也帶來了清幽的蘭香,踏香尋蘭。
我們去尋找散落在山里的寶貝,然后一起碰頭回家。
山里留下了我們的歡笑,我們把深山留在了記憶深處。
勞作了一天的人們也都回去了,只剩下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