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我們才真是野孩子,那時電視機一個村里也沒有幾臺,玩具就更別提了。
除了屋前屋后的大山和免費的泥巴,沒什么可娛樂的,整個假期又長又悶。
村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女孩子早起洗衣做飯是勤勞的象征是能取得大家的一致的夸獎的。
所以暗地里我們同齡的女孩都比賽洗衣,早晨誰第一個來到水塘邊洗干凈全家的衣服,午飯和晚飯哪個女孩子做的好。
那就會被默默地評為最美的村花。
有一陣子我熱心過,但就那一陣。
最終最美村花與我無緣了!
反倒是景深的姐姐總是成為俺老媽夸贊的對象,亦是打擊我的榜樣。
好在那時是爸爸在家照顧我,爸爸大概是想把我培養成古代的大家閨秀吧!
他和其他的家長不一樣,并不認為女孩就應該是做家務的。
他除非農忙時節否則我的十指是不會沾陽春水的,他會把問題拋給我自己,自己的時間自己自由支配,并且不給參考意見。
我雖然也曾想把自己努力塑造成國家的有用之才,我的自制力卻不好,坐不住幾分鐘又開始出去浪了。
暑期的作業還好,我可以去小伙伴家和她比著做,提前結束。
寒假作業往往都是拖到最后一天夜里在被窩里嚇得睡不著,才起來補的。
景深住在小灣,他家里有一口水井。
所以來大灣洗菜的幾率并不大,洗衣服也輪不到他。
他比較居家些的,我一分鐘不出去浪幾圈就怕別人忘了我哩!
不知道他是怎么待得住的。
小灣的風水可能比較養人吧----好幾個哥哥姐姐成績都比較棒。
有個小林哥那簡直是我們全村的驕傲,從小學到高中大學全部是重點,清一色的優秀。
家里的獎狀一面墻都貼不下,他個子不是很高,難道濃縮真的是精華?
長得黑黑的小小的,自己喜歡用泥巴做坦克。
夏天戴著自己編的小草帽,背著自己用木條做的小手槍到處跑,簡直像極了書上所說的王二小,我無數次想象他遇到敵人的時候是如何機智逃脫的。
不管他怎么樣都是別人稱贊的對象,我也想沾點書香氣,就主動跟著他跑,仿佛一只追花的蝶。
什么都想模仿他,畢竟這么優秀的哥哥還是很難得的。
碰到不會的題就去問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年級數學上的填空格的豎式題,怎么都不會做,放了學就去他家問他題,他是很熱心地給我講的。
盡管我當時自認為明白了,下次碰到還是做不出來。
他也算是我的小老師了,要說起我的老師那可多了。
村里的哥哥姐姐,姑姑們都直接或間接地參入到教育我的這項宏偉工程中來。
第一次去學校,還是因為他們要上學了不能陪我玩了,我就哭鬧跟著他們去了學校。
快上課了,他們在桌子下墊一張報紙我就乖乖坐在桌子下面不發聲就不會被老師發現。
抬頭一看四周都是腿,前后座之間是很擁擠的。
就那么小小的一方當時怎么就那么欣喜哩!
聽著頭上傳來的講課聲,原來上學是這個樣子的。
下課了那些大孩子就開始逗我玩。
放學了就和他們一起回去,假期也不忘扮起老師的角色。
在木門上用偷來的粉筆頭畫上幾個字,像模像樣地教起我來。
假期畢竟還是瘋玩的時間比較多,山頭屋后都是我們歡樂的喊叫聲。
快開學前我們還是要幫家里人做農活的,比如說摘花生,拾稻穗。
但那也是我們的樂趣,此刻我的聯合國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我帶著他們摘花生,一邊拔一邊摘花生當然還忘不了打鬧,時間就過得飛快。
我們家的地不是很多,分田地時我們家人口不多。
不過現在沒了耕牛,田基本上是荒廢了地還種著。
那些荒廢的田里長滿了野草,村子也成了很多人的記憶。
晚風拂來,西風殘照,斷檐殘壁。
低矮的墻角生出許多雜草。
不過那個時候的夏天是相當熱鬧,滿天的星星,無數夜的眼睛——螢火蟲漫天飛舞,夏天的晚上相當熱鬧,尤其是吃過夜飯天氣的炎熱使得人們無法早早入睡,沒有手機和網絡。
聚在一起聊天也是一種極好的休閑方式。
大家早早搶占平坦一些的地方,拿著蒲扇躺在涼床上,聽著夜風溫柔的呼吸聲和陣陣話語聲。
一身的疲勞仿佛在這一刻得到舒緩,不良的情緒也慢慢得到釋放與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