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鶴和一群小雞一起被雞媽媽孵出來了。誰也不知道鶴的蛋怎么跑到了雞窩里,但事實就是這樣。
起先,雞媽媽和她的親戚們——農場里其他的雞——都嚇壞了,但現在是文明世界了,通過查閱各種資料,很快,他們就知道了:他是一只鶴。因此,感謝文明,他不用經歷丑小鴨所經歷的,雞媽媽決定好好撫養他,和所有的小雞一樣。
當然,他不是雞。很快,小鶴就顯出不同:他長得非常快,比所以小雞都長得強壯、高大,尤其是兩條長腿——僅僅是腿就比小雞們高。而且他學起東西來也快,不僅善于捉蟲——捉得比任何一只小雞都多,還能捕魚,他甚至還自己學著飛了起來!農場里最棒的公雞也飛不了他那么高、那么快、那么優雅。他還常常向博學的貓頭鷹和烏龜請教問題。
雖然他有這么多不同,但大家都非常愛他。小鶴幸福的生活在農場里。
不久以后,小雞們長大了,小鶴也長大了。雞媽媽開始孵下一窩小寶寶。
此時的鶴已經高出了農場的柵欄,所以他總是自由地出出入入,吃大家都吃不到的野味(雖然他常常帶些回來)、看大家都看不到的風景(雖然他盡量描述)、體會大家都體會不到的感受(飛翔和自由)。
于是,在一次會餐后,他的37個兄弟姐妹中的一位說話了:“鶴,你坐下來一會兒好嗎?……唔,這樣好多了——仰脖子真難受——跟我們說說,在外面遇到過什么危險嗎?”他黑色的小眼睛轉動著,透出關切。
“雖然不多……但……是的,有一次碰到了狐貍。”
“哦,天哪!”所有的雞都在驚叫,并有幾只暈倒。
“不用擔心,他剛想抓我,我就已經飛得老高。”說完他挪動了一下,蹲下來使他的長腿不太舒服,“他沒有足夠的本市抓到我。”
“多么危險!你應該小心!我們都知道狐貍是多么殘忍的猛獸……”說著這只雞就抖動起來,“在舊雞舍時,他每次……”回憶起往事,許多雞泣不成聲。“你這次也許只是僥幸逃脫,如果哪次沒有這么幸運……”看到幾只剛醒過來的小母雞又要倒下,他把沒有說完的話換為:“我們希望你少出去點。”想了想,他又補充一句:“你不知道你每次出去,媽媽和我們多么擔心。”
“千萬別擔心,尤其是母親。我不會有事,我飛得足夠高、反應也迅速。倒是……”他本來想說“倒是常常有雞被帶走”,但他不想讓他們傷心,把話咽了下去。“倒是小心點,也沒錯。”
另一只雞開口了:“鶴,你知道,我們都非常愛你。為你好,才說出來……”他停頓一下,讓鶴回應:“是,我知道。”也讓其他雞說:“是的,是的。”然后接著說:“也虛偽你堤防一下外面的美味”——他還是不由自主地用了“美味”這個詞,因為前幾天鶴帶回的肥蟲的味道依然新鮮,“雖然它們的確很美味——他又用了一遍——但你知道的,有個鶴和什么打起來的故事……”他停下來想其中到底講的怎么一回事。
“是鶴蚌相爭的故事吧?”鶴接下他的話頭,“我記得是鶴和蚌相互咬住了,最后是第三個人,也就是漁翁輕易地抓住了他們兩。就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雞感激點頭,像啄米一樣:“說得對!就是這樣!你也曾帶回來一個小蚌(當時雞們沒能打開它),現在回想起來多么可怕!萬一被夾住了嘴,連叫救命都沒有辦法!”
“多嚇人!”“一定疼死了!”其他的雞都像啄米時一樣點頭。
“我會像上次一樣,把它摔碎了再吃的……”看到周圍的兄弟姐妹七嘴八舌,他又加:“不過少吃幾次也行。”
又有一只雞有話要說,于是大家都安靜下來聽:“鶴呀,其實我很欣賞你美麗的飛行姿勢——他為自己用了“欣賞”這一文辭而滿意——可我更在乎你的安全,我怕你哪天飛不回來啊!”
“為什么?”“怎么會?”大家都奇怪。
“歷史上不是有鶴被仙人抓走的事情嗎?雖然神仙不像狐貍一樣吃鶴,但被抓走的鶴要背著神仙到處飛,多辛苦!”
許多雞都為被抓走的鶴難過。
“我的好兄弟,那是神話,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能馱著善良的神仙去做好事也不錯啊,不是說他們‘普度眾生’嗎?”
這只雞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小冠子窘得通紅,好在愛他的小母雞及時插話:“但那樣,你就再也見不到我們了啊!”
于是所以的雞都在叫:“你不會想我們嗎?”“你不會難過嗎?”
鶴知道他會的,可他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想法也沒錯。于是他撲了撲翅膀,站起來,踱了幾步。
所有的雞隨之一齊抬頭。
在鶴還沒來得及說什么之前,一只較成熟的母雞就先開口了:“鶴,我一直把你作最好的弟弟疼愛——鶴感動地點點頭——可是你的腿這么長,太長了!你不蹲下來,我幾乎看不見你的頭。更重要的是,我不能讓你因為無知受到傷害——她開始有點哽咽——昨天,農場主帶走了我的丈夫——你的哥哥!你不可能老躲著農場主,遲早會被他發現的。我親耳聽見他說‘抓那個,跑得最快最高最壯的’,你哥哥就……”
所有的雞都哭了,尤其是本來將成為那只公雞的妻子的幾只小母雞。鶴也哭了,他趕緊又坐下。
等哭聲緩和一點,她繼續說:“你聽過‘槍打出頭鳥’嗎?你和你哥都是出頭鳥啊!”話音一落,哭聲更響。那幾只母雞都呼號道:“我們不能再失去你啊!”“你哥走得冤啊!”“他要是躲在雞群里就沒事了!”
外面的哭喊聲實在太大,老母雞不得不出來一會兒,看看怎么了。很快,37個雞孩子和1個鶴孩子之間的話她就都知道了。她一支翅膀拂過雞孩子們,另一支翅膀放在鶴身上——他現在實在太大,不能像小時候那樣躲在她翅膀下:“我親愛的鶴,我都知道了。雖然你不是雞,但我一直把你視作親生的孩子,無論你是否與眾不同。只要你平平安安,我就滿足了。”然后她又抱了抱幾個雞孩子,說:“我愛你們每一個。你們都要好好的。現在,我得回去孵你們的弟弟妹妹了,不能讓蛋涼了。”
自從那以后,鶴如果流露出想高飛或遠走,他的兄弟們就很擔心;只要鶴提及外面的野味,他的姐妹們就稱贊雞飼料的營養。鶴越來越多地蹲在地上,與兄弟姐妹們一起啄米,身子餓瘦了許多,嘴也啄短了不少,跟雞差不多了。
一天,農場主又來了。他眼光一掃,所有的雞都四散狂奔。只有鶴,想站,可腿腳已經變形;想飛,翅膀已經無力。農場主輕松地抓起了他,自言自語道:“這只雞有毛病,見了人都不會跑。”他看看鶴的腿:“果然是畸形,要隔離。”
夜里,狐貍從舊雞舍帶走了一只曾經是鶴的動物的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