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嵐清晰的明白,大家現在對投資理財的熱情高漲,但是沒有足夠多的好項目供選擇。這意味著是一個好的商機。接下來她頻繁參加商會活動,還有商務聚會,了解現在的投資人對于定向股權投資是怎么樣的看法。很快就得出結論,幾乎是所有人對于擬上市公司的股權都是趨之若鶩。大家都很想參與到政府創投基金中,但是除了需要可靠的介紹人以外,500萬的認購配額就已經把大多數人擋在了門外。
再來就是券商手中的種子選手,不過很多剛剛進入輔導期,至少要等3-5年,雖然價格還是誘人的,但是非專業人士根本沒法選擇。因為不做行業研究,對優劣根本無法判斷。又因為錯綜復雜的關系,有些上市的實質性的原因,基本都不了解。
因此滋生出了一個新興產業,投融資顧問。簡單來說,就是雙向匹配。給企業找投資,給資金找企業。
定好方向之后,爾嵐迅速組建公司,又安排了可靠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每次接觸企業之后,一旦決定操作后,先要請會所和律所進行盡職調查,當然費用由企業承擔。如果企業不愿接受,那接下來的事基本做不成。
就這樣,一年之中接觸了幾十家企業客戶,什么樣的都有,行業五花八門,公司的情況也是各式各樣。但是這些老板大多白手起家,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謹慎且努力,他們文化層次不高,大多是夫妻老婆店,兩口子打天下。走到現在,錢肯定不缺,房子至少5-6套,拼命生小孩,至少有3個,有的還必須生男孩。一年到頭都在公司,早出晚歸,其實和普通人想的很輕松很自由,出入很大的。
每次約好談事情,也是一直有人來簽字和請示工作,很難有完整的一小時安靜的談事。所以碰面后,一般都會直接進入主題。這些老板談錢的時候很務實,想法不外乎幾種:有的想直接把公司賣了,被并購,留點小股權,配合3年平穩過渡;有的想找戰略投資人,找到更好的資源,把公司做大做強;有的想找財務投資人,用股權換錢,拿到錢后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生活質量。最終能成為客戶的,基本都是有高技術含量、高成長、有高附加值的公司。一般老板年紀30出頭的,接受過高等教育,一直在持續學習的老板接受度高,成功率也較高。
這期間印象比較深刻的有2家。
一家是傳媒公司,是S市最早做短視頻平臺的公司,當時就有幾十個網紅,算是先驅。這個公司老板以前是做物業公司,一度也是S市數一數二的大公司。
這家公司是一個朋友介紹的,當時去他公司看看,并沒有要談業務的意思。但是當時交流下來,覺得他很多思路還是很新很超前,而且當時的幾個項目確實可行。后來接觸了幾次,覺得確實有發展空間,加上他之前公司實力雄厚,很快締結了合作關系。
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公司的中層不太給力,不能及時提供資料和信息,經常答非所問。慢慢的,只好從其它途徑了解公司的情況,這才發現這個老板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可能有錢的男人就變壞是真的。這個老板生意做大了之后,不知怎么就鬼迷心竅,和之前的老婆離婚了,自愿把過半身家留給以前的老婆,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媽媽和他老婆住一起了,說是放不下小孩。好像這之后,他就諸多不順,古語說虧妻百財不入,真是一點不假。
沒兩個月,公司的現金流就出現了狀況,急需一筆資金度過難關。個人投資人的資金滿足不了他的需求,我們迅速組織團隊前往魔都和帝都尋找機構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