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青拍了她肩膀一下,笑道:“好啦,不說這些了。走,跟我去練一會兒字。”
小柳坐著不動,“學姐,你自己去練字吧,我就不起哄了。”說著,欠身拿過電腦包,“我在這里修改論文。”
方曉青笑得寵溺:“好吧,不過,我建議你在寫字臺上改論文,這茶幾太低了,窩著脖子多不舒服啊。”
小柳嘿嘿笑:“我就喜歡坐在沙發上干活,你家沙發有魔力,這兩天我發現,在這里做事效率特別高,寫論文真可謂是文思泉涌呢!”
方曉青偏頭看了眼《秋山圖》,又笑著看向小柳,點頭,“好吧,隨便你。”
窗外,夜色融融;室內,燈火通明。
方曉青坐在書案前開始對著字帖臨寫中楷,一筆一劃,一字一行,不停的機械化地重復臨摹,腦子里卻在思考著姐姐的事。
她給姐姐請的那個辯護律師很敬業,不斷地與父母溝通,父母這兩天通過不斷地與辯護律師交談,可能是有了宣泄口,已經漸漸平靜下來,特別是張彩瑛的情緒很穩定,已經不太需要她。甚至今天晚飯后催促她離開。
方曉青知道,那個辯護律師下午與父母談了很長時間,估計父母他們兩個人要背著她研究一番。所以她安排好一切就早早地回來了。
這樣倒是很好,以后就可以早晚過去一趟,其它時間都是自由的了。
辯護律師也與方曉青聯系過,方曉青不敢多說,只是讓他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就好了。辯護律師又想盡辦法與方曉紅接洽,希望能夠定性為被脅迫犯罪,那樣判罰比較輕。
不知怎的,姐姐的吼叫聲又響在了耳邊:
“你就是個禍害,當年要是打死你就好了,那幫廢物,怎么就沒打死你呢?”
姐姐這話是什么意思?當年是哪一年?是小時候嗎?
幼年時,母親的叫罵聲也響在了耳邊,兩個聲音合在一起,轟隆隆地在耳畔作響……
記得,小時候有幾年在外面經常挨打,總是被一幫比自己大些的孩子截住痛打,她人小又瘦弱,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了……
每次都被打得渾身是傷、鼻青臉腫……
記得最初被打傷,哭著回來,跟母親說挨打的事,母親火冒三丈地抄起笤帚,指著方曉青的鼻子,罵道:“哭,就知道哭!人家怎么就沒打死你呢?要是打死你就好了,就省得我費勁了!”
一邊罵著一邊掄起笤帚,沒頭沒臉地往方曉青身上打!
那之后,在外面無論被打成什么樣,回家也不敢吭一聲,甚至要刻意隱瞞起來。
所幸打人的都是比自己大一、兩歲的女孩子,倒是不會打出血,頂多是被抓掉幾把頭發,或者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
所以那幾年方曉青都不敢出門,寧愿悶在在家里干家務,也不愿出去玩……
方曉青記憶深刻的是剛上四年級時的一件事,那時姐姐上六年級。那時是秋天,一天中午,弟弟在外面被打了,哭著回來,媽媽心疼得不得了,更是氣得不得了,一個勁兒問是誰打的?弟弟也說不清楚。
那天中午,家里的空氣特別緊張,一家人都沒怎么吃飯。也搞不清是誰打的。媽媽氣得摔盆打碗的,也不知道找誰去講理找公道。
午休時,學校的門都鎖著。校園后門外還有個開放式的大操場,下午早來的同學都在大操場那里三五成群地等著學校校工開門。弟弟被打的那天下午,方曉青剛走到操場邊上,家附近胡同里的比方曉青高一年級的那對龍鳳胎中的女生遠遠地看見方曉青,一句話都不說,沖上來就打!
方曉青中午嚇得都沒吃飯,又餓又怕,只會一邊躲一邊哭,……
那對龍鳳胎是平時最能欺負方曉青的,每次都是打累了才會罷手,龍鳳胎中的女生最瘋狂,打起人來像個瘋子似的,龍鳳胎中的男生看上去蔫乎乎的,但下手極狠,也在一旁跟著幫忙打。躲閃中,方曉青眼睛的余光看到了姐姐,她并沒抱什么希望,因為姐姐看到她被欺負是從來不管的。而且姐姐一出現,那些孩子會打的更兇。這是方曉青老早就發現的一個規律。
但驚人的一幕發生了,姐姐飛奔過來,拳腳相加的撲向那個女生。
那個女生一下子慫了,只有招架之力并無還手之能,一邊躲避著,一邊嘴里還不停的說,“不是你讓打的嗎?不是你讓打的嗎?不是你說讓打嗎?”
姐姐憤怒地邊拳打腳踢,邊質問:“我讓你打我弟弟了嗎?我讓你打我弟弟了嗎?我讓你打我弟弟了嗎?”
那個女生被打得節節敗退,男生也抱著頭慫的跑開了,方曉青從被圍打的中心一下變成了旁邊的觀看者。
方曉青站在一邊很佩服、很崇拜的看著姐姐,覺得她的形象那么高大,那么了不起!
同時,心里也有些迷惑,為什么姐姐一直在喊,“我讓你打我弟弟了嗎?”,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會成了她的弟弟?
她又有點兒開心的,小小的高興,我要真是個弟弟該多好!那樣媽媽就不會罵我是丫頭騙子了!
媽媽總是罵方曉青,還沒出生就會騙人!因為她懷著方曉青時總想抽煙,每天都要抽煙,而她認為抽煙是男人的愛好,所以這一胎一定是個男孩,沒想到生出來卻是個女孩。所以她總是罵方曉青是天生的騙子!
此時的方曉青完全忘記了中午弟弟在外面被打的事,只沉浸在自己被姐姐解救出來的劫后余生的喜悅之中:姐姐這么好,幫自己打架,還把自己當作弟弟看,我太幸福了!
周圍圍觀的孩子們見方曉紅這么厲害,一個勁兒地大聲喝彩,方曉青也為有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姐姐而感到驕傲,
這時,有上班的老師過來了,見學生打架,趕緊叫停,各個班主任分別把方曉紅和那對龍鳳胎給帶走了,先行進了校園。
而方曉青反倒象沒事人一樣同看熱鬧的學生們一起進了校園,直接回自己的教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