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冠宇后來又下鄉防治“浮腫病”,那年冬天特別寒冷,到了目的地,馬路邊的行道樹上竟然都沒有樹皮。嚴寒的冬日,田里看不到多少綠色,可仍有不少人在草籽田里打挖草籽的幼苗,還有的在田邊地角挖草根吃。江冠宇他們一行去的學生也都得勒緊褲帶,三餐都是薄粥,小菜大多只是油炒菜而已。而所搞的工作就是所謂浮腫病人調查,發動病人上山采松毛煎湯喝,嚴重的可以發一些“營養粉”,也不過是黃豆粉拌細糠。沒有辦法,百無聊賴,天氣很冷,只能每天縮脖跺腳在村口閑逛。
后來回到市里,雖然已接近年邊,學校卻發了通知,不讓學生回家去,要他們在明州東門大橋檢查巡邏,搞衛生監察。老師都放假過年去了,學生沒有人管,江冠宇他們在東門大街上逛了幾天,也沒發現什么可供記錄的事。但每天都有小販天寒地凍來賣棒冰,而且買的人還真不少。因為實在沒有什么可吃,能借助自來水與糖精欺騙嘴巴也是好的。
其實什么監督不監督,是沒有具體任務的,也沒有袖章標志。過了幾天,有膽子大一點的同學就自己回家去了。江冠宇他們宿舍幾人可謂老實。但最后,他們也打算回家了。那天已是正月初五,這一年的春節過得格外凄涼,幾個男孩在明州西街的岳王廟里一人吃了一碗冷飯加了一個雞蛋。廟里有幾個大廳,排滿了高低床,江冠宇終于打定主意回去的那天夜里,偌大的地方只剩下他一個人。
所幸,學校的食堂還是開伙的,吃完晚飯后,江冠宇買了兩罐六兩的蒸飯拿到宿舍里,準備第二天早上乘坐加班棚車輾轉海娥鎮回家。那年的雪下得真大,去興常的汽車路不通,而轉海娥鎮還可節省幾毛錢車費。
因為第二天就要回家,江冠宇心情很是振奮,加上所要乘坐的火車時間很早。晚上一個人睡覺也不踏實,怕萬一唾過了頭。春節前,學校給每人發了一張肉票,可買半斤豬肉,江冠宇去買了只豬腳爪。夜里無事可供消遣,他就在那里用臉盆燒豬腳爪。別人燒煮過的場地和用具都是現存的,但七弄八搞大概已經過了半夜,柴火卻燒完了,豬爪半生不熟只好收攤。江冠宇將豬爪子裝在帶蓋的搪瓷杯里帶著。
夜深天冷,冠宇的肚子已經餓得不行了,他就動用那兩罐冷飯,當場就吃了一罐,沒有菜。是冷的,但仍覺得非常好吃。
江冠宇沒有手表,再經過一番整理與等待,估計已經到了二、三點鐘了。他就關上大門,出發去明州火車南站。天沒亮就上了那班火車。
車上沒有座位,也沒有窗。每節車廂的角落里圍著一塊布,里面放只便桶就是臨時廁所。沒有電燈,只有一盞煤油提燈在車廂中間的頂棚上搖來搖去擺動著。忽明忽暗的,從眼前晃到眼后,有點昏昏沉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