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媽媽說,以前在還沒有我的時候她也叛逆過,那會兒由于家教(那時外公正好是村書記)方面不甚自由,于是就像每個青春期的孩子會有逆反心理一樣,70后的謝老師毅然決然地離家。
她去到了離我們那地方不遠的隔壁小鎮,要說距離多遠。放今天,開車過去半小時吧~但她當時覺得走了好遠好遠,走出了家里的桎梏、喧囂、還有兩個弟弟和媽媽的“壓迫”…….媽媽給我說的時候,臉上的神情略微得得瑟,仿佛那次行動改變了她之后的一生。
對,沒有成功,若是成功怎么會有我的誕生呢?她的人生也沒有因行動而改變,行動是失敗的,教訓是慘痛的。據媽媽說:“那會兒身上沒錢,能去哪里?最后只好去到一個親戚家,吃過晚飯發現你外公他們還沒來找我。我那會兒就該和親戚借點錢自己出去闖蕩一番!”我小心翼翼地問:“他們不擔心你嗎?”她呼了一口氣,“那時候都以為我上學去了,放學頂多去同學家玩,鄉里鄉親那么熟,一時半會兒少個孩子算個啥!”
我不禁好奇,追問著她是怎么被找到的。最關心的可能還是被找到的時候,過了多少天?三五天?還是半個月?那時候沒有電話,找孩子是怎么找?是不是真像電視里播放的,到處貼尋人啟事?
媽媽接著告訴我,那會兒有趕場(我們西南地區農村的叫法),正好我外婆賣水果的時候碰到了那親戚,才知道龜兒子的大女兒原來跑他家去。
浩浩蕩蕩一家人去到親戚家的時候,媽媽說自己拿著書本讀書呢!(我表示懷疑)看到外婆外公的神情以及兩個弟弟泣不成聲,她知道是再也沒機會了。
而后老老實實跟著外公回家,被打一頓是肯定的。她形容自己是慘絕人寰,鬼聽了都想撞墻。但問起為什么要離家出走,她堅決不說,后來經不起我追問,才告訴我實情——原來那會兒家里三個孩子,只有三舅是讀到了大學。用外公的話說是家里出一個讀書的就好了,其他的都給我打工賺錢養家去。
那時候重男輕女在我那里都是家常便飯,媽媽更不可能接受好的教育,早早中專畢業就沒有再讀下去。可我媽媽想讀書呀!于是她才有離家出走,最幸運地是其實那親戚也蠻喜歡我媽媽(她自己親口說的),說可以資助媽媽繼續復讀,回去好好和外公商量。學費親戚出,家務活她照做,再去讀一年考大學。
可我媽媽猶豫了,導致后面回家被打了之后再提這事兒,老頭子怎么可能答應呢!她每次給我說這經歷的時候,總會后悔…
我從剛聽說這事兒的時候是憤怒的,而后是緊張(離家出走可是大事),接著嘆氣,隨后提一口氣,最后是唏噓和不值。
媽媽也許復讀一年可能也會考不起大學,畢竟我智力其實也不高,哈哈哈哈哈。但她就是不甘心和對外公的恨(這話兒可不是我說的)!等到后面她參加工作,結婚包括生活,外公都在管著她。
“你不知道,我跟你外公那會兒多不對付,一個單位工作。他在二樓我絕不上去一步,食堂見面不會招呼;下了班不會一起回家,家里不會說一句話……”至于真實性不置可否~
但聽我舅舅和外公說,找關系把媽媽弄進了機關單位,后來自己悄悄辭職,等到外公看到的時候,已經是等著他簽字的辭職報告了。外公最后簽了字,但他兩關系也不好。
聽我媽說,后來外公想給她找個好人家,也就是我爸爸,不得不親自和我媽道歉。關于學習的事兒,其余一概不解釋。她也心軟,原諒了外公,也去了相親。
聽我媽說我爸爸其實很壞,很傻,也很自私……那么多的聽說,我卻從沒聽我爸爸說過什么他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