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姐姐,你這是?”
“呃,我忘了帶令牌,現在….沒法進去?!?/p>
李瀟尷尬地笑笑。
“無妨,護衛大哥還請你通融一下,王法不近乎人情,規矩是死的,也都是人來定的,況且皇姐現在如此焦急,你讓她進來也無妨。”
二公主朝護衛軍笑了笑,這通情達理的一番說辭自是讓護衛軍放了李瀟進來。
“哎喲,可算進來了,多謝二公主。”李瀟欠身行禮,快步站在了二公主旁。
“我們姐妹何以如此生分,叫我蕓兒就好。”
“那我也說過,不必叫我皇姐,倒顯得我老了許多?!?/p>
“哈,當然記得。那以后該你什么啊?”
“呃……叫我名字吧!”
“阿瀟?瀟兒?這么叫有些奇怪。”
“確實,那叫我的乳名,桉兒吧?!?/p>
“好,桉兒。”
“對了,蕓兒,你來宮中所為何事?”
“噢,我來看望母妃。宮中.……又有了些事?!?/p>
“我來給父皇請安,要不一起吧。”
“嗯?!?/p>
同父異母并不能阻擋兩顆心的相遇,同為女子,我知曉你的痛楚,也曉得你的歡樂。
所有人都以為她們會針鋒相對,到頭來世人的不解促成了她們的惺惺相惜。
世上的事就是如此難料,而這僅僅是意料之外,椒花綻永頌聲。
“母妃不在?”
“是,二公主。淑妃娘娘好像去陪陛下了?!?/p>
聽到婢女的這句話,李蕓臉色一變,然后又極快地恢復了原狀。
“既如此,按兒你去請安吧!妹妹告辭?!?/p>
“啊,不一起嗎?”
李蕓笑著搖了搖頭,這又讓李瀟恍惚了一下,看著李蕓離去的
背影,李瀟呆呆地看了好一會兒,直到那抹紅色的身影在拐角處消失。
剛進養心殿,李瀟就后悔了,她開始思考自己為什么不和李蕓一起走掉,為什么在不帶令牌的情況下一走了之,為什么要來請安。
現在細細想來,這一切的不順似乎都在昭示絕不能來這兒,但自己已經來了,想走也走不掉了 。
“陛下,吃點水果吧!”淑妃拿著一盤葡萄,摘下一顆拿到皇帝面前。
此時的皇帝正在為堆積成山的奏折煩惱,看到這顆葡萄自然是一口連皮帶肉吞下。
“見過父皇,見過淑妃娘娘,給父皇請安?!?/p>
“啊,是瀟兒,快快起來?!被实畚醋髀暎故鞘珏葋砹诉@么一句。
“陛下真是有福氣,這女兒一個個都如此乖巧懂事,你看這大公主已經來給您清安了?!?/p>
皇帝依舊一動未動,甚至還有一絲不耐煩。
淑妃不死心,“依臣妾看,這女子并非不如男,您的幾位公主倒比皇子們還關心您呢!”
這下皇帝徹底慢怒了,他的臉正迅速地變黑。
“你什么東西,也敢這樣說朕的皇子!不想滾就給朕閉嘴!晦氣!”
皇帝拍案而起,指著淑妃的鼻子罵,嘴里還在嘀嘀咕咕。
淑妃低下頭,,好似犯了錯的孩童,但誰也沒看見她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李瀟處境尷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心中還在思考該不該幫她說兩句話。
她自小時就喜歡那個溫柔似水、善解人意的二公主,但這并不是代表她就對二公主的這個生母有好感。
不知為何,她總是覺得此人表里不一,表面和和善善,內心不知有何面貌,絕不簡單。
或許是小時總與自己故作親密,可到了自己被皇帝冷眼相待,被其它皇子公主排擠,被奴仆習難時她都默不作聲,袖手旁觀,甚至還默認了這些行為。
所以才導致她在自己心中印象十分不好,之后懂了些人情世故后便故意疏遠,連同著二公主也變得陌生了。李瀟思緒至此,不由得心中感嘆世事無常。
“父皇,皇兄們自然比其他人更關心您,前幾日,大皇兄與二皇兄還去寺廟為您祈福,皇弟為了給您治頭痛病,甚至去深山老林請神醫,差點兒迷了路,還路遇野獸,險些喪命。
“其孝心天地可鑒?!崩顬t這番話讓皇帝平靜了下來,但并沒有讓他愉悅起來。
皇帝問道:“既如此,為何朕不知?為何朕聞所未聞?”
顯然,這句話是針對李瀟的,若是其他人這樣說皇帝自然感動不已。
而現在他從李瀟嘴中得知卻是如此不相信。
李瀟心中冷笑,親愛的父皇啊!你的心還能長得再偏嗎?
