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有次社團小伙伴過生日,我因為沒有送禮物的習慣,不知道買什么,求助于加青,加青反問我:“林希糖,你沒有給閨蜜送給禮物嗎?之前送啥,現在也送啥唄!”
然后我腦子里迅速閃過高中時候的晨大人,我好像,從來都沒有給她買過禮物,甚至于連一張明信片都沒有。
高二下學期我過生日,師父提前幾天和身邊玩的比較好的同學說了,然后我就在生日當天收到了大家的賀卡跟禮物。
晚上回家的時候,東西太多拿不下,我就讓晨大人幫忙,結果這人以為我是在故意點她沒給我送禮物,還一直說我陰陽怪氣,當時給我氣的。
后來晨大人說,“我不喜歡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雖然每次生日都有人給我送禮物還有賀卡,我也會在別人生日的時候給予相應的回禮,但是林希糖,我覺得你就算了吧,畢竟咱兩這感情,對吧!”
這話怎么聽都覺得像是在道德綁架,就好像在說,不給你買禮物是因為咱兩是朋友,你不會這點面子都不給吧。
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八匹馬也難拉回來,所以這些年,別說生日禮物了,我們連對方生日在幾月幾號都記不清楚。
更離譜的是,畢業后的晨大人,連我的名字都經常寫錯,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我給你的備注又不是名字,誰記得住啊?”
我表面上說,這塑料閨蜜鐵定的了,其實心里暗暗思考,你名字怎么寫來著?
經常有人問我,你們的感情是怎么維持到現在的?
這個問題屬實給我問懵了,我是真不知道。
我后來想了很多話來描述我們之間的這段友誼,當我準備說給晨大人聽的時候,話到嘴邊怎么也說不出來,總覺得,有點惡心。
我們不會跟對方說親愛的,也不會表達自己有多愛對方,在我們的世界里,只有林希糖和柯晨。
但是送禮物這件事我需要解釋一下,畢竟我也是剛剛得知,原來我親愛的晨大人,并不是真的不喜歡收禮物。
高中的時候,晨大人給我寫過賀卡,但我好像沒有。
我有時候會寫,但寫完永遠都送不出去,我覺得太矯情了,沒必要。
后來大學,有幾次去她們家玩,她都會給我一些小禮物,比如頭繩、鑰匙鏈之類的,她說這是紀念品,一人一個,我說好呀!
我習慣性的享受別人對我的照顧,就算我沒有給晨大人送過任何禮物跟賀卡,我都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或者是愧疚,但是在別人面前,如果我知道她生日我一定會送上祝福。
晨大人不一樣,我記不住她的生日,每年差不多快要到的時候我都會問她,然后她說,“大姐,已經過去了好嗎,記不住就不要問。”
“好,我記日歷上。”
然后明年,日歷也幫不了我,就算是強提醒,哪怕是提前三天知道,生日當天我絕對會忘,無一例外,年年如此。
晨大人也是這樣,每次都要過了好幾個月才問我生日是不是快到了,而我只能感嘆,“算了吧,咱兩誰也別給誰過生日,沒意思。”
她們說我們的友誼太塑料,確實是這樣的,誰讓我們是同一塊塑料,還分不開的那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