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
安然坐在書房案桌后,聽著心腹曹榆在下手座位訴述著三年來京都的狀況,越聽眉心擰巴的越緊。
思緒漸漸越飄越遠——
大燕開國女帝是馬背上奪得了天下,后歷經五代帝王逐一吞并整個中原,至此萬國來朝,大燕國國力鼎盛無極。
然,反者道之動。一味的開疆拓土導致內部朝綱馳紊。
至第六代帝王,也就是安然的祖母,朝綱已積弊深重。非其一人之力可扭轉,女帝本想徐徐圖之,可盤根錯節的朝堂重臣甚至和外戚勾結在一起,最終還是觸動了他們的核心利益。
那年盛夏,值正午時分,陽光明媚熾熱,烤的大地也升騰著熱氣。17歲的安然,彼時正伏在皇祖父的膝頭泛著瞌睡,金絲籠中的蟋蟀也懶懶的不愿吱叫,突然殿外響起匆匆的腳步聲,是女帝身邊的公公跑來傳話,打破了這份平靜——叛軍圍住了皇宮。
當時還是太女的安琮曦,也就是安然的姨母,年初就帶著兵權和眾武將被遠派在邊疆鎮壓暴亂。皇四女安琮景也在上月被安排至外縣治理水災。
整個京都無一人可用
而安然聽到稟報后,即刻更衣,從宮中的狗洞鉆出,策馬去了京郊。在京郊一處不起眼得破廟里,見到了本該在外縣治理水災的母親安琮景。
這是一場局,比得無非是誰算計的更縝密。
“母親,皇祖母的親筆手諭,請接旨。”
***
“開宮門!逸王救駕——”
宮門自然沒人給她開,迎接她們的也只有宮墻上拉開的弓弩。
那一夜她與母親安琮景手執長槍縱于馬上,踏著垂暮的夕陽,帶領御林軍破了宮門。大燕王朝是否會改朝換代,這帶著血色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將在這一夜落下,定局!
廝殺聲在京都劃開一條口子,刺破天際。御林軍長驅直入,一路殺到崇德殿。
至殿前,眾人看到了她們忠于的帝王,被挾持著的帝王,被叛軍頭領舉刀相向的帝王。
看清叛軍頭領后,眾人一片嘩然,此人是皇長子的妻主——彭華。
叛軍大敗。
她的母親勝了,勝在了她皇祖父倒下的那一刻。在彭華的刀刺向女帝的那一瞬,她的祖父撲了過去,以生命為代價為女帝當下一刀。
“顏姬——”
“父后——”
這位曾經馬踏胡虜的帝王,這位面對叛軍怒目而視的帝王,此刻脆弱的像一只一觸即散的蒲公英。
眾人眼里的安琮景在那一夜宛如戰神,渾身沐血傲然立于崇德殿前,腳下踩的是叛軍首領的頭顱。
只有安琮景自己知道,當時的自己麻木的像已追隨父后而去。
這一筆在大燕的史書上落下了——德宣二十年,皇四女安琮景大破叛軍。同年德宣君后薨。
彼年半月后,收到信書的皇太女安琮曦也趕回了京。只是還未進京就聽聞,自己的哥哥和一眾弟弟連同其家眷全部問斬。
她知道兄弟的妻主們聯合逼宮的事,也知道了父后死于這場禍事,所以母皇下的這道圣旨,她能理解,卻還是難以接受。
她在崇德殿前跪了兩天一夜,請辭皇太女之位。她沒理由怪任何人,只是心痛如麻,她自問在夫郎和孩子之間她做不出選擇,那未來若需要她在天下人與夫郎或孩子之間做選擇,她該如何?
至此,德宣女帝膝下原四子二女,只剩二女。皇次女安琮曦褫奪太女之位,遠派邊疆無詔不得回京,立皇四女安琮景為太女,入朝議事。
鬧劇至此本該結束,可一年后,一向身體康健的德宣女帝突然駕崩。太女倉忙登基,改國號泰和。同年七月,公主竟在宮內失蹤,下落不明。泰和帝下令徹查,追查公主下落,可一直未果。
直至兩年后才查到是當年問斬時遺落的彭華的幺女,混跡宮中下藥毒殺了德宣帝,后又迷暈公主,打算再下死手時,被一蒙面人發現并帶走了皇女。
安然回想自己當時醒來時,只看到滿屋的奢華之氣,絲毫不遜色皇宮,只是裝潢陳設好似江南一派,心下駭然,自己離京這么遠,中途竟然也不曾醒來過。
自己剛想起身,就見腳踝處鎖著一條明晃晃的鏈子,任自己如何用力也掙脫不斷。
“你醒了?”悅耳的男子聲音傳來,一張美到妖冶的面龐出現在安然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