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一天,我們在一起的第一天,確切的話就是,一起在一個班級里學習的一天。切記這是關鍵。
劉白爍啊,劉白爍,大大咧咧的模樣,談吐卻像蚊子,不是煩人,而是肉少。
粉筆灰在陽光里打著旋兒,我數著第三排靠窗位置飄來的茉莉香,第一百零一次假裝扶額偷看張倩儀的后頸。她今天換了新的發繩,櫻桃墜子在陽光里晃啊晃,把老班念經般的“矛盾特殊性“都晃成了抒情詩。
“劉白爍!“
三角尺拍在講臺上的脆響驚得我手肘一滑,鋼筆在《文化生活》封面劃出條扭曲的藍線。老班鏡片后的眼睛瞇成縫,活像發現獵物破綻的貓頭鷹:“用矛盾分析法談談對材料三的理解。“
郝兄的球鞋在桌下猛踹我凳子,前排傳來紙團落地的悶響。我彎腰撿起皺巴巴的草稿紙,上面畫著吐舌頭的簡筆畫和三個大字——“醫務室“。這混蛋絕對偷看到我午休時往張倩儀課桌塞糖果了。
“矛盾即對立統一...“我摩挲著課本邊角翹起的書皮,醫務室消毒水的氣味突然漫上舌尖。那天張倩儀坐在診療床邊,睫毛在眼下投出顫動的影,我貼創可貼時碰到她微涼的皮膚,像觸碰早春未化的雪。
粉筆頭破空而來,正中我眉心。“具體事例!“老班的聲音裹著粉筆灰劈頭蓋臉砸下。張倩儀突然轉過頭,缺失的眉毛被劉海藏得剛好,陽光穿過她耳畔碎發,在課本上投下細碎的金砂。
“比如...“我盯著她后頸被陽光曬得透明的小絨毛,“新班級的陌生與熟悉,就像櫻花創可貼既遮住傷口...“前桌趙歌“噗“地把半口水噴在練習冊上,郝兄的憋笑聲像漏氣的輪胎。
老班的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漲成豬肝色。張倩儀耳尖泛起薄紅,卻悄悄豎起課本,露出邊緣貼著同款櫻花創可貼的筆記。我感覺心臟變成了灌滿碳酸飲料的易拉罐,在胸腔里咕嘟咕嘟冒著泡。
暮色漫進教室時,我對著窗玻璃上自己的倒影發呆。值日生掃起的粉筆灰在夕陽里浮沉,像群迷路的螢火蟲。走廊傳來球鞋摩擦地板的聲響,混著女生們銀鈴般的說笑,卻在某個瞬間突然安靜。
“要幫忙嗎?“
張倩儀抱著作業本倚在門框上,發梢沾著走廊盡頭晚霞的橘紅。她今天換了淡紫色帆布鞋,鞋帶系成歪歪扭扭的蝴蝶結,隨著走近的動作在暮色里輕輕搖晃。
我慌忙用胳膊蓋住抄得龍飛鳳舞的《勸學》,筆尖在“鍥而不舍“上洇出墨團。她變魔術似的從校服口袋掏出巧克力派,包裝紙沙沙作響:“郝興國說這是賠罪禮。“
窗外的香樟樹沙沙搖晃,我聞到她身上若有若無的茉莉香。上周籃球賽的淤青突然發起燙來——她指尖拂過我額角時,像春風吻過凍土,驚醒了蟄伏整個寒冬的嫩芽。
“其實你投三分的樣子...“她的聲音突然輕得像羽毛,“比念哲學書帥多了。“
晚風撞開玻璃窗,草稿紙在教室里跳起圓舞曲。我看見她馬尾辮上的櫻桃墜子滾進黃昏的光暈里,裙擺掃過講臺時帶起細小的塵埃。郝兄的紙條從《五三》(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里滑出來,上面畫著戴皇冠的簡筆小人,旁邊歪歪扭扭寫著:“速來男廁,生日大作戰!“
走廊燈光次第亮起,我在逐漸模糊的暮色里翻開日記本。那片櫻花創可貼安靜躺在扉頁,邊緣微微卷起,像封存著某個心跳漏拍的瞬間。遠處傳來籃球撞擊地面的悶響,混著少年們嬉鬧的回聲,在香樟樹影里碎成星星點點的光。
鎖門聲驚飛了窗臺上的麻雀。我摸黑收拾書包時,碰到張倩儀留下的便當盒。掀開蓋子,碼得整整齊齊的壽司上躺著張卡通貼紙:瞇眼笑的柴犬舉著“加油“的小旗子。
月光爬上教學樓外墻時,男廁飄出詭異的燭光。郝兄蹲在隔間馬桶蓋上,手機屏幕映得他像講鬼故事的老巫婆:“李凱信暗戀三班學委半年了,這次生日必須安排偶遇!“
趙歌從工具間偷來的彩帶纏了滿身,活像棵圣誕樹。我望著窗外漸圓的月亮,突然想起張倩儀轉身時揚起的裙擺。這個夏天或許不會太長,但當十八歲的風穿過教學樓走廊,總會有人記得櫻花創可貼與壽司里的柴犬笑臉,記得黃昏里沒寫完的哲學題與沒說出口的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