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結束后我們就進入正常的學習日程了,每天早上五點半準時到操場跑操。
班主任夏老師——一位四十多歲的長者,有些微胖的身材,每天早晨在斑駁淺淡的燈影下都能看到他像旗桿般屹立在操場上。
洗漱好后趕緊往操場聚集,他有時也會陪跑。操場上,口哨一聲接著一聲,高中的操場比初中的好多了,橡膠的寬闊的操場干干凈凈十分寬闊,各個班級之間都有一段間距再也不會出現被踩掉鞋子的往事了。
哨聲弱了下去,我們的早自習就開始了,早晚自習陪著我們最多的也就是我們的老夏。
我們在下面讀書時,他就坐在講臺上好奇地看著我們,聽著朗朗的讀書聲仿佛在回憶自己的青少年。
有時候他像個小朋友般趴在講臺上,頭放在兩個胳膊上,圓圓的腦袋側向一邊,微胖的臉因這姿勢也把肉擠向一側就像個長勢不對稱的桃子,有那么幾分可愛。
當然了這是我偷偷觀察得出來的。
他愛抽煙在班里確是沒有抽過的,那口黃燦燦的有著很大細縫的大板牙在微笑時露出了痕跡。
他在學校里混得也夠久了,行事起來不拘一格。
講起化學課來也是不錯的,和我們的青眼老師一樣總喜歡叫人上去寫化學方程式,我逃過青眼老師可逃不過這個夏老師。
他很喜歡叫我上去寫的,有時是先叫的別人,當別人寫不出來時又叫我上去補充,此時黑板上其他同學都下去了還剩我一個在上面寫,一邊寫一邊急著配平。
那些沒有記住公式的人就會被老夏熱情地帶到辦公室調教一番。
經由青眼老師的調教雖然當初在我們班里我的化學成績不是那么突出,可在這個矮子里面挑胖子的地方我居然也算得一胖!
不管有沒有人關注你,也不管別人是以怎樣的方式關注你的,你都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就像當年我極力想讓別人來證明我的中考一樣,最后我覺得班主任放棄了我也自甘墮落了一段時間。
你會發現不管你是什么樣子的,別人或許根本都注意不到。自己想做的就去做就好,不需要征討任何人的意見。
當然了有了老夏的關心仿佛學習上更帶勁了,聽得依然不是那么快地理解可也不曾放棄。
到了高中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學了,我又發現了類似晚秋的人,見證過她從輝煌到衰弱的全過程。
新的環境既能促進人的干勁,也能給人一種偽輝煌的迷幻感。
既給人:破舊立新的機會也給人帶來墮落的希望。
總之總想做個不一樣的我吧!:以各種新的方式嘗試。在老夏的班里待了一年,感謝他每次調座位沒有把我們四個組成的學習小組調開。
后面幾排坐著的基本上都是不學習的學生,搗亂還是把好手。
正因為太調皮的學生一般學生根本管理不了,所以我們的班長就是那個最能混的人。
私下聽說了不少關于他的故事,給我的印象他就是個無惡不作的學生覺得非常可怕。
即使在班里公眾場合下,他也公然對女孩子摟摟抱抱。留得兩嘬胡須,讓他原本就陰冷的臉上透漏出惡狠狠的兇光來。他雖是我們班的班長卻帶頭搗亂。下課了,后面幾排都亂的不成樣子。
任課老師基本上都管不了他只要他不太亂就好,我們女孩子都是有些怕他的基本上很少去后面看見他就離的遠遠的。
后面再怎么動亂,我們前后四人的學習小組還是比較和諧的,感謝有這些小伙伴讓我覺得在學習的道路上攻克困難的不是一個人的孤勇。
其中有一個小伙伴后來成績上的飛快,被調到了重點班去了。
四個人中蘭同學很喜歡英語所以英語很不錯,有問題我會向她請教。
圓同學成績雖一般但我們經常一起討論問題,她也很愛鉆研。
光同學就是后來去A班的那個,他化學物理等各個科目都還有個差不多。圓同學和蘭同學還和我是一個宿舍的,我們基本上吃飯上課都是結伴而行的。
我們四個的位置基本上都是在二三排,距離講臺比較近能夠安靜地聽清老師講的所有知識點。
當時我很少打聽他們的家里情況可能是有些自卑吧!記憶中的圓同學生活十分節儉,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妥妥當當。
有時中午她會多打一個饅頭留著當晚飯。
我和蘭同學必定是頓頓要吃的,學校里有兩個食堂。但最好吃的還是小食堂,離我們宿舍和教學區都很近。
大食堂位于新校區一般是高二和高三學生學習的地方。我們有時也會拿著飯盒逛大半個校區去大食堂吃飯。
大食堂規模更大有兩層樓哩!窗口多樣式也多,但味道趕不上小食堂。
小食堂的咸菜餅是我的最愛,一到食堂各種飯菜的香味混雜在一起,唯獨咸菜餅的香味最獨特。
這個餅只有晚餐的時候才有,鈴聲一響,操起飯盒就往食堂狂奔去,去晚了就沒有咸菜餅了。
一個餅再來一碗湯,那也太爽了吧!吃完飯有時需要洗洗衣服的就回一趟宿舍,要么就去教室了,我不喜歡在操場上溜達如果她倆要求去的話我也會陪著的。
光同學一看就是那種生長在溫馨家庭里的孩子,他帶著一副眼鏡斯斯文文的,不高的個子瘦弱的身軀,玉米般小小的瘦臉,五官倒是很精致的笑起來非常溫和,說起話來聲音綿綿的軟軟的很好聽。
我們在討論問題時他往往有著自己的主見,基本上感覺是人家在引導著我們。
他坐在我前面課上認真聽講做筆記,回答起問題來有條有理,讀起英語來發音很地道,打起籃球來也有幾分陽光。
看到他我仿佛看到了景深,以前我去看稻子的路上總會經過景深家的后面,他自己的房間的一個窗戶就朝著路邊開著:有很多次我看到他靜靜地坐在桌子旁認真看書寫作業。
他留給我的只是個背影,我躡手躡腳地從路上經過。現在的他也會靜靜地在教室看書學習吧!也會有一群同樣優秀的同學和朋友,他們都是奔著清北去的,我們就掙扎在本科線上就好就像一個拼命考一百的人和竭力拼六十分的人,所屬的賽道是不同的。
老夏曾在夜自習上也我們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幾個人同在一個井口喝水,有的人用金杯玉盞盛著喝,有人用瓷碗泥杯喝,有人干脆用雙手捧著喝,唯獨那個用手捧著喝的人說好解渴。
水似乎還是那個水,每個人喝水方式的不同帶給他們不同的感受,用金杯喝水的人注重的是喝水時的榮耀,用泥碗喝水的覺得自己有些卑微,只有用雙手捧水喝的注意到水的本真,體味到了水的甘甜。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看著你自己注重的究竟是什么,要怎樣才能到達。
當時并沒有體會到那么多,只是這個故事一直記在腦海里回味,細想......
一年之后我們就要進行新的分班了:文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