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妹,你上了大學,一定要好好學習,錢要是不夠了,就找我要,姐有錢。”
許婕能去上大學,她的大姐功不可沒,畢竟如果她的父母能拿出來學費的話,那許婕自小也就不用寄養在親戚家,許婕的大姐也就不用高中畢業就去外面工作,補貼家用。
大姐明明只比自己大四歲,也就是二十出頭的年紀,但辛苦的工作卻讓她看起來似乎比自己大了一輩。
沒辦法,畢竟高中學歷在當下已經不夠用了,很多基礎的辦公室白領都要求大專學歷,自己的大姐受限于學歷,但又想多賺錢,就只能去了工地,和朋友一起拉活賺辛苦錢。
雖說在寄養的家庭里,親戚對自己也很是照顧,但終究還是看人臉色,寄人籬下。許婕記得自己在初中的時候,曾有一段時間特別叛逆,和親戚經常爭吵,最嚴重時,是在一個雨夜,那天自己摔門而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我要和我爸媽,和我姐弟生活在一起!”
但執拗的脾性終究抵不過殘酷的現實,那天之后,自己確實見到了親生父母,但父親確實賠笑著把自己送了回去,似乎自己的這一舉動給父母帶去了很多的麻煩。
許婕曾經很苦惱,為什么父母把自己生下來了,但又不養育自己,若說是窮吧,但為什么有把小弟留在身邊。
許婕曾經很羨慕大姐,因為她覺得大姐擁有自由,可以支配自己的時間,安排自己的行程。
許婕曾經很羨慕小弟,因為她覺得小弟能陪伴在父母身邊,能在自己家生活與成長。
但再多的羨慕也不會對自己當前的生活有任何幫助。
或許是異于常人的成長經歷,讓許婕在學生時期更有學習的動力,也許是得益于書本上的一句:
“知識改變命運”。
許婕在功課上總是比其他同學要做的更完善,哪怕其他同學都私下報了任課老師的培訓班,但依舊考不過從沒補過課的許婕,這當然不是因為許婕自負成績好而不去補課,只是因為她說不出要錢的請求。
每個人最弱小最無助的時候,便是幼年及老年,在許婕年幼之時,說不上沒人替她撐傘,但就算是有傘替她遮擋,也一定是一把破敗不堪的雨傘。
所幸的是,許婕順利從這樣一個困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得益于她優異的學習成績,她居然在高考中超過了一本分數線,這在她們那座東北小鎮,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她也成為他們家幾代人里學習成績最好的一個。
不僅是她的父母臉上有光,她寄養的那家親戚也是笑的合不攏嘴,逢人就說是他們家培養出了一個一本的大學生!
除了長輩們高興以外,許婕的大姐更是興奮的直接從外地跑回來,只為給自己的妹妹道喜。
同時還替自己妹妹創建了一個銀行賬戶,并把準備好的學費都打了進去。
“小弟,你可得向你二姐好好學學,以后你也考個一本,給咱家再長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