“大皇兄說他午時便會進宮看望父皇。”
在眾多皇子中,大皇子和李瀟一母同胞,乃先皇后所出,理因受到更多關懷,卻是兩個不受重視的皇子、公主。
李瀟也只是聽說皇帝只是在國相面前與先皇后表現得夫妻和睦。相敬如賓,因為當時的國相是先后的舅父,為了拉攏他也得給先后這個名分與假象。
李瀟出生時,國相已去,朝中沒有先后勢力,皇帝便如棄棋一般將她拋棄,軟禁在春秋宮,對外宣稱是在養病。
李瀟學會走路,說說時,便讓皇帝一道圣臺扔給了賢妃撫養,自己與生母連見面都困難重重。
她至今還記得七歲時,母親坐在床上,形如枯稿,目光呆滯地看著窗外,那一日,母親一反常態,心狠地將李瀟趕出去。
第二日,長秋宮便傳來皇后病逝的消息。
自此,她也沒有一個人底護,與她的皇兄相依為命,在宮中如履薄水地的小心生活著。
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不長眼的東西欺辱他們,連宮中的待婢都可以來嘲諷一番,這皇城風水養人,必叫你香清玉殞,先后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二皇子和三皇子呢?”皇帝又問。
“應該會一起來吧!”李瀟無奈,果真是個“寵妾滅妻”這二皇子是德妃所出,平日與大皇子交好。
此人極懂得韜光養晦,滿腹才華卻不外露,但總在關鍵時幫皇帝出謀劃策,皇帝也極為看重他,他在朝中也有不少大臣的勢力支持,是太子的最佳人選。
三皇子不是四妃所出,而是徐充容在賢妃打壓下偷偷生下的孩子,至于怎么來的,也恐怕這徐充容用的手段并不光彩,但二皇子老實憨厚,去山林術神醫是為了討好皇帝,卻不曾想好心了壞事,神醫沒見到,卻弄了一身傷回來。
明明大皇子才是嫡出卻還沒有庶出的好
“那父皇,兒臣告退?!崩顬t順勢離開,皇帝擺了擺手,又皺著眉低頭批公文了。
李瀟剛出養心殿,身后有人喚她,轉身一看竟是淑妃。
“瀟公主慢走,以后還是不要來養心殿了,免得盡討皇上責罵?!?/p>
說完,淑妃笑了笑,依舊貌美如花,李瀟也不是沒有封號,有人叫她大公主,也有人叫她榮安公主”。
可從來有人叫她的名又叫她公主,似乎她的名字不配別人叫似的。還有這語氣中的“逐客令”她著實不爽。
“淑妃娘娘說的對也不對,既食君祿,就忠于君,更何況本公主也是父皇的兒女,怎能因為父皇生氣就不孝呢?
為了少挨罵,也不是把老祖宗的禮數壞了吧!”李瀟這句話可是將淑妃推到了風口浪尖,連老祖宗都搬出來了,那還能說什么。
淑妃心中一驚,這還是任人欺辱的李瀟嗎?但臉上神色無異,還接著說:“公主的確識大體,懂規矩?!?/p>
“哪里,淑妃所出的二皇妹倒比我這個皇姐優秀的多,淑妃一定花了不少心思調教吧!
畢竟這可是唯一個連百日宴都辦的風風光光的公主,不像賢妃要撫養那么多孩子?!?/p>
這話看似稱贊,實則暗諷淑妃無子,現在的淑妃臉都綠了,可又不好發作,只好忍著。
“淑妃娘娘,本公主還有事行一步。
淑妃望著李瀟遠去的背影,恨的牙癢癢,惡很狠的說道:“好一個伶牙俐齒!賢妃怎么沒把她舌頭拔下來?!?/p>
“娘娘慎言,此地閑雜人等眾多,小心被有心聽了去?!?/p>
旁邊挽扶她的婢女道。
淑妃也就不再說話,心底卻暗暗發誓,若有人擋了她女兒的路。她自然不會放過她。
公主府,竹影樓。
“公主,怎得進了一趟宮又不開心了?”玉鵑問道,還為李瀟倒了杯茶。
“玉鵑,你父親可在家中疼愛你?”
李瀟反問,現在她正百無聊賴的敲著桌子,茶卻一口沒喝。
“說好也不好,也就是沒有對弟弟對般上心罷了。
“那若是一個高官權貴的家主對嫡出兒女都不關心呢?”
“不可能吧!奴可看見許多大臣都對兒女百般維護,簡直是眾星捧月地圍著轉,尤其是嫡出,那可是當寶貝一樣養著,生自受了丁點兒委屈......
“哎,家門不幸啊!”李瀟哀嘆了一聲,又自嘲地笑了笑。
“嗯?誰家門不幸啊?公主殿下?”
“無誰,不緊要的人罷了?!崩顬t小聲舒了口氣,看著樓外之景,心情好了幾分:竹林密布,綠意甚濃炎炎夏日,只是看著就清涼了不少。
應是曉聲綠意濃。小石塊排出來的路頗有“曲徑通幽”之意。
此樓正是依竹而建,使竹林之影總能投到樓上,是個避暑圣地,故名:“竹影樓”
“公主殿下,淑妃娘娘的侍婢求見?!币粋€侍衛抱拳而稟報。
“淑妃?”李瀟心中不免一陣心,擺手示意,讓她講來。
過了一刻,那侍婢進來了,對著李瀟行禮道:“見過公主殿下.愿公主萬福金安?!?/p>
李瀟一聽這心中失笑,不愧是淑妃手下之人,這笑面虎一個賽一個扮的好。
(本章未完待續)