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個查驗的產媼,親手幫著產子才破壁的寶珠,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晶瑩剔透的兒子。
小兒出生,放在夫人的懷中便咧嘴而笑,引得夫人是又哭又笑,忙召喚又緊張又不肯來看的矛盾的老爺,當老爺別別扭扭的抱住夫人硬塞進懷里的胖小子時,初生的嬰孩竟然笑出了聲來,引得謝昶之愛不釋手。
“這孩子長得真像阿珠,呵呵,好看好看……他在沖我笑呢,呵呵……咦,他這左臂上有一處胎記嗎?”,大家都沒太注意,湊過來看,
“好像是,朱紅色的,好喜慶!”
“像朵花,這……仔細看是個什么字?”
“是個……‘靈’,是個‘靈’字!”,
“哎呀,小心……”,謝昶之也同時認出了嬰孩左手臂上的是個“靈”字,嚇的一驚,失手孩子竟從懷中滑落下來,姨娘眼疾手快接住了孩子,一眾人皆是一身冷汗。
謝昶之給孫兒起名謝天賜,對外稱是二公子妾室所生。
寶珠產子后愈加沉默,孩兒初期配了乳娘養在她的怡園,但她只是對著天賜發呆,嘴里亂七八糟的說著什么,也聽不太清楚,夫人擔心寶珠的精神狀況養不好天賜,就接了乳娘將天賜安排在了淑苑的偏房。
隨著天賜逐漸長大,是愈發聰明伶俐,小兒見人就笑,幾乎沒有聽到過他的哭鬧。
剛滿8個月的時候,就會清晰又有意識的呼叫大父大母;1歲7個月時,在謝昶之的書房戲耍時竟跟著大父識得了幾個字,令謝昶之大驚并請來了梁先生專門貼身教授。
天賜不負眾望,先生所教過目不忘,晦澀經書一遍便通曉,梁先生暗自向謝昶之回稟——說這小兒竟似原本就滿腹經綸,他不過是引領著回憶起來罷了!
全府上下視若珍寶,漸漸的建康城也就知道了謝家出了個神童。
謝昶之深愛這個孫兒,甚至超過了大公子府的長孫。天賜因寄名在二公子謝寶玉名下,那蕭齊蕭大人也就是名正言順的外祖父,他對這個孫兒的喜愛也絕不亞于謝昶之這個親大父。
寶珠對于打小就抱走的兒子,似乎并不太在意。依然神識不清的在怡園和留園茍活著,漸漸的,除了夫人常來看看,老爺和哥哥們來的也越來越少了。
直到有一次,兩歲半的天賜正在執筆練字,突然筆就懸停在了紙上,一滴墨滴落在紙張上時,他即刻大哭了起來,從不曾哭鬧,也從未喊過阿母的他,哭叫著喊著“阿母,阿母……寶珠……”。
正是一輪明月初升之時,闔府上下都被驚動了,當一眾人跟著天賜向怡園方向奔去的時候,天賜卻轉向留園跑去,小小人一口氣跑到留園的院墻邊,看著青溪水流過來的方向,愣在那里。
“姑娘,姑娘……”,小翠慌慌張張的從怡園方向跑了過來,說是自己去端碗甜湯的時間,寶珠就不見了,她正在怡園找,就看到留園的燈火通明了。
“阿母……!”,愣在墻邊的天賜突然開始拍打溪邊的院墻,大聲凄厲的叫了一聲便昏厥了過去。
寶珠失蹤了,院墻邊的青溪里,沉著一只寶珠的繡花鞋。謝昶之,寶玉帶人翻出院墻循青溪而上,已經找了7天了,沒有寶珠的一點線索。
天賜醒來,喝了周老御醫的兩副藥便康復如常,而且愈發聰慧活潑,再不提寶珠的事情,如同從未發生過一般。二老痛失愛女,更加珍視這唯一的外孫,天賜同大父大母同吃同住,愛護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